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7-11-24 19:24:55
长江丛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国学内容传统

臧 蕾

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臧 蕾

国学教育对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学教材和师资的缺乏规范性,以及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挑战,需要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各方齐努力,克服目前的问题,推进国学教育更顺畅的发展。

中小学 国学教育 问题 对策

2014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到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此纲要的发布,标志着国学教育成为基础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

一、国学的定义

“国学”在古代是指专门的教育机构,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到了近代,“国学”有了“学问”一意,是相对“西学”而言,也被称为“中学”。从严格意义来讲,“国学”在学界并无统一的界定,从狭义上讲,可以将其理解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从广义讲,它是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内容涵盖了先秦经典,以及此后诸学为根基的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及历代史学等内容。现在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化和成就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绘画、音乐、术数、医学、星象、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二、在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时期是孩子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学生通过诵读韵律感、节奏感、美感强的古诗文和精炼语句,可以增强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的积累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年龄较小的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能扩大识字量,年龄较大的孩子理解力较强,他们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丰富天文、地理以及人文等领域的知识,使他们对广泛的阅读萌生兴趣。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会得到提高,他们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可以引经据典。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狭义上讲,人文精神是一种积极的思想状态,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趋势中,人们对生命的价值、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的理解。广义上讲,人文精神除了道德,还包括法理俗规以及人文主义等一切对人类自身言行有所教化和制约的东西。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态度,它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独立意识,倡导发挥人的个人作用。人文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面貌,核心指标是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对人。国学经典本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故事等形式反映人的生活,让学习者通过阅读,分析和反思人的生活、思考人的问题、修补人的缺陷、改善人的状态、丰富人的情趣、美化人的心灵、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使之更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推广和普及国学经典教育,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断努力,完善自己。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心怀国家,这是我国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小学开展国学课,灌输这样的理念,有助于学生从小搭建个人发展的大格局,培养“大爱”;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共济,立己达人”教育学生要同情、爱护、帮助他人,这有利于个人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乃至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等内容则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教育。总之,在学生的成长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裨益。所以,在目前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全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在各级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具有其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当前社会环境下人文传统回归语文教育的现实需要。

(四)有助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友爱平等是其核心价值。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要有同理之心,同情之心。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平等友爱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也要和谐相处。个人需要自我修养、自我节制,以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青少年一代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在目前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个仍待解决的问题问题。历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一直承担着“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构学生优良品格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改变目前重知识传授而轻人文教育的现状,重回传统的经典文本,发掘积淀着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并以此滋润学生成长。

三、中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国学学习内容缺乏甄选

任何时期的学习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相一致的,国学内容主要是为封建社会服务的,里面的忠君思想和“孝”在如今这个尊重个体和个性的时代,完全是无法适用的。如《弟子规》里宣扬了奴性思想和封建伦理,这是传统文化中应该被剔除的糟粕,“二十四孝”中的“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等做法违背人性,这些内容早都脱离了现实,所宣扬的价值观也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这样的国学无异于“伪国学”。如果毫无选择地将国学中诸如上述内容灌输给孩子,显然是有害无益的。

(二)实施国学教育的教师素质良莠不齐

很多中小学实施国学教育只是因为国学教育流行,在各方面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最重要的是师资方面的准备。大部分学校不具备接受过系统国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很多教师自身并未对国学内容做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教学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缺少明晰的思路。部分学校的国学课上,教师一遍遍带学生读,学生并不理解所读内容,造成学习过程机械化,枯燥无味,引发学生反感;另外,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国学经典向学生解读,造成国学经典被歪曲和窄化或者断章取义,对学生造成误导。

(三)“应试教育”限制了国学教育的展开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属于“功利型”教育,检验基础教育成效的唯一标准还是分数和升学率,只要不能直接促进分数提高的科目都被边缘化。尽管国家已提出将国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但并未提出具体的学习目的方面的要求和考核办法,给教育实施者造成国学可学可不学的印象,在课程较紧的情况下,国学课时自然而然被语数外等主课挤占。

四、目前中小学国学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国学教学内容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如通常数学语文教学一样,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课程计划,包括课程目标和教材选用等。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都是为国家的战略发展趋势和目标相一致的,所以国学教育应该承载兴国、强国的价值诉求。在选取国学授课内容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能促进国家长远发展,利国利民的内容,摈弃奴化国民思想的内容;从学生角度讲,所选内容要基于尊重个性和个体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国学师资队伍

在国学教育热潮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中小学在推出国学教育之前,要综合衡量自身的条件是否可以开设此类课程。最重要的是是否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是从外聘用专业的国学教师专门教授国学;二是对现有的语文教师或者对国学兴趣浓厚的其他科目教师进行国学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国学的解读以及国学教法等方面,教师要自己懂国学还要会教国学。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看动画或绘画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尽量减少枯燥的说教。

(三)打造全方位、立体的国学教学环境

要使国学教育普及,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全方位的关注。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将国学教育纳入日常的学校教学规划中去,制定具体的实施要求和考核规范,并统一选取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国学教材;学校作为国学教育具体的实施者,要完整地落实教育部门的要求,合理安排课时和授课教师,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造考核要求和细则;家长和学生在课后要及时跟进,消化吸收并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学校学习内容,真正将国学的精髓转化为指导个人行为的准则,成为个人发展中思想的一部分。学习是为了使用,学生学习国学中关于做人、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知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在付出爱,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国学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如今国学教育方兴未艾,学习者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内容经过精心拣选的国学教育会滋润学生的精神,让他们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国学教育在中小学的顺利开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实施,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拥有足够的毅力去推进,国学强大的生命力定将成为中小学生富足的精神养分。

[1]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琳萍,王秋雯,侯凤翔.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以河北省小学国学教育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0(23).

[3]姚奠中.国学之道:谈中国人生智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7SJB1720。

猜你喜欢
国学内容传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垂”改成“掉”,好不好?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