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陷阱谁之过
猴年春节回老家过年,碰到一脸乌云的乡下表哥。几番询问,得知其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次滑铁卢。表哥在县城经营商品批发,几年拼搏下来,积累了不少资本。去年,他与许多人一样,也经不起诱惑,挤入了民间融资渠道,企图借此收获比银行更高的借贷利息。凭着表哥良好的信誉,不少亲戚朋友还都借他之力一起投资。谁知到了八月份,风云突变,那家所谓的P2P公司资金链断裂,不仅无力偿还利息,连本金都无法拿回。这年,表哥肯定是过不好了,一生的积累没了,本想留给大学快毕业的儿子买房的钱没了,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一班亲朋好友,一向忠厚寡言的表哥,也慢慢出现了一些戾气。
我且由此联想起2015年的一系列投资“沦陷”事件: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以及民间借贷网络化后所形成的P2P庞氏骗局。有多少人从小康之家一夜间变成赤贫如洗;有多少人从稍有积蓄变得负债累累;有多少人被打趴下,趴在那里至今没起来,或许再也起不来。据我所知,光e租宝就非法集资五百多亿,涉及投资人九十多万,还有多少线上的、线下的,大型的、中小型的,城市的、乡镇的,各种名义的、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平台,还有多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深陷其中而损失惨重。这些人,都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逐步培养起来的中产阶层,而只用了一年多时间,一大批中产就这样灰飞烟灭了,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
也许你可以说这只能怪他们自己,被利益驱使而罔顾风险。但对任何一名享受到国家改革红利的老百姓来说,想通过各种理财手段来使自己的生活更趋小康,这无可非议,问题是有没有给予他们一些健康的投资方式,或者说他们的有益投资有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无疑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各种损失,其中最大的损失就是中产阶层的退化与消失。一个健康稳定而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其所依托的中坚力量无疑就是庞大的中产阶层。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还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少不了一支稳定的中产队伍在持续发挥作用。而中产一旦被挤压,最直接的后遗症便是降低社会经济的抗击打能力,使整个经济体系变得更脆弱,而更为严重的是会使经济体系变得畸形,使百姓对发展失去信心。
如何健全金融体系,培育中产阶层,经济学家们有着各种专业论断,而从一个比较朴实的角度看,关键是要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安全感,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投资渠道和保障体制。当你身无分文时,你可以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闯出一片天地,而不是无所适从;当你腰缠万贯时,你可以坚信只要自己奉公守法,就不用担心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当你投资时,你可以坚信有着坚强的制度保障,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忽悠、诈骗和欺壓。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考量各方改革的方向,调整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以及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优化、健全、稳定各方的运作体系,让政府给人民以信心,让市场给人民以希望,让社会给人民以保障,而这才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亟须解决的问题。
改革进入深水区,就是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改革和改革的各方面,金融不仅是金融,同时也是民生,更是政治,只有把这个深水区趟好了,“表哥”们才能安心地过个好年。
亲民与作秀
如今一些官员流行“亲民”。毋庸置疑,亲民的实质即是为民做事,其落脚点就是社会基层。老百姓可不爱看那种舞台表现,也不喜欢“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站在传统的角度讲,中国的老百姓就喜欢实在,倾心实惠,中意朴实,推崇厚实。他们不仅要听干部说得怎样,更要看你做得如何。花拳绣腿不爱看,文过饰非看不惯。
“亲民”意识,在中国由来已久。“四书”中之《大学》的第一段话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楚大夫屈原做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唐诗人白居易则为饥寒中挣扎的百姓而愧疚:“念彼深自愧,自问是何人!”据传他在杭州为官时,见水患频发,就竭尽全力搞了修堤工程。离去时百姓夹道欢送,白居易只是平和地以诗作答:“唯留一湖水,与汝渡凶年。”封建社会的这种亲民之举,你也可以说是为了稳固统治阶级的政权什么的,但站在官员本身的角度讲,实是一种做人的良心所致。
自然,今之亲民,就是要以自己扎实的工作去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一个好官员,一名好干部,仅仅不贪不占是不够的,“两袖清风”却是“一事无成”,这样的行为标准显然是偏低的。真正的亲民者,无疑是全身心地为民众的幸福美满建功立业,竭尽全力地为改革发展去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这样的干部在个人利益上想得很少,在为人民奉献上则付出甚多。
但现实中仍然有些官员,看似亲民,实属作秀。总是承诺不少,实效不多,即使略有实效,其出发点也仅是做给上面看的。他们的一举一动,总是让老百姓有一种吃了“空心汤圆”的感觉,很不爽心。这些善于作秀者,注重的只是自己的名利,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得失,盘算的是仕途的升迁,规划的是亲友的利益。他们好出风头,爱玩花头,喜赶浪头,时常为了自己政绩的一个鸡蛋,而不惜拆毁公家一幢“楼房”。如此做秀,近乎作恶与作孽,实在令人作呕!这样的干部和做派与亲民为民相去甚远,因此难免会被老百姓嗤之以鼻,弃之如敝履。是把群眾路线落实到行动上面,还是停留在嘴巴上,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是不是做秀,老百姓一看就知道。”
亲民,就要爱民、敬民,更要为民。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汲取群众的营养和草根的智慧,进而增朝气、添底气、具灵气,彻底去掉我们身上的“官气”,从而找出人民群众真正的民心民意所在,使我们的工作如实地反映群众意愿,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听民声,不仅要认真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还要能够听得进群众的“牢骚话”和“刺耳话”,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察民情,就要眼睛向下,多看“群众脸色”,仔细体察群众的情绪。总之,一切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上想问题,讲出群众所想的,干出群众所盼的,纠正群众所怨的。做到不作秀,不作弊,远离作孽与作恶。不以“施舍者”自榜,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履行好“公仆”的权利与义务。
前进中的中华民族杜绝平庸虚伪,需要真抓实干。要做到实实在在的亲民,就是要顺应民心,重视民意,将“民众是否快乐”作为工作的标准,就要努力听民声、维民权、解民难。多听民声,便于早发现问题;多听民声,利于早解决矛盾。这就要求手握权力的干部,全面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畅通便民诉求的“绿色通道”。只有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才能真正确保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
痛与通
中医有曰: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倘若将此话延伸开来,我倒觉得这世上最难通的,恐怕就是政令吧。
政令不畅通,亦即上行下不效。如上有要求,下不执行;上有命令,下不服从;上有指示,下不落实。而其具体表现则是阳奉阴违与见机行事相结合,你若来真动硬,他便俯首谄媚;你若风吹杨柳,他便恣意横行。颇有“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的战术。只打自己的小算盘,只算自己的小九九。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有些个领导干部也确实聪明,不管上面出什么政策,总能找到应对的办法。即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随着监督手段的不断加强,应对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换花样。他们求稳,手段更高明、更隐蔽、更不易被发现;求小,即便是被发现了,也动不了筋骨,无伤大雅;求通,搞土政策,打擦边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总能找出一大堆理由来遮掩、来推卸。“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执行中央精神”“结合本地特色,让上级精神落地”“因地制宜,尊重基层创新发展”等,在这些借口下搞变通,钻空子,塞进地方主义、本位主义的私货,利用政策执行和政策检查中的不完善之处,使不执行政令有了“合法性”。
造成政令不暢通,其原因无非就是利益。当地方政府利益与中央利益有冲突时,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冲突时,有利于地区、单位的内容就落实、照办;维护整体利益、要求做出某些牺牲的内容就搁置、舍弃,使政令变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精神实质。于是,执行上级的政策就变成了一个虚假的形式和过程,通常是新瓶装旧酒,管你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
说到底,这是自由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有甚者,还觉得自己处处比中央聪明。在他们眼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都是可以锁进抽屉里的。做,或者不做,他们都有办法做到“依法依规”。更要命的是,这些干部在不把中央和上级要求当回事的同时,却又在自己的领域制造出特有的“政治纪律”,于是违反上级要求没人管没人问,违反了他们的要求就要被砸饭碗,甚至是死无葬身之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就揣着“这里是老子的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一切,无疑是政令不畅的梗阻所在。
不通之痛,如何解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不行。若以西医治之,当全面检查身体各项指标:政策的出台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成为个别部门利益的收纳盒,是否便于下级或者基层的操作与落实;权力的分配、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否完善,集权与分权是否有利于政策的落实;信息的传达与共享是否到位;班子配备、干部素养,特别是一把手的政治觉悟是否达到要求,有没有过于重能轻德,弱化了干部“三观”这个总开关等。然后再分而治之,该手术的手术、该切除的切除、该化疗的化疗,力求药到病除。
若以中医疗之,当以气养身。下令者和执行者的目标要一致,都是为民族的发展,为人民的福祉,而不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级利益,只要保证政令本身代表了民众利益,而执行者亦是真心用这些政策为民众谋福利,则打通了任督二脉,其他一切问题,都一通了之。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如果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政令不通,难达人和,损害的是中央权威、人民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大计也就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了。
玩“飘”者戒
年轻人的街舞中有一种形式称为“飘浮”,其步轻盈,飘然如行走云端,给人以空灵之感。而在时下官场,也有一种作风叫“飘浮”,玩的却是另类的腐败艺术,让老百姓很是厌烦。俗话说,官员的档案在百姓心中。老百姓最忌恨说话轻飘飘,办事风飘飘,做了一丁点事就飘飘然的人。
史上因做事飘浮而误大事者多矣。战国有赵括者,不求实干,却崇尚理论至上,只把纸上文章做得花哨,结果长平一战,兵败如山倒,强盛的赵国也因此踏上了下坡路,同时中华词典上也就多了一条“纸上谈兵”的成语。三国的马谡也是以飘出名,底气不够信心超然,仅凭良好的自我感觉为人做事,结果要隘失守,将蜀国拖入了被动,也丢掉了自己的脑袋,同时中国的戏剧史上也多了一出百看不厌的《失街亭》的经典曲目。
回头再看如今的官场,飘浮者仍不在少数,而且飘得更为华丽与醒目。所谓官僚主义也好,形式主义也罢,都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官员权力攥得很紧,责任推得很远。他们下基层进村不入户,隔着汽车玻璃看,等着材料送上来。还有的喜欢争名,不爱实干,常常是当着人前拍胸脯,事后总是掸屁股。这些人总是把功劳归于自己,将不足推给别人,谈思路头头是道,落实工作却是躲得远远,正所谓措施一条条,豪言一串串,官话一套套,到头来全是图门面装装样子而已。所有这些“飘技”,说到底就是耍小聪明,花样再多,却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无求真务实之心,仅靠哗众取宠取胜。因此说他们是“飘官”,一点也不为过。
这些玩飘者似乎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怕苦怕累,心态浮躁。他们忘记了认识来自实践的道理,以致工作作风出了偏差,在思想作风上他们又忘了群众是老师,实践是课堂,所以工作上就成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漂浮,无疑是求真务实的大敌,是奋发进取的路障。其华而不实的做法,显然是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背道而驰。我们要戒轻飘,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不能光谈不做,不能崇尚空谈。对于有的人急于出名挂号,不是扎扎实实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搞一些形式主义的行为,我们就要有措施治之,决不能给那些整天飘飘荡荡、不干实事、搞“花架子”的人以任何好处。不然,一些人就自以為得计,“飘”得更高更远。作为领导干部来说,应该视“飘浮”为耻,崇尚实干,真抓实干,这才是良好精神状态的落脚点。如果只重“唱功”,不屑“做功”,不思作为,总爱作秀,只图表面,不求内质,干工作摇摇摆摆,做事情飘飘荡荡,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样的“飘浮”者,如果委以重任,就难免会像赵括或马谡之流,误了我们国家的大事、要事。
作者简介:赵青云,浙江温州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浙江分院副院长,《半月谈》专栏作家。出版杂文集《清风云语》、学术著作《卡尔·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探要》《赵青云书法作品集》,编著《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画册》《走向新世纪现代企业党组织》《温州港发展战略研究》《瓯迹》《瓯馐》等。杂文荣获第一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金奖、浙江省第一届鲁迅杂文奖金奖、全国“克服‘四风 ”征文活动大奖赛特等奖,“云澜湾杯”全国第四届鲁迅杂文大奖赛特等奖。
内刊选粹责任编辑 韦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