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

2017-11-22 09:03彭淼钟瑞洁张胜利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6期
关键词:培养质量职业能力教育

彭淼+钟瑞洁+张胜利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如何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文通过对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办学理念等问题提出了可行性意见,旨在保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6-0160-03

Exploration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Peng Miao et al.

(Hunan Agriculr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graduate student recruit students,how to cultivate comprehensive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ability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education.In this article,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in view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problems such as resource allocation,the school-running idea,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aims to guarantee a 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Key words:Professional ability;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Educations;Training quality

伴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市场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样化、专业化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我国高校教育重心也从培育学术型人才转向培育应用型人才。2009年,教育部决定招收全日制培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2013年颁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经济建设新时代,探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打造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符合社会需求为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职业能力培养

1.1 职业能力的定义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进行吸收融合而形成的能力,主要包含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生涯管理能力3个方面基本要素。相较学术型学位,专业学位是指与行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形成有机联系,紧跟社会行业需求,以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为培养目标和衡量标准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侧重社会实践下对于专业知识的运用掌握,强调了专业与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2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 相较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立是为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具有职业性。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操作中,有较强的动手实践、技术革新、处理问题等能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增强职业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既是专业素养表现,也是人际交往、创新研发、自我成长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在拥有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有创造性的实现自身价值。例如,从事相关工作的特色研究;新技术的创新、开发研究新产品等。让所教育的研究生具备综合性职场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1.3 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1.3.1 逐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现今,我国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其培养模式的好坏与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培养对象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开展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并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此类研究生教育质量,对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有着极大的作用。

1.3.2 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发展 由于教育体制和结构的调整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逐年增长,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证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推行的关键。职业能力培养通过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最大限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力和竞争力,满足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从而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加科学、全面、可持續的发展。

1.3.3 稳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需求为目标。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助于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在就业后更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效率高,完成度好。用人单位在选人时,也更多会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endprint

2 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方式与学术型硕士培养雷同 多数专业学位课程安排采用与学术型课程同堂授课的方式,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专业学位培养的需要,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理论与实际联系性也不够突出,未形成明确的专业型课程体系。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仍以理论课程为主体,与实践课程结合性较差,没有结合专业硕士成长特点与需求设置课程安排。高校教师常年从事学术研究和学术型硕士教学工作,重视理论教育,课堂教学多讲授,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设置比例大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易导致专业硕士课程建设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培养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2 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 实践基地教学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素质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到实践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但目前作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物质承载体,高校实践基地建设多存在实践基地数量不足,管理不完善,承载力较弱等问题,硬件基础无法满足直接造成教学效果跟不上;另一方面,高校没有合理利用企业这一社会资源,一些企业对共建实践基地积极性不高,造成基地建设落后的局面。

2.3 社会认可度不高 由于我国相关行业专业认证制度比较缺乏,对职业能力考察没有统一标准,专业学位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社会认可度低,留下“理论不扎实,实践不过关”的印象。传统观念对职业能力不重视,导致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认同度不高。

2.4 “双导师”制度不完善 国家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设立“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的初衷得到了高校、企业、研究生的三方认可。该模式是突破现有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较好途径,既能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也能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但实际上,大多高校的“双导师制”并未在其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相互交流较少,教学产生脱节,校企导师几乎没有为学员的论文、学习与其进行交流。

3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3.1 树立培养目标,明晰职业导向 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应达成共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明确的就业导向,共同树立职业能力培养意识,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政府、企业应合力提供明晰的职业方向,如:学位与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相挂钩、校企联合培养、高校推荐机制等,有助于其在攻读学位期间,主动搜集职业发展所需的知识与应具备的技能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学习、培训与进修,不断进行自身水平地提升,顺利从学生角色切换到职场达人。

3.2 设置实践性课程,加强职业性培养 学校须紧扣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一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和理论教学等方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区分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计划,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加大实践性课程比例,做到专项专类培养。适时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负责人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更好掌握行业发展前沿动态。同时注重教学过程的改进和完善,一方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实验、项目实训和案例教学等方面着重进行设计规划;另一方面丰富教学模式,将教学与比赛相结合,通过参赛的手段增加学生团队合作和模拟实战机会,提高课堂教与学的实际效果,真正达到和社会接轨。

3.3 完善“双导师”制度,正确引导学生职业认知 要真正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双导师制”,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高校应重视此事,将其纳入研究生教育考核重要内容,提高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在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以高校与企业的互助合作关系作为“双导师制”铺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发挥“双导师制”的重要意义。其次,相关学院需在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制定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案和相关管理措施文件。打造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體系。第三,强化校企联合意识实现“双赢”。“双导师制”中企业导师管理权归企业,校内导师管理权归学校,在此基础上加强 “双导师制”实施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明确各自权责加强合作,让“双导师制”这一联合培养模式发挥积极作用,保证其落到实处。最后,加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发挥三方的主动性。要研究生在企业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增加企业导师对学生培养的话语权,将“双导师制”这一联合培养模式的优化,真正实现多赢局面。

3.4 完善实验基地建设,引导专业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因此需要有实践基地和创新的平台作后盾。采用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践基地是最好的选择,企业可以提供基地建设资金,购置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实验设备,构筑一定规模和范围、相对开放的实训基地,打造高层次的技术实践和技术创新平台。高校可以提供技术人才,在互惠互利的情况下,完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3.5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社会认同度 保证教育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学、全面、可持续性发展的必备条件。一套相对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这套体系除了有高校自身的教学质量保证外,还应有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支持。高校通过社会反馈信息进行鉴别评定、质量监督等一系列的检验,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构建通畅的反馈渠道,定期调整教学内容,不断修正培养计划与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重要一环。

4 结语

在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明确培养目标,着重培养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拥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完善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综合素质能力,以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明确职业方向,具备职业能力,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现今,对专业型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索还处于初步阶段,仍需不断改进、完善,促进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有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力.颜勇.王林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校研究与实践,2013,03:10-13.

[2]陈静.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3]刘园园,居占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述评[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04:65-68.

[4]张玉辉,郑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升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宁夏大学学报,2014,11:185-188.

[5]庄晓媛.试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02.

[6]邓艳,林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实施优化方略——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7:154-167.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培养质量职业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慕课理念下研究生培养过程控制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