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华 薛清林
中国传统绘画在高校国际中的传播方式
高国华 薛清林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艺术的精品,在世界艺术的殿堂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各国交流的发展,中国传统绘画被世人所接受,特别是在高校之间,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艺术鉴赏和绘画技巧都得到了各个国家高校的欣赏和重视,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国传统绘画 高校 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传统绘画的派别和技法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杰出的绘画大师。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忍。在漫长的农业文明的思维模式中,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方式、地域文化、民族个性在绘画中都有显现。与西方画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有着独特的构图题材选择、空间布局和欣赏角度,这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在我国高校和美院的绘画专业中国传统画依然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厚爱。
中国传统绘画历史渊源流传,在绘画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气韵、意象一直是艺术价值领域被极力推崇的内容。传统绘画的气韵是“畅神”、“自娱”的精神品格;意象在传神和山水之间更显得气韵生动,于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美学境界造就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特征。在艺术鉴赏领域,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固态化的思维过程。正如郑燮所说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过程,绘画的过程也是艺术家思想的外化过程。中国传统绘画自身就带有哲学意味和美学追求,这是独一无二的特征。
我国在世界各个国家共建了500多个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海外推广的主阵地。孔子学院是中国高校与海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有利于中国艺术的传播,传统绘画在孔子学院得到了各个国家师生的厚爱。
由于高校国际间交流的交流活动的需要,中国传统绘画作为馈赠的礼物也是交流的常态。这本身与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中国传统绘画是无价之宝,有着很高的收藏价值,包装成礼品的形态是中国传统绘画海外传播的价值形态。
中国传统绘画尽管失去了传统语境,但是这门艺术一直在高校美术专业得以延续和发展,于是很多传统绘画的教师也会到各个国家去交流学习,他们在国外的创作也是传统绘画交流的途径之一,这一过程中,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目的是第一性的,这是中西艺术直接交流的形式。
中国传统绘画是相对于现当代绘画的相对概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领域内,中国艺术传统化的追求和世界各国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推崇是有契合点的。于是,在当代绘画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回归传统绘画是一个重要的维度,但是不是完全照搬照抄传统绘画的技法,因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艺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受到现代、后现代艺术的巨大冲击。在不断自我否定、向外借鉴的过程中,中国绘画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一直在继续。文化的缺失、批评的缺席成为中国绘画发展的桎梏。而随着国力增强,社会的民族文化自信心逐渐恢复,导致中西方美术博弈格局的微妙变化,有批评家预言即将到来的时代其突出特征是对中国绘画话语体系和主体地位的重建。这也说明中国绘画在经历了解构、颠覆、反讽的艺术浪潮后,开始了立足本土文化根基、重申民族美学价值观的文化自觉探索,似乎从中国绘画在国际上常有反客为主之表现初见构建这一体系的成效。而一些以往以意识形态来评判中国美术的西方策展人开始以多元文化姿态积极评价中国当代美术,也成为我们应该注意到的一个有趣现象。
总之,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以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与艺术的结合,使传统绘画作品逐步脱离了报纸、杂志、电视等模拟制式的传播媒介,实现了传统绘画传播形态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网络时代的来临,对传统艺术形式都有颠覆性的影响。在互联网+的时代中艺术创作在变化,艺术传播也在变化,中国传统绘画会在国际化的趋势下形成怎样的前景是业人人士所担忧的,是被历史的巨轮束之高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子,还是激流勇进开辟绘画领域的新篇章,这都是需要时间来考证的。有一点是不会变的,在各个国家高校间的交流不会改变,中国传统绘画承担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身份也不会改变。
[1]赵子嘉.当代商业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J].大观,2016(3).
[2]王志频.中国传统绘画对我视觉探索的影响[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
[3]董效康.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功能属性[J].艺海,2011(4):60~61.
[4]刘峰.传统绘画艺术的新媒体传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陈旭霞.中国绘画在西方的广泛传播与深入影响[J].文史知识,2008(1).
[6]陆永祥.中国绘画对西方艺术创作的深度影响[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11):117~118.
黑河学院)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中国传统绘画在高校国际中的传播方式——以黑河学院为例(项目编号:GJC131638)。
高国华(1963-),男,黑龙江克山人,本科,黑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