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宅青苔》是美國小说家霍桑的佳作。文章意象庄严肃穆,辞藻朦胧优美,既有超凡脱俗之美感,又有庄重低沉之气韵。形似大篇幅的在对牧师古屋进行描写,实则借物抒情,感慨时代的变迁与对古屋情感的寄托。本文借夏济安先生的译作为蓝本,对原作情感意象进行探索。
关键词:情感意象;借物抒情;空间限制;译者素质
作者简介:钟海纶(1992.3-),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英语口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2
夏济安先生的译文传神的烘托出了文章想要渲染的肃穆氛围,使读者读来,“庄严圣洁”之气跃然纸上,遗憾之处是并未完全抓住文章的主旨,过于侧重于气氛的渲染与辞藻的修饰,而恰恰将文章最应抓住的情感主线偏离至“事物”上,未真正传达出原文作者隐藏在“古屋”背后的真正意蕴。
对于翻译方法与翻译观念之间的关系,译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 翻译是一种语言层面上“脱胎换骨”的再生过程,因而也是一种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理性色彩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翻译被认为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从“译什么”到“怎么译”的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时时处处面临选择,包括对拟翻译文本的选择、对翻译形式的选择、对文本意义的选择、对文化立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等等[1]。
一、译文分析
原文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原文作者隐藏诸多用心的微小“细节”,字里行间透出真情实感。例如:
原文“rough—unknown epoch, some unknown epoch, the gray front of the old parsonage, black ash trees”等种种意象,在文章伊始就已初步奠定全文的氛围基调——庄严肃穆,悠久深远。对比译文:“院落的大门不知何时已从折叶上脱落下来,透过两座高耸粗糙的石柱,小路上成排的黑涔树自成一道风景,映衬着牧师旧宅的灰白前院。”夏先生译文的视觉角度是自外向内,自成体韵。而个人译为:视觉角度自内向外,并与牧师旧宅前院交相映衬,二者角度不同,形成一种新的行文角度。由此得出,原文中的意象景物虽然不变,但可根据译者的思路风格,在不改变原文的逻辑与情感的基础上,改变景物的“出场顺序”,以力求达到全新的视觉效果,力图渲染独具译者与作者文风相融合一致的氛围与格调。
原文“its last inhabitant”,因文章主旨意在感慨变迁,且是公用老古宅,所以将“last”译成“上一位”而非“最后一位”。夏先生译文中将其略去未译,私以为理应填补至上,正如林纾语:“篇中不能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语。”[2]作者的精挑细选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有可精细推敲的价值,因而“its last inhabitant”一句不可略去不译。“the funeral procession”二字译作“他的灵柩迁出时,也有不少人执绋随行”,没有原文依据。夏先生加入了个人艺术想象, 将牧师送葬的情形想象描绘而出。个人认为译者应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可以适当渲染符合原文的氛围,但不可“逾矩越线”,夏先生措辞精致,意趣深远。但不可超脱原文,时有大家论言:“译者,是带着镣铐的孤独舞者。”[3]其精髓意趣就在于此。真正的译者应有卓越的艺术想象力,扎实厚藏的专业底蕴,但同样也是意趣温吞的文雅绅士,尊重每一部译文,谦卑礼让,从不喧宾夺主,哗众取宠,尽情施展原文的优雅意趣,也从不避讳原文的任何一处“隐晦”,这大概就是译者的涵养与素质,个人体悟,实在不足以深究其次,不登大雅之堂,还望海涵。
在条路上,不仅整个路面而且连路中间车辆多年行驶碾压出来的轨辙里长满了青草(原文里正是为了强调这一点,用了as well as 这一词组),意味着荒凉的已不是一天两天。译文失去了这个具有隽永意味的词。“had its own living to pick up along the roadside.”译为“在路边觅食”,没有传达出原意。夏先生文学底蕴深厚,措辞讲究,却未能切实遵循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虽很好地将原文的氛围渲染得出,但已属译者的失职。个人认为此处为原文中最有意趣的点睛之笔,实属庄严肃穆意象中,稍带灵性趣味之处,但若将憨态可掬的“奶牛”译作萧索“乌鸦”,就失去了此处的趣味了。反而过于造势氛围的渲染,降低了文章整体格调。
原文 a kind of spiritual medium在译文中没有得到体现。此处为全文中渲染幽深氛围的佳句,而这一短语则是整句中的精髓所在。将光所投掷的地界比作“精神介体”,委实妙哉!而后一句夏先生译作的“人鬼异世”,虽略有超脱,但仍将超凡脱俗之意完整表述,实为文学佳作。夏先生此处把握拿捏的较为恰当,虽漏译了一处,但文体达意,表述出了百分之八十的气韵,可见其对语言措辞方面的精准厚韵。
原文中将“the domestic circle”译为“融泄之乐”,“融泄”意为“浮动”。吴文英《梦窗丙稿西河词》有“春乍霁,清涟画舫融泄。”句。因此译句应为“融融”才对,取其乐融融之意,意为和乐。[4]“看上去总是亲切近人”,此处为夏先生增加的句子,原文中并未出现。虽未曾出现,但个人认为此处增译未尝不可,可进一步加强原文意欲达到的对比效果。将平凡人家与古屋意象进行深刻对比,着重突出古屋的“不食人间烟火”,更借此烘托作者对氛围的渲染功力,营造出肃穆隐秘之感。
夏先生译:“从窗子望进去,一片肃穆,即使有人路过,也像是模模糊糊,隔了一个世界,不足以打扰宅内的宁静。”
此处夏先生传神的译出了古屋内肃穆幽深的一派景象,朦朦胧胧之感,萦绕其中,更将古宅内幽静的氛围渲染到极致,更似是对品行高尚的牧师的影射,牧师先生虽沉静隐秘,但任外界如何纷杂,他始终安之若素。
夏先生译:“这样一个地方,离开村子不远,有如此僻静,正是适合于牧师的住宅,牧师先生不能远离人群,可是他虽然结庐人境,他生活的周围似乎罩上一层明暗夹杂的幕,其神秘不是凡人所能测窥的。”
此处“accessible”漏译,失去了它与后半句“not estranged from human life”的呼应关系。“其神秘不是凡人所能测窥的”一句也没有增加的依据。此处”accessible”理应译出,否则信息遗漏,只关注情感和基调的熏陶,就如同“空中阁楼”,摇摇欲坠,并没有抓住文章的主要中心点。此处“结庐人境”四字用的传神洒脱,干净利落,很精准地把握住了牧师可近人的特质,更巧妙地将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相结合,巧妙地将“not estranged from human life”译成了“结庐人境”,委实妙哉!
夏先生译:“那位任圣职的屋主,在这里从青春到老年,再将房子传给下一代的牧师,自有一种圣洁之气,四周弥漫,上下笼罩,与俗人之所居,也就大异其趣了。”
夏先生此处氛围渲染较好,但过于注重辞藻的修饰,遗漏了作者最想表达出的观点:“It was worthy to have been one of the time”——对于牧师的崇敬敬仰,对古屋的情感寄托,更隐含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此处作者选词极为考究“holy, sanctity”等词,极为巧妙的从细节入手,映射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情感意象
总结夏先生译文,措辞讲究,辞藻贴合原文氛围,文学底蕴深厚,精简而考究,拥有独具气息的古韵美感。但其译文过于重视文字上的修饰,而忽略了原文作者隐秘而又最想表达出的观点与情感,实为译作失实,略为浅显,未能深究其次,无法与原作者达到心灵上的契合,未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虽有神韵,但并无“胫骨”,未能抓住原作者想表达的根本与精髓。
原文以古屋为媒介切入,表面描写古屋的肃穆幽深,传达对牧师的敬意,实则感叹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以下列举几处细节,来探究作者的情感意象。例如,“some unknown epoch,—black ash trees—the wheel track—the glimmering shadows—a kind of spiritual medium— sense of privacy—a veil woven— a succession of holy occupants— an inheritance of sanctity”等等种种意象,均有时代悠久,萧索神秘,幽深灵气,圣洁静穆之感。作者借物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浓厚幽深,朦胧神秘的气氛,以意图达成文章的意境美。但原文在意境美感的基础上,并未空洞的单纯述景,而是于细微处隐秘委婉的表达个人的觀点与思想,通篇读来似是述景,实则意蕴深刻,历久弥新。此处即是文章的点睛所在,底蕴朦胧,但意味深厚。实乃深刻传神的一代佳作。
三、译者意趣分析
由作者与译者的行文出发,再来探讨译者的意趣问题。译者是投射于原作者本身之下的“影子”,一举一动与原作者完全贴合,无论是意象还是思想与观点,都是服务于原作的忠实follower,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最大限度的还原原作的一切魅力,优雅倾力而不逾矩,实为是译者的操守与素养。此处即是译者独具魅力的所在,虽然受到限制,但依然可尽情挥洒笔锋,只要译、作相合(此处译、作指译者与作者的思想与观点,乃至一切措辞等),就是成功的译作(此处意为译出的作品)。谁言译者就是孤独的舞者呢?译者,分明是优雅妥帖的高贵绅士,既不孤独,也不过于嬉乐,而译者的魅力也恰恰就在于此,恪守而恭顺,有为却不张扬,委实可敬。
以上均为个人的浅薄观点,由古屋为媒介出发,在赏析夏先生的译作之时,探索原作者的情感意象,以此引发对译者意趣的思考。陋言浅薄,不足以深究其次,还望海涵。
参考文献:
[1]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J].2014,(3):37.
[2]林纾.春觉斋论文[C].2013,(4):32.
[3]张婷婷.戴着镣铐的舞者[D].2014.9.
[4]赵秀明,赵张进.文学翻译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