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难攻坚三十六计
【发布者】河北省委组织部
【亮点】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
【举措】
河北省个体私营企业党委针对贫困村有帮扶需求但联系不上帮扶企业,帮扶企业有参与热情但又不掌握贫困村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缺少对接平台的实际问题,多次邀请驻村工作组、机关处室(单位)以及19家非公企业,共同建立对接工作机制。
实施党建扶贫。针对支部开会无人无场地的问题,驻村工作组实施了村党员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河北鑫科集团、完美公司河北分公司等积极捐款参与,帮助修建了“两室”阵地,配备了会议桌椅、电脑等硬件设施,建设了功能齐全的村党员活动中心。
实施产业扶贫。河北天山集团、河北养元智汇饮品等非公企业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拨出帮扶资金投入合作社让农民有股金,租用合作社土地让农民有租金,吸纳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让他们有薪金,使贫困村民成为“三金”农民。
实施教育扶贫。为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免费接受中高等教育,获得就业机会,进而带动整个家庭脱贫,石家庄广通中专学校党支部接收了2名贫困村学生,10多名党员教师主动分担了2名学生近4万元学费,学生毕业后帮助其择业就业,解决了贫困家庭因学返贫的问题。
实施医药扶贫。河北省儿童医院外科党总支组织7名党员医生到帮扶村开展义诊活动,为40多名儿童和老人诊病、开药。石药集团积极对接驻村工作组,为尹家庄村的贫困户送去了价值5.2万元的“小药箱”,避免了村民因病返贫。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河北新世纪药业、河北博特鞋业等非公企业积极投身帮扶村的硬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出资支援垃圾清理、污水疏通、花草种植等活动。
关爱特殊困难群体。河北山河通信有限公司党支部响应倡议,依托新款手机首发活动,组织了面向退伍军人的“心系天下、情系老兵”公益捐助活动,为9户退伍军人贫困家庭各捐助500元现金以及生活用品,并表示为退伍老兵及其子女提供就业岗位。
【发布者】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非公党工委
【亮点】园区党建突出“四个抓手”
【举措】
近年来,荔浦县非公党工委结合自身实际,突出“覆盖为先,服务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园区党建上新台阶。
抓组建,把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作为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依托龙头企业成立行业党委或联合党组织,发挥其横到边、纵到底的“兜底”作用,将园区内各类企业全部纳入组建范围。二是对新入园企业党建工作落实“三个同步”,做到企业引进与党建宣传同步,企业员工招聘与党员登记同步,企业落地与党组织建立同步。
严管理,助推园区企业健康发展。建立“领导联系指导、部门挂点联系、指导员蹲点落实”的分类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园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由县非公党工委牵头,工信局、园区党工委等部门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园区企业党建工作。
重服务,促进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针对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县委以园区党工委牵头,整合各方面力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园区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十大活动”进企业、企业组团对外招商融资等活动。通过整合衣架、食品、电商、旅游等主导产业,根据企业之间行业相近、规模相当、技术互补的特点,引导成立行业协会及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强保障,完善党建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稳定的非公企业党建经费来源渠道。从201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每年按县财政工资发放总额的0.5%安排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并从政府对非公企业的各类奖励中提取10%以及企业利润中提取0.5%投入党建工作。2015年,县委出台文件,明确提出县财政按党员人均100元/年下拨党组织活动经费,按1000元/年标准落实党组织书记津贴,按2000元/个标准落实党组织组建工作经费,按5万元/个标准落实市级高标准党建示范点创建经费。
【发布者】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委组织部
【亮点】用红色文化塑造企业文化
【举措】
用红色思想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文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塑造企业精神文化的理论指引,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作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思想精髓,把延安精神作为企业精神的原动力,让“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高举党旗、圆梦企业”“秉承党的政策,服务经济发展”“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这些醒目的语言成为塑造企业精神文化的鲜明主题。
用红色组织文化构建企业治理文化。把党的组织优势植入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填补了企业文化关于组织文化的空白,改善了非公企业家族式管理治理结构。人事上推行交叉任职,把企业党组织、纪检组织、群团组织人员与企业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人员在组织体系上实行交叉,确保党的工作与企业经营同部署;决策模式上推行民主集中制,企业重大决策必须上党委会进行把关研究,有效解决了非公企业家长制决策弊端。
用红色作风文化拓展企业行为文化。适时把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拓展到企业行为文化中,提升了企业行为文化的活力与实效。如延安合力集团老总对“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企业的渗透给予高度赞赏,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把企业以前看不到的问题全部抖落出来,极大增强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用红色纪检文化护航企业制度文化。在宝塔区,党员达到7人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部设立纪检委员,成立企业党委的龙飞集团、治平集团、延百集团全部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在确立企业制度文化时,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作为构建企业廉政文化的主题进行专题塑造,让“红领纪检”成为护航企业制度落实的利剑,让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在企业成为风尚。
用红色旗帜顶起企业个性文化品牌。在凝炼企业文化过程中,宝塔区全面尊重行业特性需要与企业个性需求,坚持一个企业一个品牌,反复与企业负责人、骨干职工进行座谈讨论。目前,已形成延百集团“六凝聚”党建模式与“雁”文化、龙飞集团“一二三四五六”党建模式与“八勤”文化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品牌。
【发布者】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委组织部
【亮点】构建“一会一站一课一室”商圈楼宇党建新模式
【举措】
近年来,桐乡市坚持“支部建在楼上、党建落在实处”理念,在全市已入驻的45.3万平方米商务楼宇、918家市场主体、591家两新组织中,全面推行“一会一站一课一室”模式,深入实施“红色纽带”工程,扎实推进商圈楼宇党建工作。
建立党建联席会,激发组织活力。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全面摸清商圈楼宇党组织和党员底数,通过单独建、挂靠建、联合建等形式,建立40余个商圈楼宇党组织,共管党员500余名。在此基础上,首创党建联系会制度,在商会大厦试点建立由商圈楼宇党组织、群团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等10家单位组成的商圈楼宇党建联席会。
成立党群服务站,发挥实质作用。在体量较大、人员较多、党员集中的商圈楼宇中,依托物业公司、单建党组织、驻区单位、属地社区等,建立党群服务站(中心),加强与商圈楼宇内两新组织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入驻两新组织党组织、在册党员、流动党员等信息库,开展政策咨询、事务代办、组织关系接转、文体娱乐、组织孵化等服务。实施“红色纽带”工程,举办“党建邻里节”,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辟党员责任区、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等。
开设楼宇课堂,深化学习教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整合驻区机关(部门)单位、属地管理方、共建社区等资源,紧贴党员、白领“需求点”“兴趣点”,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创新开设“楼宇课堂”,保障楼宇党员至少每月参加一次集中学习。同时建立课程、师资库,通过微信、微博等及时发布各类课堂信息、学习成果。
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助力区域和谐。在商会大厦成立楼宇“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建立常态活动、诉求登记、限时办结、定期回访、结果公示制度,楼宇内6名市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开展驻室接待、走访服务、调研视察等活动,倾听楼宇党员、企业主、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解决楼宇职工群众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