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立志
亲民情怀尤可贵
◎文/于立志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初心”。马克思曾说:“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
人民幸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习近平同志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谋人民的幸福而尽心竭力,是党性的集中表现,是共产党人权力观的根本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道德规范的本质内容。
习近平同志的施政理念深深地烙上了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的印记。“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千万要记住政府前面的‘人民’两字”……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场合,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他在各地主政期间,责任感、使命感很强,总是思考着利国利民的问题,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习近平同志的“亲民情结”,与他的经历有关,“实际上他要比一般平民子弟更早地经受生活的磨砺”。1998年,他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饱含深情地写道:“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也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那陕北的老乡们。他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挚爱,已深深地融入他的思想和人生追求中,奠定了他亲民观的坚实基础。
走亲民路线,树亲民形象,以最大努力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与群众亲密接触和经常沟通,是习近平同志领导风格中最为鲜明的特征。总书记的亲民作风如一缕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带给人民群众以信心和鼓舞,带给人们更大的获得感。
“习大大”这个来自民间的称呼,同样道出老百姓的心里话,让人掂出了沉甸甸的民意分量。习近平同志以他鲜明的执政风格、朴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高度信赖。
我们党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自己、把握时代,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就必须永远“不忘初心”,永远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最好的党员、最好的干部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党员领导干部从入党那天起,就是党的人,就要把热爱人民、为民谋福视为天职,当作座右铭,把“官位”当作为民谋福的岗位,居高不移公仆心,权大不忘责任重,乐于把整个身心乃至生命融入到当好公仆、为民谋福的实践中,尽心竭力地为人民服务,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或者父辈来自老百姓,身上有着草根基因,都要强化宗旨意识,坚持群众路线,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一些“平民情结”,察民生之多艰,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要用真情赢得人心——想到群众心坎里,坐到群众板凳上,一切为了群众,使政绩体现在群众的利益中,使力量来自群众的支持,使赞语来自群众的口碑,书写有益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不负于前辈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