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脱贫攻坚一刻不能懈怠
——三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的重要讲话精神
本刊评论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贵州的重大机遇。这个新时代,是贵州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时代。
贵州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一天也不能耽误,一刻也不能懈怠。贵州脱贫攻坚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强调,当下正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决战期、关键期,不层层压实责任,如期完成任务,就算“提头来见”,也愧对中央、愧对人民。
“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中之重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贵州向党中央、向习近平总书记立下的军令状,不讲条件、没有退路。
我们必须更加坚定: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必须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六个精准”要求,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扎扎实实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贵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体现,如何在中央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争取更多支持,补短板、强弱项,彻底战胜贫困,这是考验,更是责任。贫困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发展是最大的扶贫。我们必须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足用好中央扶贫政策,把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幅增加扶贫投入,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破除思想贫困、在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战略使命中探索和积累经验;带领干部群众谋事创业,把“沉睡”资源加快唤醒。
“打赢‘四场硬仗’,全面小康胜券在握。”我们要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形成最强火力,打好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这“四场硬仗”,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三变”改革和“塘约经验”。要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发展。确保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确保如期脱贫,力争冲刺在前。
从现在起到2020年,只有三年多的时间。发起总攻在此一举。我们决不能犹豫、决不能懈怠,要苦干实干加油干,靠作风吃饭、拿数据说话,接受脱贫攻坚“大锻造”,做好脱贫攻坚“必答题”。
(执笔:顾海凇 责任编辑 / 邓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