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都不在人心,那还能在哪里?

2017-11-22 16:54石勇
南风窗 2017年24期
关键词:江歌毕业典礼刘某

石勇

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遇害案,将于201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开庭审理。此案不仅在日本,在国内也受到了高度关注。遇害者、凶手、案件相关者,都是中国留学生。

案件的事实显示,江歌因帮忙其“闺蜜”刘某而被凶手残忍杀害。但事发后,刘某不仅不积极协助受害者家属,反而逃避、冷漠。其无情让人齿冷。受害者母亲因此与刘某有了恩怨纠葛,使刘某在社交媒体上陷入舆论旋涡。

在这个时候,一种我们已经很熟悉的声音又喊起。

这种声音认为对刘某的指责是在诉诸舆论暴力。其论据是,“只有上帝才能进行人性的审判”、“道德只是用来律己,不是用来律人”。总之,对刘某要宽容,如果指责她,那就是在进行道德绑架。

从它的预设和论据上看,这种声音没有否认道德的存在,但它的意思是,如果刘某涉嫌触犯法律,自有法律惩处,但如果不涉嫌触犯法律,只是道德领域的事,那最多是她用道德来约束、指责自己,而不是你去约束她、指责她。如果你这样做,就是在进行道德绑架。

说实话看到这类声音,我已经不再分析揭穿了,有侮辱智商的嫌疑。我想说的是,刘某,还有为刘某辩护的人,都缺乏了一种东西:体验江歌母女痛苦的能力。他们体验到的,只是做了错事被指责后的痛苦—所以错事应该被宽容,被原谅,不能被指责啊!所以一个人突破了道德底线,不能指责他啊!

但体验到别人,尤其是受害者的痛苦,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种能力缺失与否却生死攸关。我们对道德被违背、被突破底线的愤怒,不过是在捍卫一个好社会的基本要件的人心反应和社会本能。一个是非不分的社会是很危险的。

2017年7月3日,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在他儿子就读的新罕布什尔州卡迪根山中学初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演讲完全反励志反鸡汤。标题就叫《I Wish You Bad Luck》:我祝你倒霉。

他说:“通常,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都会祝你们好运并送上祝福。但我不会这样做。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在未来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对待过,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价值。”

“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能领略到忠诚之重要。”

“抱歉地说,我会祝福你感到孤独,唯有如此,你才不会把良朋益友视为人生中的理所当然。”

“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时常运气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识到概率和机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进而理解你的成功并不完全是命中注定,而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当你失败的时候,时不时地,我希望你的對手会因为你的失败而幸灾乐祸,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意识到有风度的竞争精神之重要。”

“我祝福你会被忽视,唯有如此,你才会意识到倾听他人的重要性。”

“我祝福你遭受切肤之痛,唯有如此,才能让你感同身受,从而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

……

罗大法官说得很清楚。对于很多人来说,虽然在头脑上理解一下别人的痛苦不难,但只有他遭受到痛苦,他才能知道自己所强加给别人的痛苦好不好受。换句话说,头脑对这帮人无济于事,只有让他在心理层面遭受到了跟他伤害的人一样的处境,他才能真正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不能做,也才能真正明白哪些事情错了。他也才能真正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正义”。而“正义”的内容很简单: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道德的人性内容—正义、良知等,首先存在于人心中,而作为社会互动机制的道德评价,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等,都是在保证它们的存在。如果道德都不在人心中了,源头已经枯竭,那还能在哪里?

猜你喜欢
江歌毕业典礼刘某
学校举行2021年毕业典礼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已赠予的房产不是遗产
伴随成长 毕业典礼
刘某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
刘鑫式冷漠,配得上一切指责
江歌案的不了局
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
配偶与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责
上好毕业典礼这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