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若辰
留白天地宽
潘若辰
老家屋后有一块菜地,面积并不算大,却又被分成许多小块,块与块之间留有空隙,看上去疏朗有致。我不由地问奶奶,这菜地本来就不大,为什么要分成这几小块呢?奶奶说:这每块之间的空隙就是一条条排水的小沟,如遇大雨,积累的雨水就会从一条条小沟中排出,不然,滞留过多的雨水就会令菜胀死。一旁的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与常说的“善画者留白,善乐者希声,养心者留空”的道理一样。
齐白石先生的画《十里蛙声出山泉》,只用于少许的线条画水波,用浓墨点出数十只游动的小蝌蚪,却让人看到了河塘山泉,闻到了水的清香,听到了蛙声一片,这种意境的留白,令人遐轴无穷。不仅善画者留白,善书者也留白。书家的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无不疏朗有致,抑扬顿挫,开张势起,游龙走蛇,恰到好处的留白增添了方块字摇曳而来迤丽而去的灵动。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琵琶声的描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此美妙的琵琶声,最为流传的却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空白,竟然胜过了“间关莺语”和“幽咽泉流”。细细体悟,乃是好的音乐善于留白!其实中国名曲,无论是《二泉映月》《渔舟唱晚》《平沙落雁》,还是《春江花月夜》,曲终总是一唱三叹,余音尽了却又无声胜有声。
从学校到家只有一小段路,独自一人,避开热闹的场合,一路走着上学,一路走着回家,不急不躁地走着。一个人走路是在给我自己留白,学习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就在这一步一步中化解。休息的时候,我会去跟随父亲登磨基山,登高望远时,所有的琐事烦恼均远去,真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每周的登山也是在给自己留白。我认识一位长者,鹤发童颜,仿佛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印记,问其养生秘诀,他说:养心,养一颗安静的心,不必总去追寻公平与不公平。他曾送我一长句带有禅理的话勉励我:所谓的公平,是强者制订的,所以世界上没有公平;可以改变的不公平,你改变了,那么世界对你来说就很公平;无法改变的公平,你放弃了,那么世界对你来说也很公平;存在的不公平,你忘记了,那么世界对你来说依然很公平。
这句带有禅理的话,成了我养心的良方,不如意时就静心揣摩一番,每一次都是醍醐灌顶,更觉留白天地宽。
散文责任编辑:田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