殷晓婷,夏迎超,季玉雯,程凯
摘要:“自主学习”一直是在教育界中被广泛讨论的问题,是众多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关注的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全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发展的一个目标,本文就提出的几种方式来论证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多样性;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77-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足以说明,自主学习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解决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但更是一种机遇,可更好地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阐述如何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与高中课程内容相比,大学化学的学习内容更加注重个体认知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内容的差异和环境的转换,难以形成专业自豪感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很难系统地体会到化学的魅力。此时,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授新课时,多提一些疑问和反问,让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带着疑问去探索新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此外,教师可以有意地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巧妙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化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如在化学授课的过程中,讲一些当今污染环境的试剂氟利昂、哈龙等,以及如何用别的试剂取代它,使学生增加兴趣,从简单的事物中认识化学现象。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就会开始尝试自主学习,自我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化学问题。在潮湿的环境中,学生利用氧化钙的吸水性,将其放入衣柜、浴室等处,以保持干燥环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试剂,但让学生从化学中得到了乐趣。一旦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那么自主学习也变得很容易了。
二、培养学生兴趣
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兴趣,那么距离学好化学之路,已经走完了一半。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基础知识,但比较笼统,对于化学学科,还缺乏整体的认知。因此,在大学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中心学科”,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使相关学科有了新的发现,例如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利用化学技术从植物中提取青蒿素。以有机化学教学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有机物的合成非常感兴趣,教师应多扩散学生的思维,诱导学生探索不同的方式,寻找合成的多样性;在化学反应中,蕴含着很多的反应机理,如频哪醇重排、贝克曼重排,教师不应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记住,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可以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比如如何运用核磁共振仪,如何分析图谱判断有机物的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化学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化学学科在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立的丰功伟绩,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产生自己的想法,做到自主创新,自己发现新的事物。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而自主创新更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前进动力。
三、改变教学模式
一般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在讲台下听讲,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效率不高。教師应该针对不同的课程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试剂和仪器,例如,由二氧化锰制备碳酸锰,学生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而教师则需对实验方案进行审核,确认无误之后方可进行实验。教课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课本目录教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复习,总结归纳知识点。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去深刻记忆的,而正常的教学情况是:教师讲后一章学习内容,学生已将前一章的内容忘了,学校内容不连贯,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不看目录的缺点,教师应强调目录的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如何从目录中回忆已经学过的内容,明白这个章节的侧重点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比较这一章与前面几章的联系和区别。这个时候,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领路人。
四、提倡探究式学习
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不能只一味地传授知识,而不去思考学生的接受程度。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一定社会情景下,借助各种学习资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带着已知去解决未知。学生做科研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学生会根据导师所给的科研项目,自主地查阅文献,学会借助不同的文献资料,来完成化学反应。科研的过程,使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的过程,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下,使学生对科研项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学生会更有自信和能力去单独完成一些课题,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多渠道获得知识并将其综合利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能够在这种方式下学习,其自主能力自然就有了一定的提升。
五、结论
在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一直是教育者关注并为之努力探索的目标。在本文中提到了四种方式:调动积极性,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兴趣,从根本上喜欢化学;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倡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掌握信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寻找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跃生,陈毅辉.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
[2]濮江,樊敏.高中化学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现状及实施建议[J].教育科学研究,2011,(01).
[3]吴招坛,马志成.浅谈大学化学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J].跨世纪(学术版),2008,(02).
[4]邓永财,李广洲.IHV-化学史教育的新方法[J].化学教育,2006,(12).
[5]杨黎燕,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广州化工,2016,(8).
[6]李安梅.浅析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J].大学教育,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