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护理干预

2017-11-24 02:00:38陈笑珍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6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麻醉

陈笑珍

·临床护理·

手术室护理

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护理干预

陈笑珍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月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4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者行麻醉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术后感染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arris 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465,P<0.001),术后感染患者少于对照组(P=0.022),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351,P=0.019)。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麻醉;老年人;护理干预

髋关节置换是指利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使病灶切除,清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1]。据有关报道[2-3]显示,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该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骨外科手术方法,已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但由于该手术对操作过程具有较严格的要求,且患者多为老年群体,因此手术对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手术麻醉中患者的配合度具有较高的要求[4]。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中的效果,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月于我院骨外科4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4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 ②经X线检查均有关节破坏的征象;③伴有中度至重度持续性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④为首次接触麻醉护理干预;⑤单侧髋关节置换患者;⑥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病史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②治疗中途退出者;③过于肥胖者;④合并有局部或全身活动性严重感染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2.4±3.1)岁;骨性关节炎9例,股骨头坏死6例,股骨颈骨折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其他1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73.2±2.9)岁;骨性关节炎11例,股骨头坏死8例,股骨颈骨折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其他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以及侧卧的手术体位。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护理,包括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中、术后体位护理。观察组行麻醉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医护人员于术前1~1.5h对患者进行访视,患者出现心理波动时掌握沟通技巧,使用专业的语言进行耐心开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让患者了解手术流程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和应对方法,从而帮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以更好的配合应对突发状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及手术效率。②术中麻醉护理。首先对患者药物过敏史、着装以及医嘱遵循状况进行核对,并对患者的牙齿进行检查,以防止由于牙齿松动或义齿脱落造成的误吸。协助麻醉师摆好患者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③术后麻醉护理。患者麻醉清醒前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患者麻醉清醒后延长患者的气管插管的拔除时间直至患者彻底清醒并能够做出动作为止。将患者送至病房后对患者家属进行麻醉后指导,并进行定时的探访。患者由于术后身体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及手术效果的不确定,易出现情绪不稳,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使患者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Harris功能评分、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①Harris功能评分。内容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②观察术后感染情况。③满意度评分[5]。患者出院前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填写,根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由患者自主打分。分值<60分为不满意,分值60~80分为较满意,分值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Harris功能评分和术后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Harris 功能评分为(84.7±4.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3.6)(t=6.465,P<0.001); 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6例,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2)。

2.2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例(%)

注:2组比较,Z=-2.351,P=0.019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靠的治疗老年髋关节疾病的手段[6]。髋关节置换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由于老年患者的髋关节使用磨损较严重,因而临床上常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该方法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关节畸形以及改善老年人的关节运动功能[7-8]。但由于全髋关节必须以其柄植入人体的股骨髓腔内固定,人工关节与人体股骨接触处压强大,因而术后易出现人工关节松动、磨损和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9]。髋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往往伴随着其他的基础疾病,从而增加了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又因老年患者对髋关节置换术的了解程度不高,往往较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对手术、麻醉等工作的进行造成很大的阻碍[10],因而对患者进行手术麻醉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护理人员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耐心细致的讲解,对患者的心理具有较好的抚慰功能,可使患者在术中作出积极有效的配合[11],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为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作好充足准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arris 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护理干预可以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间接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该结果与郭采花[12]的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李淑英等[13-14]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患者的选择范围不够大,仅仅是选取了一个地区、一个医院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说服力略显不足,因此仍需对更大范围的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随机对照样本来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老年患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林绍立.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中外医疗,2014,33(23):35-36,39.

[2] 刘秀花.手术麻醉过程中护理配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213-214.

[3] 任冬云.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41-242.

[4] 邰岩,杨立伟.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3):277-278.

[5] 佘络.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0):254-255.

[6] 刘威.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当代医学,2015,21(17):104-105.

[7] 陈文媚,黄惠燕,罗润娥.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的护理配合.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107-108.

[8] 孙冬兰.50例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的研究.吉林医学,2014,35(29):6591-6592.

[9] 柳琴.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护理配合体会.中国农村卫生,2013(3):76,78.

[10] 李美杏.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51-53.

[11] 冯立文,韩华,安亚珍.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中国当代医药,2016,23(7):185-187,190.

[12] 郭采花.手术麻醉过程中护理配合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91-92.

[13] 李淑英.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8):190-191.

[14] 李锦英,李丽娟,危友华,等.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当代医学,2012,18(16):116-117.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anesthesia for senior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CHENXiaozhen.

OperatingRoom,People'sHospitalofGuangmingNewDistrictinShenzhenCity,Shenzhen518106,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anesthesia for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MethodsForty-eight elderly patients to receive hip replacement between February 2012 and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each of 24.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provided with operating room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Harris function scor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22), while the Harris function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form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atter(t=6.465,P<0.001;Z=-2.351,P=0.019).ConclusionFor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replacem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anesthesi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throplasty, replacement, hip; Anesthesia; Elderly patients; Nursing intervention

518106 广东深圳,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6.022

2016-10-20)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麻醉
髋关节活动范围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冰雪运动(2020年4期)2021-01-14 00:56:02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