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两个南方女性:斯特拉、布兰奇

2017-11-24 02:15苏明静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0期

苏明静

摘 要:本文对比研究《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和斯黛拉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深入分析人格特征对其最终选择的生存出路的影响,探寻其生存出路。

两人的人格都是不健全、不独立的,她们将男性视为生存依靠。两人的生存出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最终都置身于虚幻之中以维系生存。这样只能导致她们失去自我。而真正可行的生存出路是在保持人格独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独立。

关键词:布兰奇;斯黛拉;生存出路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引言: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作品中首部同时获得普利策奖、纽约剧评界奖与唐纳森奖的戏剧作品。[1]

一、对比

布兰奇是一个典型的南方贵族女性,纤细敏感、爱慕虚荣;在接连失去家族庄园与丈夫后,失去依靠的她变得时常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尽管身为姐姐,但是却比妹妹斯黛拉更加脆弱、不成熟,需要妹妹的照顾和安慰。她认不清现实、逃避现实。隐瞒自己的年龄,过分注重自己的外表,时常强调自己有魅力,通过与男人调情来确认自己对男性的吸引力。看重自己貴族的身份,将自己身为工人的妹夫斯坦利视为“下等人”。她依靠于男人,总是希望通过男人来摆脱困境。布兰奇的人格是有缺陷的,她自己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人。在少女时代,她将丈夫视为生命中的光;在丈夫死后,她的世界如同被抛入了夜晚昏暗的街灯下。她开始沉迷于肉欲,不断的同男人约会,希望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空洞。但是她不仅没有因此获得救赎,反而名誉扫地,被学校开除了。走投无路之下投奔妹妹,这时,她又把目光转向斯坦利的朋友米奇,希望通过婚姻将自己从过去的泥沼中拖出。但是这也失败了。从始至终,她都把生的希望寄托于男人身上,将命运交托于别人手中,这也正导致了她的毁灭。[2]最后,她的生存出路就只能归于虚幻:于虚幻中逃避现实,保护自己。她终于在幻想中的到了救赎,找到了依靠。她幻想她曾经的追求者谢普亨特莱要来接她去海上度假;她将带她去精神病院的医生视为保护自己的绅士:“不管你是谁——我总是寄希望于陌生人的好心。”[3]并顺从地跟着他走了。

比起总是活在虚幻中的姐姐,斯黛拉早早认清了现实并妥协于现实。在结婚后放下自己贵族淑女的身份,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妇。入乡随俗,成功融入新环境,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和爱情。不似软弱的布兰奇,她个性温柔善良、又不失坚强。能够很快地从失去家园的悲伤中恢复过来,并反过来照顾布兰奇:称赞布兰奇的外貌,让丈夫斯坦利体谅她,并在她和斯坦利发生冲突时维护她。

但本质上,斯黛拉和布兰奇所选的生存出路是一样的。她们都寄希望于男性、依靠男性,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区别仅在于布兰奇最终没能从现实中找到这样一个依靠,而斯黛拉则始终依恋着自己的丈夫:“他一夜不回来,我就几乎受不了了……”[3],“他离开一个星期,我就几乎要发疯了!”[3],“他一回来,我就像孩子一样扑到他怀里哭……”[3]斯黛拉忍受着丈夫的暴力行为,甚至可以很快原谅他;她习惯于顺从丈夫,当姐姐与丈夫发生冲突时,即使开始她是维护姐姐的,但最终总会屈服于丈夫、选择丈夫这一方。毕竟丈夫是她生存的依靠。于是最终,斯黛拉也只能选择与她姐姐相同的生存出路:归于虚幻,逃避现实,继续自己的“幸福”婚姻生活。她放弃了自己的姐姐,将她送入精神病院;选择相信丈夫没有强奸布兰奇:

“我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

除此之外你还能做什么呢?

我不能既相信她的话,又跟斯坦利共周生活下去。

那就永远别相信她的话。人总还得生活下去啊。不管发生了什么,你还得继续生活下去。”[3]

二、探寻女性生存出路

由此可见,尽管两人的个性有所不同,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略有不同,但是人格上都是不健全、不完整的。她们都依托于男人生存、将男人视为生活归宿、将生存希望置于男性股掌之上,最终的生存出路就只能是将自己置身于虚幻之中、自欺欺人以维系生存罢了。

依靠他人生存,最终只能失去自我。真正可行的生存之路应是在保持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的基础上寻求经济独立:“……问题的实质在于,她们的处境同吸吮另一个机体的有生力量的寄生虫的处境毫无二致。让她们有向世界进攻并夺回她们本质的手段吧!”[4]斯黛拉虽然在性格上有其坚强的一面并且尝试帮助姐姐,但是她在经济上并不独立且精神上极度依赖斯坦利,于是为了一个更加安稳的未来,她只能选择相信斯坦利,由此她放弃布兰奇的同时也放弃了自我。而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持人格独立:“所谓妇女解放,就是让她们不再局限于她同男人的关系……”[4]不会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而“几乎受不了”、“几乎要发疯”。布兰奇虽然一度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但人格是不健全的、失去依靠的男人的同时也失去了安全感,精神空虚的她只有通过与男人的约会才能获得短暂的内心满足,而这带给她的却只是毁灭。

三、结语

不论是纤细敏感、理想化的布兰奇,还是善良坚强又现实的斯黛拉;没有独立人格的她们都寄希望于男性、依托于男性,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幸福。最终都失去了自我,于虚幻中得以生存。这带来的启示是,想要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生存于世,就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且在保持人格独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独立。

参考文献:

[1](美)罗达尼. 田纳西·威廉斯[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美)威瑟姆斯. 欲望号街车(哈佛蓝星双语名著导读)[M].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3.

[3]田纳西. 欲望号街车[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波伏娃. 第二性[M].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