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多年前,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马可·波罗。他从欧洲来到当时的元代中国,他把赞美毫不吝惜的留在了那篇世界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里。
四百多年前,又一个意大利人来到中国,他的名字叫利玛窦。他通过中国的方式、中国的语言在当时的明朝传播天主教教义,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是最早把西方文明嫁接到中华古老文明的树干上,也是把中国介绍到西方的第一人,他为东方和西方搭起了一座桥梁。
宣武门教堂
在宣武门十字路口东北角,远远望去,在一片茂密、葱郁的绿树掩映中有一座古老的教堂—宣武门教堂,因其位于北京城的南面,又俗称“南堂”。南堂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承载着中国天主教四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南堂的大门不像其它教堂那样用西洋门,而是用了中式三开间大门。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利玛窦的全身铜像。
南堂始建于1605年,为明神宗皇帝批给来华耶稣会士的住地。利玛窦来京后也在此地居住。利玛窦以黄金五百两买下其住地旁的“首善书院”,将其作为私人祈祷所,规模很小。随着信教人数的不断增加,1605年,利玛窦将其改建成了一座小教堂。当时北京有奉教者二百余人。尽管当时教堂规模不大,但利玛窦在教堂里举办西方图书和科学仪器的展览,吸引了大批官员和儒士前来参观,从而扩大了天主教在士大夫中的影响。利玛窦在北京结识了众多名流,其中不乏朝廷高官,如内阁首辅沈一贯、吏部尚书李戴、礼部尚书冯琦、刑部尚书萧大亨等人。
之后,这座教堂几经损毁和修复,如今人们看到的教堂是清光绪三十年重修的。教堂主体建筑为砖结构,整个教堂坐北朝南,正面的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高大的十字架镶嵌在教堂顶端。整个建筑磨砖对缝,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
利玛窦来到北京之前,已经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他并不是第一位来到中国传教的西洋人,在他之前来的这些传教士不懂中国语言文字,不熟悉中国民风民俗,因此影响不大,都没能站住脚跟。利玛窦是个聪明人,他总结了前辈们在中国传教活动的经验教训,尽可能使得天主教适应中国的国情。为了使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学说相结合,他概括为六个字: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尽量中国化。他一度剃去头发,穿上僧服;之后接受好友瞿太素的建议,脱去僧服,换上儒服。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认中国教徒对祖先的崇拜;不惜以圣经附会四书五经,博得了士大夫的好感与崇敬。他在肇庆、韶州先后滞留了15年,埋头钻研儒家经典,达到过目不忘的水平,令士大夫们大为惊讶,称他为“西儒利氏”。
三次进京记
长久以来,传教士们一直渴望着见到皇帝,以获得在中国传教的钦准。他们一度希望罗马教廷派遣使节促成此事。利玛窦的上司范礼安不断催促他尝试接近“在北京的朝廷和皇帝”,利玛窦也为了和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接触而不断努力。
1595年,利玛窦随兵部侍郎石星第一次往北京去,适逢大明与日本在朝鲜交战。利玛窦以给石星精神失常的儿子治病为由被允许随行。他本打算径直跟到北京去,但石星说不行,大明帝国的都城是不允许外国人随便进入的,况且又在战争期间。最后,石星终于答应帮助他到当时的陪都南京去,结果利玛窦刚到南京就被驱逐。石星抵京后即升任兵部尚书,但旋即因在与日本谈判时主和而被诛。
第二次是在1598年,利玛窦随在韶州传教时结识的官员王弘诲去北京。王弘诲告诉他9月17日那天,北京的官员要朝见皇帝为他庆祝生日。此前利玛窦曾想通过建安王的帮助进北京。但他很快明白了:皇帝对他的亲戚有强烈的猜疑。走这条路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9月7日,皇帝生日前10天,传教士们一行4人抵达北京。这是利玛窦第一次与京师的朝廷有实质性的接触。当时廷臣与宦官的争斗升级,和日本的关系再度紧张,朋友们怕遭到猜疑而不敢接待他。利玛窦意识到:“在这里,传播福音的日子还没到来。”11月初,传教士们离开北京。
两年后,利玛窦终于等来了机会。太监马堂把利玛窦请求进京呈献贡品之事,报告给了皇帝。利玛窦在奏疏中写道:“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献土物于皇帝陛下。臣本国遥远,从来贡献不通,逖闻天朝之声教文物,窃愿沾被余溉,终身为氓,始为不虚此生。因此辞离本国,航海远来……谨以天主像一幅,天主母像二幅,天主经一本,珍珠镶嵌十字架一座,报时钟二架,《万国图志》一册,西琴一张,奉献于御前……”
1601年,神宗批阅了奏疏和所附的贡品清单,就在奏疏上批示:“方物解进,(利)玛窦伴送入京。”1月24日,利玛窦一行人排除萬难,终于抵达北京。这一次的北京之行终于让利玛窦见到了这位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整个明朝执政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38岁的万历皇帝。
利玛窦进献的贡品共16件,万历皇帝对这些贡品兴趣十足,他把十字架上的耶稣称为“活神仙”,并把圣母像送与母亲慈圣太后—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后来这幅画被珍藏在皇宫的库房里。
对大小两架自鸣钟,万历皇帝最为喜爱,小的那架被他带在身边时常把玩;大的那架,被置于阁楼之中,在宫内专司报时。由于自鸣钟构造复杂,需要时常维护,传教士们便被允许定期进宫对其进行检修。对利玛窦进奉的西洋琴,万历皇帝也备感好奇,他命利玛窦教太监演奏。利玛窦让助手庞迪我教授太监,他自己则仿照宗教赞歌的形式创作了8首乐曲,并填上简短的中文歌词,起名《西琴八曲》。万历在见到利玛窦所绘的《万国图志》(即《坤舆万国全图》)后,吩咐钦天监用丝织出,放进屏风里。传教士们之前一直不敢把图献给他,因为在这幅地图上,大明的版图远远不如中国人以往想象的那么大。正是这些“欧洲方物”打开了利玛窦进入宫廷的大门,万历皇帝也因此对他赏识有加,允许其留居北京,深得信任。
利玛窦成功地在北京觐见皇帝,而且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声誉和关系,开启了日后其他传教士进入中国之门,而且也开创了日后200多年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方式:一方面用汉语传播基督教;另一方面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博取中国人的好感。利玛窦对中国传统的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的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利瑪窦的传教策略和方式,一直为之后跟随他到中国的耶稣会传教士所遵从,称为“利玛窦规矩”。
利玛窦墓
利玛窦是在北京定居的第一位西洋人,自从定居北京后,就再也没离开,直到走完他的余生。
在车公庄大街路南的北京市委党校院内,绿色庭院中央,有一座墓园,四周被透花砖墙环绕着,南墙正中有两扇灰色铁花棂门,墓园中植几株青翠的柏树,这里便是利玛窦长眠之地。
1610年,北京城分外热闹,各地来京赶考的士子们,慕名拜访耶稣会士利玛窦——中国士大夫尊敬的“西儒利氏”。他不仅精通中文,而且乐于和中国人打交道。5月3日,外出访客返回教堂的利玛窦,病倒了。请来六位名医会诊,依然不见起色。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在南堂逝世,享年58岁。
按照当时规定,西洋人士在中国去世,遗体应该运到澳门安葬。但由于利玛窦对科技文化的杰出贡献,使得他获得万历皇帝的批准,破例在北京阜成门外一处称为“滕公栅栏”的地方赐地安葬,即现在的北京市委党校所在地。利玛窦的朋友、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认为,单凭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的功绩,就值得皇上为他赐地安葬。
丧礼举行了四天,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画家游文辉为利玛窦画了一幅像,四年后,这幅画像被带回罗马,和圣依纳爵·罗耀拉以及圣方济·沙勿略的画像一起,在耶稣会教堂供人瞻仰。
利玛窦是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内地传教的耶稣会士。在28年的传教历程中,他建立了4个传教点,最后一个就在大明天子的脚下。到利玛窦辞世的1610年,基督教在中国已经有了数千名信徒。这位为信仰而献身的科学家传教士,终于长眠在远离故国万里之外的中国。他所创建的北京天主教堂也巍然屹立在原址,人们在瞻仰中沉思,缅怀这段中西文化交融历史的使者Matteo Ri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