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研究

2017-11-24 00:41潘洪科,梁学战,余醒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6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应用型

潘洪科,梁学战,余醒

摘要: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但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笔者适应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广泛调查、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改善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土木工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6-0109-02

随着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推进,建筑行业越来越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担负这一类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实践,是至为关键的。同时,建设行业实施的执业资格注册制度对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办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即是在上述大背景下并结合湖北文理学院教研项目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而成。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的特点及现存问题

我国高校总体上可以分为普通本科、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他们承担的功能各不相同,培养目标也不同[1]。国内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多位于地级城市,因学校的区位限制以及硬件建设上的不足,导致学校的特色不鲜明、办学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整体需要及地方需求不匹配等[2]。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很多高校及土木工程教育者都非常清楚,但相关研究还不够系统、科学和有针对性,已有的研究多是结合具体的实践性课程开展的,或者没有专门针对应用型本科进行。本文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目标定位不清晰,传统教学模式依赖强。土木工程专业本就是一个工程实践性强、强调应用和动手能力的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更应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是各地方省属的二本或三本院校,而研究型或综合型院校往往是教育部直属或各地重点院校,两者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条件、学校声誉、平台基础、生源质量及政策与资金支持等诸方面皆有很大差距。因而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制定面向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较多应用型院校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仍然很强,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或仅仅停留在口头口号上,不愿努力思考探索或反复实验创新更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认识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2.实践教学基地落实不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非常重要,包括学生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部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实践性内容都需要有合适的基地开展教学。目前较多的应用型土木院校并没有建设好足够稳定的、有较好资质和条件的各类型实践基地,有时签署的基地建设协议多流于形式。

3.师资队伍不满足需要,考核与评价方式不科学。应用型土木工程院校应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尤其是具有“双师型”资格证的教师。目前很多培养单位尚不具备,仍习惯于按照传统方式引进、考核和提升师资力量,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学历与职称等方面多于关注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些需要尽快改变以适应新形势。现有的考核与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逐渐摒弃或降低单纯的试卷考试的方式,而代之以实践训练或大作业加上答辩质询的方式。土木工程很多课程在考核上也应强调应用,采用开卷式,允许学生查找工具书及资料,或采取考察的方式,或设计一些开放题或提交大作业的方式。考核成绩也可以按五级制的方式给出,避免唯分数论。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要加以转变,不再单纯以传统课堂授课技巧的方式进行评价,科学的评教模式应该是“模糊式”、“综合式”和“开放式”的,也就是评教时只宜“粗放式”地对一些大的方面做出评价。

4.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及方案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并非只有各类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土木工程很多课程都可以结合实践教学的方式或安排部分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把课堂搬到室外、大厅或工地上。目前,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正在实行的“项目教学法”以及“实训课程教学法”,就是针对多门课程减少了传统的课堂理论授课方式,而代之以按照具体建筑工程课题进行设计计算与施工规划等方面的实践训练。

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结合新形势制定培养目标。2007年9月9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幕式上,指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特点,在高层面上对其进行了定位。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2014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变是国家层面设计的大势所趋,应结合这一新形势和具体规划要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转变观念,实行多种模式的实践体系,鼓励教师实行对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有较大作用的教学方式,如现场实践教学、慕课、讲练展、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學法等,这些教学法目前在湖北文理学院建工学院多门课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也取得较好效果。同时对课程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选,土木工程很多课程都具有内容多、理论公式多、符号系数及相关构造规定多等特点,因此对其教学内容有必要进行反复认真的梳理、规划。这项工作可由各课程组的教师共同完成[3]。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严格组织管理和考核。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基地建设要从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新模式出发。尽可能与生产第一线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另外,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与考核。

4.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编写特色教材、规范各种实践指导性文件等。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创新性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总结经验并撰写论文。为了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建立的实践教学文件包括:实践类教材、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各类设计任务书规范、实践考核标准与考核办法、实践教学进度计划及教案等。目前尤其缺乏高水平的、适用于应用型土木专业的特色教材。我院在教学中结合注册工程师考试制度积极编写系列特色教材,目前作者及团队已出版了该类教材及习题册4部。

5.实施“注册工程师执业(职业)资格模拟考试”工程与执业(职业)资格标准并轨,改革教学内容。湖北文理学院建工学院在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适当的执业(职业)资格模拟考试,并于2015年正式开始在3、4年级土木工程及相关本科生中组织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的模拟考试,考试过程及内容模仿真正考试情形。

三、“双证通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应用实践

2013年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开始探索“双证通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历证书与模拟执业资格证书的相互融通,并于2014年5月完成了该专业改革方案的规划设计并开始实施,至今已研究实践了三年多时间。目前这一改革研究项目已顺利通过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正组织申报省教育厅的教学成果奖。笔者所在课题组也开展了相关教学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研究”,并取得相应研究成果,用于对我院实践教学的指导。

四、结论

实行“土木工程专业转型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应突出其在实践教学方面的鲜明特色。本文结合教学研究项目并通过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实践内容的安排问题等几大方面的问题开展了广泛调查与研究,提出了制订各类实践教学指导文件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方法措施。

参考文献:

[1]孙家国.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五个一”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武夷学院学报,2011,30(02):90-93.

[2]朱街禄,兰美娟.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5,(34):245-247.

[3]潘洪科,曹小愉,袁振霞.土木工程课程开放式教学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04):34-37.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