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重要作用
——读《人文类型》、《文化论》有感

2017-11-24 19:24:55周玉蒙
长江丛刊 2017年32期
关键词:笔者民族生活

周玉蒙

文化的重要作用
——读《人文类型》、《文化论》有感

周玉蒙

本文主要从文化的重要作用方面来解读《人文类型》、《文化论》这两本书。文章采用摘录书中相关内容,并结合笔者个人学习生活经历的方式来分析阐述笔者对文化重要作用的所思所想。

文化 作用

一、文化的定义

提及文化,不得不说近些年来始终是一个热点词。对“文化”概念的界定由于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也就成为难题,各家之说竟多达几百种。笔者比较倾向于17世纪德国法学家S·普芬多夫的说法。他认为,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使人得到完善的、社会生活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可见的显性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含隐性的心理文化。

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对其作用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人文类型》、《文化论》的简介

首先,笔者就两本著作的具体内容做简单的分析介绍。这两本笔者最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核心写作理念,即从实求知:对现实提出真实问题并给予这些问题具有科学的现实意义的解释。写作内容严格恪守真实、科学的原则,所有材料也都以阐释社会思想和行为为基本原则。其中《文化论》提供了解剖文化结构的框架和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人文类型》则为比较社会学提供了一个范本,并简洁明了地说明社会人类学是研究什么的以及它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文化的作用

接下来,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了文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及作用:

(一)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联系笔者自身及两本著作,便使笔者想到一些社会文化问题。

书中提到的“文化自觉”观念,即要求我们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展望世界,对于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要有“自知之明”。此理念对现今全球的文化发展及交流都有积极地指导意义。我们常常提及中华民族辉煌灿烂历史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但是我们真正继承发扬怕是屈指可数吧。例如孔子学院里那些以为我们中国人都会功夫且都掌握那些中华传统才艺的留学生的疑问,又让多少中国人面面相觑。经济的腾飞无疑令人热血澎湃,但随之而来的文化迷失、道德缺失、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棘手问题。不禁让我们开始怀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人类这一最高级物种究竟付出了多少惨痛的甚至永远无法挽回的代价?例如曾经的工业文明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我们那些看似善意的努力是否也让当地人的生活品质越来越糟呢?工业文明的“文明”是什么方面的文明呢?在生态和社会群体生活这个层面某种程度上又是否算是种“野蛮”呢?重视事物的两面性已是我们正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视角。此理念也让笔者想到了习主席提及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省”。好的理念总是历久弥新,并不断被大家提及并因地因时的运用着。

(二)文化对人的作用

优秀文化往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于这一点笔者深有感慨。生活的每一天里我们都在不断地“自观”与“他观”。我们总是活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文化中,并不断用这些变化着的认知文化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书中讲到在一些原始部落他们对于多劳多得和拼命获取物质财富持有与大多数所谓的文明社会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们在自己的部落兢兢业业的工作,但却为的是履行对这项工作的人尽应尽的义务,而不是从他那里得到物质报酬。他们也不像我们那样认为时间在经济过程中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也就没有抓紧时间的责任感。我们眼中的他们似乎一直是落后不文明愚笨懒散的代表。他们的文化习俗在我们看来也多是疯狂且不可理解的。这是我们眼中的他们。我们总在文饰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用某种理由来遮盖我们的真实用意。我们常常以为很清楚并坚定自己的所思所想,他们其实也一样。不禁好奇他们眼中的我们是不是也是同等地疯狂与不可理喻呢?

文化的发展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碰撞与磨合,但时至经济全球化、文化窗口大开的今天,太多的文化偏见与歧视依旧屡见不鲜。例如顾客对服务员的谩骂殴打、开豪车的对保洁员的横冲直撞、宝马司机对交警的视而不见等种种不道德甚至触及法律的恶劣行为每每曝光,就会引起一番热议,可是下一次只是换个当事人故事依旧上演着。在我们眼中的所为底层的那些人们好像总是充当着弱者。我们总是喜欢自顾自的给予自己的帮助。但有没有问过他们是否需要这种帮助?或者暂时的接济和伸张正义对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未来的生活究竟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总是为这些自以为是的“他观”而付出行动,却很少静心思考这种彼此间的“他观”与“自观”有多少不谋而合,又有多少大相径庭?

其实为人处世的太多道理都在我们反复的的“自观”与“他观”中不断沉淀、修正着。有时多一点点“他观”,少一点点“自观”,也许我们的生活就会不一样。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及民族凝聚力,笔者便想到了各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问题。

书中有关种族和民族的概念让笔者对民族差异与民族相处有了新的认识。作者认为一个种族是一群具有某些能遗传的体格特征的人民,一个民族是一群具有相同的社会特征的人民。不同民族种群间在科学和生理意义上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又何来极端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蔑视呢?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来就带着本民族的文化标识和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严格意义上我们很难撇开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来正视民族问题和文化差异,因此便有了诸多的文化误读与文化争端。而思想认知方面的涉及上层建筑的不同看法与理念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诚如作者所说,种族间的敌对实际上是出于经济及社会利益的冲突。

总是有意图不轨的人意图将这些文化上的差异上升至引发争端乃至对抗的境地。其实我们只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对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知。我们在这些认知中繁衍生息,我们对自身文化体系的坚守这是为了想保持某些我们原来社会的家庭生活方式、饮食习俗和社会状态。这一点毋庸置疑是可以被理解并接纳的。我们似乎总是担心不被他人所认可和接纳,其实我们忘了想要获得尊重和认可的第一步是先给予他人理解和尊重。

四、结语

好的文章与著作就是一种优秀的文化作品,总是不吝啬于生活的点滴处发现问题、竭尽全力的解决问题后又抽丝剥茧的分析其来龙去脉以引人深思。贴近生活的现象阐述、缜密透彻的科学分析、细致扎实地材料支持让人回味无穷。文华也总是以它的魅力不断的影响并做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如何更好地吸收优秀的文化,并发挥它更全面积极的影响对我们又是一个任重道远的探索工作。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华锦木,彭凤.走近中国传统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14.

[6]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7.

[8]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猜你喜欢
笔者民族生活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漫生活?阅快乐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