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珂瑶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1)
绿道建设对乡村体育旅游的影响研究
——以温江绿道为例
张珂瑶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1)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健康、休闲等话题,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者体验型旅游发展。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绿道建设对温江乡村休闲体育旅游发展促进作用,为温江乡村休闲体育旅游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绿道;乡村旅游;休闲体育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培育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医疗、旅游+工业、旅游+互联网和低空旅游、水上旅游等新业态项目。
2016年1月,温江区完成了自行车骑行系统的总体方案。2007年2月,启动了江安河改造工程示范段建设,2017年4月,启动北部村道环绕示范段建设。目前投资6000余万元,长230余公里,贯穿全域温江绿道,已成为休闲健身之道、消费观光之道,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现已建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健身绿道体系,形成了田道相融、江水环绕的田园绿道,吸引了大量市民在健身绿道上休闲骑行、徒步健身。与此同时,在绿道沿线建设了全民健身路径、篮球场、网球场、垂钓池等户外运动设施。
绿道对乡村休闲体育旅游的影响效益主要由经济、社会两大方面构成。其中,经济效益是绿道建设促进乡村体育旅游开发的动力,起主导作用;社会效益是绿道建设带动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结果和再动力。把沿线农村变成休闲体育旅游服务的载体,促进当地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实现农民收入大增。温江绿道建设对乡村休闲旅游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两方面。
3.1经济效益
3.1.1促进农民就业。绿道建设促进农民就业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就业效应(绿道维护、卫生管理和治安联防而带动就业);二是间接就业效应(绿道建成通过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间接带动相关就业)。温江绿道沿线各村平均雇佣了15~25个本村村民来负责绿道维护、卫生管理及治安联防工作等,另外产生本村小商贩约40人左右。
3.1.2促进农民增收。绿道沿线的乡村旅游开发强调社区和居民的全方位参与,从旅游产品的生产到销售、从开发到接待均由社区和居民主动参与,从经济上保障了乡村全体居民的旅游收益,从而保证农民能从旅游开发中直接获益,增加农民的直接收入。
3.1.3促进绿道市场经济。绿道是可供行人和骑行者进入的休闲游憩线性空间,因而休闲经济效益是其显著的功能之一。绿道能够提供休闲服务,拉动相关的休闲消费,促进休闲旅游观光、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绿道驿站作为绿道最核心的配套服务设施,除了提供自行车租赁外,还承包烧烤、钓鱼等项目的工具、材料支持。
3.2社会效益
3.2.1绿道旅游提升温江旅游吸引力。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共当面访谈50人,发现约61.5%的绿道行人在此体验绿道休闲游,其中约44.6%的游客专程从外地(温江以外)前来体验绿道。他们多是将温江绿道及绿道沿线景点选作周末近郊游览观光、休闲健身的目的地。约66%的游人通过半个小时以内的车程到达绿道进行游玩。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使用温江绿道,却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绿道“粉丝”,他们把绿道当做健身或休闲的场所,有很高的重游意愿。
3.2.2推进乡村地区社区建设。绿道建设一方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刺激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延长了农民的收益期,也将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回到当地,间接维系了乡村社区的“社区精神”,巩固了乡村地区的族系、社群架构,减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现象,增进农村地区血缘、地缘甚至业缘的关系。
3.2.3扶持乡村地区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温江绿道通过激活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实现有地域特色的城乡经济链接,进而实现城乡社会生活的趋同和城乡空间的融合,从新的角度推进了温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在开发方式上,绿道生态出行方式倡导了以保护原生态、原民俗、原居民、原产权的方式来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农村产业,避免对乡村社会环境的破坏。
二是农民通过参与绿道建设、维护和乡村体育旅游开发,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开来,转向接待、服务、运输等行业,促使农产品变为旅游产品,实现农民就地就业,盘活农村空置物业,从而加速乡村非农化的进程。
三是绿道通过自身串联城乡的特点吸引城市居民消费,在空间和生活方式上构成了城乡空间上的融合,削弱了城乡交流的屏障,减少了城乡差异。
温江绿道将区镇、村落、景点有序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许多绿色游憩空间,并促进了乡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基础配套设施的提档升级,为诸多村落、偏远的景点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可进入性,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使农民的收入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健康更加关注,亲近大自然,体验乡村生活,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绿道恰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亲近自然的途径,而成为乡村休闲体育旅游发展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项目。
[1] 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26(9):3108-3116.
[2] 李如嘉. 基于绿道理论的乡村旅游规划实践研究——以成都温江杨柳河生态旅游走廊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 11) : 96 - 98.
[3] 刘宇荧,吴平.温江区绿道旅游资源定量评价[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30( 3) : 89 - 93.
[4] 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温江旅游展翅腾飞[N].中国旅游报,2010-12-6.
张珂瑶(1993.06-),女,汉,四川人,硕士,成都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F592
:A
:1672-5832(2017)09-0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