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闫群力(北京西城)
反腐治本不能“纸上谈兵”
文_闫群力(北京西城)
近来社会上某些自称或被称为制度反腐的专家们,打着为十九大献礼营造祥和气氛的旗号,又开始活跃于网络连线、在线访谈和报纸媒体,又开始预测反腐未来、趋向走势或发展模式,忽悠“拐点”到了、“折点”来了、“转折点”有了。即早应由办案转为预防、由反腐转为防腐、由治标转为治本、由权力反腐转为制度反腐,等等。
从表面看他们所言没有什么大错或不错。反腐抓预防、抓治本、抓根本绝对没有错,但决不能纸上谈兵。建制度但不是万能化,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搞治本但不要表面化。反腐正风肃纪守规必须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小事抓起,从每个小问题管起。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贪大求全、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寄期望于一网打尽腐败分子,认为出台了字面制度就万事大吉。
何谓“治本”?长期以来不少人将制度建设视为“本”,而不将思想建设看作“本”。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两者都是“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就是“治本”之论。
过去也常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有的地方思想建设这一手“宽松软”甚至忽视、丢掉或放弃了。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017年1 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标本兼治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一贯要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要坚持治标不松劲,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标本兼治,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踩着不变步伐,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从“当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到“标本兼治”,早已明确了反腐败斗争方法和步骤的时间表、路线图。
治标是为了治本,治本也离不开治标,治本才能巩固治标的成效。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再三强调标本兼治,即坚持治标不松劲,又注重强化治本之策。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一柔一刚,相得益彰,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
管党治党宽松软是多年形成的,走向严紧硬也绝非一日之功。如果我们不痛下决心,不花真功夫,不持久坚持下去,腐败分子不会自我暴露,腐败问题也不会自消自灭。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是怕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还是怕得罪十三亿人民?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账!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
中央要求各级干部不做“太平官”,中央领导层首先不做“太平官”。对腐败分子,我们决不能放过去,放过他们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对党不负责任!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宣示,无比清晰地显示出毅然决然的使命担当。2017年1月6日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作出最新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反腐败斗争之所以能够形成压倒性态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反腐败得人心、顺民意,是民心所向,就在于人民群众为反腐败提供了最深厚、最强大、最坚决的支持力量。
当前,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三个永远在路上”,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再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释放出强烈信号,告诫全党务必“警醒”!“警惕”!特别是面对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腐败现象和“四风”的新形式、新动向、新表现,必须树立新思维、新理念,不断采取新招数、新套路。创新方式、改进打法,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
只有把党建设好,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趋向新的胜利。
(作者系中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监察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