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数学“分组分层导学”实验研究

2017-11-23 09:30孙志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分组习题分层

孙志军

(江苏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职高数学“分组分层导学”实验研究

孙志军

(江苏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分组分层教学是指教师要应用小组合作、多层次组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实施要点为科学分层、定向引导、组织交流.只要教师合理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开展高效的教学活动.

职高教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

分组分层教学是指教师要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小组成员的学生层次是不同的.在应用“分组分层教学”前,教师要明晰分层的标准,准确划分学生层次.教师要意识到,虽然学生的综合水准有差异,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动态的,每一名学生各有所长,于是教师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带着既有的偏见对等学生.

1.明晰分层标准,准确划分学生层次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以前,曾发过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学生通过预习应当掌握一定层次的理论知识.教教师要在教学前设计习题,通过学生的答案来准确评估学生层次的习题,动态的划分学生层次.

以引导学生学习立体几何为例,教师可在课前引导环节引导学生思考习题1.

习题1:参看图1,该图中平面的斜线有几条?斜足是多少?垂线有几条?垂足为多少?结合该题,请尽可能应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判定标准.

教师可应用这样的标准评估学生的水平:C层——只需要能准确的回答题目,并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回答出数学概念,即完成最高标准的学习;B层——可以回答出问题,并能理解题目的核心考点,并能应用图形、公式、符号等多元化的方式描述概念,这是B层学生的最高学习标准;A层——能从题目中挖掘出问题,并能提出未知的问题,除能应用多元化的方式描述概念外,能应用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来说明问题,并能延伸出大量问题,C层学生的学习标准没有上线.

教师要以是否拥有扎实的基础、是否具备综合的数学素养、是否有独到的学习见解这三个标准划分学生的层次.教师的这三个评估标准,既可以是划分学生学习层次的标准,也可以是该次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准确的、动态的划分层次,才能为“分组分层”教学打好基础,这是教师促使学生开展分组分层教学,进行良性学习互动的重要环节.

2.提出不同要求,给予定向学习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编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共同学习知识因为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所以要针对学生的层次给予定向的引导,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明晰学习方向.

现教师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思考习题2.

习题2 现已知AB⊂a面、AC⊂a面、AB∩AC=AP∉a面,并且PA⊥AB、PA⊥AC、AB⊥AC参看图2,请回答:

(1)平面a的垂线、斜线有哪几根?

(2)能确定在平面a的投影吗?

(3)请归纳出平面斜线及在平面内的射影与直线有什么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C层的学生主动在网上搜索多媒体视频,应用看多媒体视频的方法学习第(1)问.C层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较,他们的数学基础不扎实,欠缺自主学习的技能,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技能,使C层次的学生可以用适合他们的方法学习.C层次的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弱,多媒体学习视频内容比较直观,画面非常生动,C层次看着这样的视频便能迅速理解概念,当学生理解了概念时,便能尝试学习第一题.教师可引导B层次的学生应用分类归纳的方法思考第(2)问.B层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然而此时B层次的学生的理解层次并不深入,其知识结构存在着问题.B层次的学生特点为数学基础好,欠缺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结合B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各种数学思想,突破当前的学习困境.只要B层次学生能熟练的掌握数学思想的应用方法,他们就能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概念.教师要引导A层次的学生应用更宏观的角度理解问题(3).A层次的学生数学基础扎实、思维能力强,他们能迅速吸收知识及转化知识,他们可以很轻易的回答习题2的第(1)问和第(2)问.A层次的学生需要站在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将知识纳入知识体系中,生成独特的见解.教师可以引导A层次的学生以问题(1)与问题(2)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理解生成规律.教师可鼓励A层次的学生生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深入的挖掘问题.

学生的层次不同,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就不同,引导的方法及侧重点也不同.教师只有做好定向引导工作,学生才能以自身的层次为基础高效吸收知识.

3.鼓励交流学习,鼓励学生提升层次

当学生接受了教师的定向引导,吸收了知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比自己高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层次,并享受到交流的乐趣.

学生在学习习题2时,教师可鼓励C层次的学生向B层次的学生学习、B层次的学生向A层次的学生学习.教师要引导低层次的学生尽可能的提问,并告诉低层次的学生,他们只有尽情的发问,才能帮助高层次的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问题;同时教师要让高一层次的学生理解,高层次的学生只有通应用多元化的方法,深入浅出的说明数学问题,才说明他们已经内化了知识,可以灵活应用的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共同拓展问题.比如,有一名学中生在学习习题2第(3)问时,请A层次学生完成论证的过程,B层次的学生表示,数学知识是严谨的,如果没有严密的论证过程,就意味着数学答案的推理有待考证.B层次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A层次学生启示,A层次学生尝试将习题2第(3)问改成证明题,通过完成证明来验证知识结构.

教师要引导低层次学生学会“向上”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提高学习层次;引导高层次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问题,通过引导他人学习获得启示,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的“分组分层导学”的教学要点,就是动态的划分学生的层次,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学习需求,予以定向的引导;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帮助或启示.

[1]耿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如何巧用构造法[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2.

[2]德吉.试论高中数学解题中运用构造法的措施[J].西藏科技,2015,03.

[责任编辑:杨惠民]

G632

A

1008-0333(2017)30-0031-02

2017-07-01

孙志军(1982.2-),男,一级教师,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分组习题分层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分组搭配
雨林的分层
怎么分组
有趣的分层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