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中国技工!

2017-11-23 10:43王娇萍
中国工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高技能技工

■王娇萍

厉害了,我的中国技工!

■王娇萍

52名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中国技工,在落幕不久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共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中国队位列金牌榜首位。这也是中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

“当主办方依次宣布52个比赛项目的获奖情况时,‘CHINA’在会场频频叫响,身披国旗的中国选手登台领奖,观众们激动地挥舞五星红旗,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响彻全场。”媒体的报道,让人顿生自豪:厉害了,我的中国技工!

不过,在为这群年轻人打call之余,如果冷静地加以审视,不难发现,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素质结构上,中国技工距真正的“厉害”还差得远。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但全国高级技工缺口仍近1000万人,高级技工占技工的比例仅为25%,而诸如德国、日本等工业强国,这一比例都在40%甚至50%以上。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水平不高,导致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当于美国的7.4%。这也是我国工业制造“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所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曾在一份有关制造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直陈:要在2025年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要有三个人才方面军,一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二是极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三是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的产业工人大军,而第三支队伍恰恰是实现制造强国的最主要的短板。

事实上,不仅仅中国面临这样的短板。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技能型工人缺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指出,制造业将成为全球经济领域受技能人才缺口影响最为严重的领域,到2020年全球高科技产业将面临4000万技能人才缺口。显然,高技能人才已成国家竞争力的一大要素。

对个人而言,技能也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尤其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拥有一技之长,就有望在职场上胜出成为佼佼者。以下两组数据便是生动而有力的印证:一是相关机构预测,中国目前55%~77%的就业,未来会由于技能含量低而被取代;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技工院校累计向社会输送532万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明显高于91%左右的大学生就业率。

所幸的是, 加快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已成广泛共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等,都在顶层设计上对加强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部署规划、明确政策措施,以往困扰技能人才成长的职业发展通道不畅、经济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正逐渐得以解决,发展环境和社会认可度有效改善。

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上,2280名代表中,工人党员代表198名,占8.7%,比十八大增加29名,提高1.3个百分点;此外,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代表283名,占12.4%。更令人振奋的是,十九大报告不仅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还要求“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而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第六场集体采访活动中,加强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呼声叫响会场内外。

技能人才的春天正在到来!不过,新科技革命、新就业形态要求塑造新型劳动者,不仅对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今天的技能人才内涵更丰富,其职业能力已远远不限于“一招鲜”。中国技工的培养,不仅需要解决数量短缺问题,还需适应新技术发展优化素质结构,因此,这必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亟需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统筹推进。

从此次参赛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奖牌榜名单看,获奖者大多是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还包括国企职工等,如果有一天,随便一家中小企业都能涌现出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中国技工才是真正厉害了!好在建设一支高技能人才领衔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号角已经吹响,这样的日子应该快了。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高技能技工
宜兴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班2022年第二期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推进五星班组建设,培育核电建设产业工人
从技工到英雄
盐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高技能人才工作实践与探索
浅议石油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技工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