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 涛 图:本刊资料库
内地艺术品市场“慢牛”走出胶着
文:季 涛 图:本刊资料库
回顾2017年上半年,内地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涨跌互现,业界看法褒贬不一、分歧明显。从2017年春拍来看,市场延续了最近几年的“慢牛”行情。未来的市场趋势将如何?走出当前胶着状态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自从2011年秋拍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出现调整迹象以来,已经历了五年多的时间,期待中的市场高峰依然没有到来,市场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改变着。2015年,艺术品市场遭遇到了寒冬,市场触底迹象明显;而自2016年开始,市场似乎开始沿着一条慢牛的爬升通道逐渐走向复苏,市场在用与以往不同的方式调整和上涨着。
通过比较2017年内地春季拍卖与2016年以及2010年春拍的成交状况,也许可以一窥艺术品市场的调整特征。
笔者选择内地较大的12家拍卖企业:京城的嘉德、保利、匡时等七家,上海两家、杭州一家、广州两家。12家拍企今年春拍总成交额环比其2016年秋拍下降了1.61%,上拍量增长了5.16%,总成交率减少了1.79%,过亿元拍品多了1件;其今春业绩同比2016年春拍总成交额也下降了2.76%,上拍量略有减少,总成交率也略低一些,过亿元拍品多了3件(详见表1)。
(左图)方力钧重要代表作品《2010-2011》。巨幅背景上是一个巨大的蓝色漩涡,汹涌的海水和四溅的浪花充斥着整个画面,而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漩涡中心,漂浮簇拥着一群色彩艳丽的动物和儿童。
(下图)保利2017年春拍现场
从今春拍卖会数量来看,据统计,内地共有131家拍卖行举办了春拍(其中北京有47家),同比去年举行春拍的109家(北京34家)增长了20.18%(北京增长了38.23%)。其中有些拍卖行是歇业后恢复拍卖的,一些是新成立的拍卖企业;而市场最好时的2011年举办春拍的拍卖行有159家(北京65家),今年春季同比减少了17.61%(北京减少27.69%)。
笔者选择了内地成交较好的9家拍卖公司(市场总占有率约70%),将其2017年春拍的成交数据与十分相近的2010年的春拍数据进行了比较(详见表2)。
比较的结果:2017年春拍比2010年春拍多上拍了14%的拍品,多了2件过亿拍品,但成交总额少了1.93%,总成交率下降了7.79%,上拍与成交的单位拍品平均成交额都有所下降。
经过上述比较,可见2017春季拍卖反映出的市场状况。
上拍拍品数量增加,成交率减少,成交额有所减少,但过亿拍品数量却增加了。说明市场资金不缺少流动性,而买家对于拍品越来越挑剔,普通拍品成交情况在下降,普货价格仍没有恢复到2010年的高度,而精品、生货受到追捧,尤其在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古籍善本、佛像、碑帖等领域的精品价格甚至已经创出新高。
高价值精品愈加重要。哪家企业拿到了高价值精品,哪家的业绩就会明显增加,高价值精品在拍卖成交中的权重越来越明显。拍企品牌、专业水准在拍品征集中显得更加重要。普货拍品的数量对各拍卖行的影响似乎不大,上拍过多普货反而会压低市场成交率。
拍卖企业粗放式经营面临挑战。精准投放、提高效率的专业化运作模式未来会更受青睐。同时参与经营的拍卖行数量逐渐增加。2015年春拍开始的市场骤冷导致中小拍卖行经营出现明显滑坡之后,大量中小拍卖行慢慢以歇业、转业或停业的方式退出了市场;2017年春拍举办拍卖会的企业明显有所增多。由此反映出市场信心在不断增加。
(表1)内地12家拍卖企业2017春、2016成交情况对比表
(表2)内地9家拍卖企业2017春、2010春成交情况对比表
白石诗意图启功1947年创作绢本直径19cm估价RMB 30万-40万匡时2017年春拍
中国艺术品市场重回“世界第一”
据法国Artprice发布报告称,2016年,中国重新回到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占世界市场总成交额的38%。自从2010年中国占据成交第一的宝座后,在这一位置上待了5年,2015年又输给了美国,排在第二位。
虽然中国已经有6年位于世界市场第一的位置,但中国艺术品市场仍然在许多方面不如欧美市场,这个“第一”是不完整的。
中国内地市场的拍卖品种单一。拍卖品基本围绕着中国古代与现当代的艺术品与工艺品,几乎没有其他国家的艺术品。而欧美国家的拍卖市场上,覆盖几乎世界各国的艺术品与工艺品。中国拍卖市场显得狭窄、单一。
中国拍卖市场的拍品货源渠道少,买家覆盖面以及拍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都比较小,主要在华人所在的范围内。因此,虽然成交额第一,但市场的深度与广度还远远没有达到第一的位置,中国艺术品市场真正拓展到国际化还有待时日。
中国拍卖市场的数据“水分”大,一直遭到内外各界的质疑。由于中国艺术品的市场诚信度不足,市场赝品比例高,“假拍”与买受人违约拒付,也使得成交额“含水量”过大。数据的虚假与不实成为制约艺术品拍卖行业健康发展并走向国际化的隐患。近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范程度有所改进,“水分”有所减少,但距离国际水准依然有差距。
中国的《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对境外拍卖公司的“限入”,客观上给了中国内地的拍卖公司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但也使得内地拍卖行缺少了按国际标准规范发展的压力和动力。
“慢牛”市场也许会成为最近几年内地艺术品市场的标志行情。原因不在于买家资金短缺,而在于投资理念向收藏理念的转变以及精品意识的不断强化。拍卖场上的精品不断高价拍出,然后更会藏于“深闺”难以再现,“征集难”必将成为市场的常态;“僧多粥少”又必将推高艺术精品的价格;过高的价格必然会引起买家的“恐高”,随之而来的是相邻“价格洼地”板块精品的价格上涨;因此而形成市场不同品种板块的轮动上涨。近几年,古代书画、佛像、古籍善本和碑帖等古代品种的轮番上涨说明了这一点。
内地艺术品市场曾在2003-2005年间,2009-2011年间出现过“爆发式”的上涨。那么,下一次“爆发”将会出现在什么时候?笔者以为,市场持续轮动、精品受到追捧、价格不断推高的结果,必然会拉大精品与普品间的价格差距;而普品的数量和价格总量都在市场上占有绝对权重,价差过大时,买家必然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和关注艺术普品;而当普品普遍“补涨”时,市场的“爆发点”就来到了!
(左图)罗尔纯 躺姿的女人体图录号:2697材质:布面油画尺寸:80cm×70cm成交价:RMB:63.25万
(右图)北京匡时2017春“ 踏浪彼岸—中国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场”现场
新买家不断进入的事实和业界日趋成熟的收藏意识,以及人们对于艺术品真品的追捧,拍卖行将如何应对?首先,企业对于拍品的学术挖掘和研究水平要不断强化,找出拍卖品的内涵价值和流传证据以提供给客户;第二,拍卖行要强化品牌意识。多年来,“假拍”、“拍假”、炒作的负面新闻影响了拍卖行业的整体形象,一次次短视的违规操作会伤及企业品牌,而这种伤害往往是长期的,难以挽回的。面对市场的挑剔,拍卖行业的集中度必然进一步提高,货源,尤其那些精品、真品、“生货”,必然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家拍卖行身上。因此,拍卖行的市场竞争必然由过去粗放型的“知名度效应”逐步过渡到对于企业美誉度、信誉度的寻求。
文物艺术品拍卖的金融化运作难以规模化。理由有三点:其一,文物艺术品具有的孤品特性,同时,文物艺术品的交易数量有限,但品种却十分广泛,因此金融机构需要具有各类鉴定、评估专家,这给金融运作带来附加的负担与时间和资金上的成本;其二,内地一年中几百家企业的拍卖交易量才几百亿元,多数拍卖品的单价在10万元以下,标的数量少,价值通常较低。因而,对文物艺术品实行抵押贷款、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手段运作程序繁琐,成本较高,与土地、房产、股权等大宗项目相比,往往不会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和欢迎;其三,由于文物艺术品真伪判定上的相对性,鉴定、评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歧,很难找到“一锤定音”的裁决者,这一不确定性与金融机构精确量化的操作方式相冲突。为避免经营风险,金融机构就必须找到有实力的鉴定评估机构或拍卖行来分担风险。这也势必使得艺术品金融运作的规模和效率受到限制。
互联网拍卖艺术品能否会取代传统市场?目前在内地,网拍多用于经营那些真假容易判断、价格不高(几万元以下)的艺术品。对于价格较高,鉴定难度很大,需要上手看货的文物艺术品或工艺品,网拍则有一定难度,主要障碍在于社会诚信度不足和网拍企业品牌不强。当网络拍卖艺术品能够解决预展看货、物流邮寄的难题,当网络拍卖公司的品牌足够强悍时,互联网才能承担起高价值文物艺术品拍卖的责任。
(编辑/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