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宋晓峰
摘要: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科技发展和产业双重驱动下,国内高校纷纷设立相应的本科专业。针对国内高校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务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相关产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本科专业人才,构建完善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这一课题,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上进行了大胆且有效的实践创新,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制度两个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11-02
一、创新探索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得到飞速发展。在此科技大趋势下,利用信息科学技术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得到快速发展,而相应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产业也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全世界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年增长率达到lO%左右,与此相应的高素质的本科专业人才需求在逐年增加。因此国内外高校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极为重视。同时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整体规模还不能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高端生物医疗器械市场多数被国外大公司垄断。为了促进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发展,改变我国目前产业落后的现状,从高校抓起,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势在必行。在此大的背景下,全国本科院校纷纷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我校于1999年开始筹划并在自动化学院下建立生物医学工程这一新兴交叉专业,并于1999年获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9月开始招生。
二、创新探索举措
在此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下,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相关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管理的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1.建立培养方案,基于培养目标和培养原则,结合我校我院自身电子信息类学科的优势和生命科学方面的不足,在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和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和4个稳定的专业方向:现代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光子学和生物医学成像。
2.确立教学体系,立足培养方案,结合多年教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经验,逐步完善并确立教学计划,逐步形成了培养该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学科拓展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五个课程平台构成。各课程平台的学分要求如下:通识教育76分、学科基础38分、专业教育25分、学科拓展8分、实践能力培养30分。
3.课程群建设,立足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围绕专业培养方向建设并形成系列课程群和一套特色选修课程群,构成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群包括现代生物医学仪器系列课程: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学基础课程、电学基础课程、计算机类基础课程(包括硬件与软件)、生物医学仪器、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医学图像成像技术与处理系列课程:医学基础课程、电学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图像处理;现代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特色选修课:医学生物物理学、医疗信息工程、生物医学传感器、新技术讲座等,这些选修课作为专业方向的补充,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4.教材建设,立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在教材的选用上强调专业针对性,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很宽的知识面,更注重新技术的应用性,同时为了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部分专业课程选用高质量的英文原版教材。
5.实践教学,根据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完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添置实践教学器材,建立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物理、医学图像处理和基础生物学四个本科专业实验室和一个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6.合作办学,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结合我校我院工科强、生命科学弱的现实情况,和南京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合作办学,利用其生命學科的优势来帮助我们完成部分医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与实习任务,弥补我校医学教学方面的专业不足。
除了在教学环节中的创新之外,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的实践创新,包括:
1.教学队伍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系隶属自动化学院,学院作为教学管理实体,在组织设置上包括职能部门和相关的委员会。设有院学位委员会、院教学分委员会、院教学办公室、教学指导小组。生物医学工程系是本专业教学基层组织,作为最直接的教学实施和质量保证部门,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设置课程组。系副主任负责教学工作,同时设置教学秘书1人,负责教学具体实施中的专业事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和课程组长组成,系主管教学主任担任组长。教学管理人员责职明确,即强调分工,又体现协作。
2.教学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教学质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组的设置和明确课程组长职责;系领导听课制度;新教师配备导师制度;本科生导师工作制度和本科生导师工作情况调查制。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在完成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后都能够认真总结,提交总结报告。这些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确保所有的教学过程在规则的要求下能够有质有量地进行,并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处理,确保教学质量和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三、创新探索举措的显著成果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在这短暂的十几年时间里,在校院两级的支持和关心下,进行了大量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探索与实践,在本科生的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2000年开始招生,今年已送走十六届毕业生。毕业生培养质量优良,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水平均较高。培养的本科生既有理、工、医交叉学科知识,又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适应性强。学生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生物医学信息处理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能熟练地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科技书籍,各年级英语四级通过率在毕业时达100%,英语六级通过率达到60%以上,计算机二级通过率也稳定在40%左右;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较强,在校参与科技研究与开发项目及各种创新基金达50多项,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达200多项。这些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我们注重本科生创新教育的成果和本科学生优良的精神风貌。本专业本科学生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大约50%到60%的学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0%的学生进入医院与医疗仪器公司工作,20%~30%的学生进入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公司企业工作,10%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免试或考取的外校有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