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慧博,刘卫华
某远离体系医院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急诊住院情况调查
叶慧博,刘卫华
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急诊住院;调查
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已经占总人口数的8.87%,慢性病患病率达42.5%~51.0%,为一般人群的2.5~3.0倍。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已进入“两高期”,老干部年龄大,大多患有老年病,常因不同原因(诱因)急性发病。由于干休所门诊部医师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1],因而熟练掌握急救技能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调查了2003年1月—2015年12月某远离体系医院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的急诊住院情况,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15年12月某远离体系医院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急诊住院治疗共143例,均为男性;年龄74~90岁,平均81.75岁;住院 1~191 d,平均住院 16.35 d。
1.2 方法 查阅2003年1月—2015年12月干休所门诊部的住院登记本、值班日志本和急诊危重病员抢救登记本等。急诊入住医院分地方医院和体系医院两类,统计发病原因(诱因)和住院科室。
2.1 急诊住院的发病原因 (诱因) 可干预因素中依次为感染、劳累、情绪波动、受凉和饮食不当,共99例,占69.23%;较少的有活动不当、护理不当、外伤和治疗不当,共9例,占6.29%;其他35例,占24.48%(表1)。
表1 2003年—2015年某远离体系医院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急诊住院发病原因(诱因)
2.2 急诊住院科室 依次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共128例,占89.51%;较少的科室有普外科、泌尿内科、泌尿外科、骨科和血液内科,共15例,占10.49%(表2)。
干休所日常医疗工作有急救技能、疾病诊治、服务意识、人文关怀、健康宣教、心理咨询,而院前急救已经成为干休所门诊部常态化重要工作。该调查表明,诱发急诊原因较多,可干预因素占75.52%,较多的有感染、劳累、情绪波动、受凉和饮食不当。老年人多数听力下降、反应迟钝、行动迟缓和言语表达不清,需要子女或保姆24 h陪伴。要提高老干部和家属、保姆等家庭成员急救意识,让老干部本人清楚自己的健康状况,降低各种诱发因素。干休所医务人员要全面了解熟悉保健对象健康状况,把病情有变化的保健对象的病情及治疗情况进行每日交接,特别是近期病情和治疗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做到在急诊抢救时有的放矢。对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易发生高危急诊的患者,每人配备急救小药盒,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睡眠时间置于床头,便于自救和他救。门诊和值班室设急救终端,显示老干部姓名、单元门牌号、家庭电话,急救药品器材固定放置,定期组织急救演练、考核,医护配合熟练,程序规范,提高急救效率。2014年以来,笔者根据老干部离休前从事医疗和非医疗工作、同一老单位、相同爱好及居住楼层较近等情况,把2至3户老干部相互结成医疗保健对子,让老干部现身说法,用自身体会,来提高他人的保健常识依从度。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使老干部了解掌握准确的生活方式,起居有常,合理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遇突发意外处变不惊,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等基础疾病,从而减少急诊发生率。
该调查显示,急诊住院排在前四位的科室为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占89.51%,同其他文献相同。这些急症往往发病急,病情重,而且易夜间发病,有时候症状不典型,或者轻微不适易掩盖实际病情,所以要求干休所医务人员多熟悉心脑、呼吸及消化等系统急诊的抢救流程,提高急诊处置成功率。同时,要根据老年人特点,重视老年人发生的少见、不典型急诊疾病临床表现。该调查中,出现腹痛型过敏性紫癜、以精神不佳为首发表现的肺炎急诊各有1例,均在医师巡诊时及时发现,后送体系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恢复良好。
表2 2003年—2015年某远离体系医院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急诊住院科室
总之,干休所门诊部平时要多采取措施,对老干部加强宣传教育,进行急救技能训练,规范抢救程序,提高急救率。
[1]李淑辉.干休所离休老干部院前急救现状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20.
R197.7
C
10.14172/j.issn1671-4008.2017.09.037
265200山东莱阳,解放军72433部队莱阳第二干休所门诊部(叶慧博,刘卫华)
[2017-01-05 收稿,2017-02-03 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