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茜群,高旭阳
(湖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英语教师指令语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研究
孙茜群,高旭阳
(湖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本研究旨在探索和总结如何提高英语教师指令语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课例研究的方法,共进行了三轮授课。通过三轮课的比较与反思,研究发现,有效的英语课堂指令语需提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预判学生的反应,及时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发布指令语时,还应表现出亲和力。
英语课堂;教师指令语;有效性;实践
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classroom instructions) 从广义上来看,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活动,维持教学秩序所使用的语言(王蔷,2006)。从狭义上讲,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不仅是组织好课堂活动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学生输入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其质量对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课堂活动的完成有着直接的影响。Ellis(1984)指出:“教师话语在交互课堂中非常重要,尤其体现在语言课堂中。特别是对于语言的初学者,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经常地提问、分类、解释、下定义和适当的总结来监测学生理解程度。”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英语指令语繁杂、教师课堂指令语条理混乱,任务不明、课堂指令语语速过快。所以本研究确定了以提高英语教师指令语有效性为目标,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师有效运用课堂指令语提供一些建议。
此次研究对象为一名新手初中英语教师S某,口语流利,发音标准,但课堂实践经验较少。授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3 What color is it。与S老师沟通商榷好后,3名研究者一起观看了S老师的课。1名通过笔记记录学生听到指令语后的反应,1名录下教师的指令语,还有1名对老师及学生进行课后访谈。
(1)第一次授课
After learning new words (red,yellow,blue and green) and sentences patterns (-What’s this? -It’s a/an…….-What’s the color of it? -It’s red/yellow/blue/green.)
T: Group 1,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Ss: Yellow.
T: Ok.Now,group1 is yellow.
T: Group 2,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Ss: Red.
T: Ok.Now,group2 is red.
T: Group 3,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Ss: Blue.
T: Ok.Now,group3 is blue.
T: Do you want to dance again?
Ss: Yes.
T: Now,let’s follow the music.
Teacher turned on the music “ color song”.
学生愣了几秒,只听音乐响起,就跟着视频上的小人一起无意识地重复动作。教师之前询问的颜色与此时进行的活动好像并没有什么联系。随后,进行了“找颜色”这一活动后,这堂课就结束了。
我们与S教师环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位研究者问道:“S老师,您好! 请问您在巩固阶段重新播放 color song 的意义何在 ? ” S教师回答道:“因为这首歌上面有颜色出现,并且每种颜色有自己相应的动作。所以,我希望通过播放音乐视频,再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巩固刚刚学习的单词。”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随后,另外一位研究者继续回忆道:“但是分完组后,学生似乎并不了解您的意图。全班动作一致,一直持续到音乐播放结束。并不是每组听到自己的颜色就做出相应的动作。”针对这个观点,我们集体进行反思与总结,最后得到了一个共同的认识:有效的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应明确清晰,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应该根据这个指令做什么,怎么做。“高质量的课堂指令语不仅能使学生轻松的了解活动内容,而且还能激发他们执行任务的积极性,并且通过教师的指令语,在真实的语境中学生能习得许多关于目标语的知识”(徐文融,2011:36)。
一些相关研究表明(Bachman,1997;Harmer,2000),要发出有效的课堂指令语,指令必须呈现得清晰,简单,明了。教师可以重复指令或对指令做出相关解释。必要时,可以引用例子或者母语进行讲解。当指令发布结束后,可以让学生给出反馈信息以核查他们对指令的理解程度。同时,在课前还需要预判学生的各种反应,并且给出相应对策。根据S教师授课对象的外语理解水平,我们对S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修改部分如下:
修改前修改后修改意图Teacherwilldividethreegroupsandaskwhatcolordotheylikebest.Teacherwilldividethreegroupsandtellthemwhatcolortheyare.每个学生喜欢的颜色可能不同,这会造成课堂混乱,导致分组困难。直接指定每组的代表颜色,有利于下一步活动进行。T:Group1,what’syourfavoritecol⁃or?S:……Group2,what’syourfavoritecolor?S:……T:Ok,let’sdancemorethistime.Youaregroup1andyouhavered.Youaregroup2andyouhaveyellow.Youaregroup3andyouhaveblue.Areyouclear?活动开始之前,需告诉学生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随后再进一步细化指令。这样,有助于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能较轻松进入之后的教学情境。T:Doyouwanttodanceagain?Ss:Yes.T:Now,let’sfollowthemusic.T:Ifthemusicsaysredandyellowstandup,thengroup1andgroup2standup.Doyouunderstand?Ss:Yes./No(Teachershowsanexam⁃ple)发布每组颜色指令后,需通过学生的反馈测试学生是否明白指令。同时,预判学生听懂或者没听懂,有利于教师随时变换指令,或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指令。这一步有利于在维持课堂秩序的基础上,达成教学目标。
(2)第二次课改进
T: Do you want to dance again?
Ss: Yes.
T: Ok.But first,let’s make groups.You are group1 and you have red.You are group2 and you have yellow.You are group3 and you have blue.Are you clear?
Ss: Yes.
T: If the music says red and yellow stand up,then group1 and group2 stand up.Do you understand?
Ss; Yes.I got it.
T: If green stretches up your hands,who will stretch up ?
Students in Group1 stretches up immediately.
T: OK.First,let’s try it.
……
几位研究者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改进过后,S教师指令语明显比上一次清晰明确。而且,S老师发布指令后,对学生进行了测试以观察学生对指令的理解程度。同时,S教师在询问(who will stretch up)的过程中,自己也做出了相应的动作。这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指令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反应很迅速,并且能够清楚呈现教师发布的指令要求。我们也对几名学生进行了课后访谈。他们都表示“基本上能听懂老师的指令”、“课堂活动好丰富,感觉很有意思”等。S老师也谈道:“之前以为课堂指令语就是告诉学生让他们干什么,现在看来这得提前好好设计了。”但是有一位研究者提问道:“光学生能听懂,能做到就算有效的课堂指令语了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这位研究者继续说道:“S老师,虽然您的这节课课堂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但您在布置有些活动时所用的话语还是有失偏颇。”这时,另一位研究者也谈道:“对对对,那个“找颜色”的活动用钱来代替分数,虽然能在某种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这不利于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对了,还有您在课上所使用的指令语虽然比上次简单,明了,但是权威性太强,会让学生有距离感。”最后,我们经过反复讨论,又达成一个共识:有效的课堂指令语不仅要清晰明了,而且还要富有亲和力,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支持。
“英语教师指令性言语亲和力是师生得以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教与学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郭秀娟,2016:132)。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教师的课堂指令语不仅仅是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而存在的。从本质上来讲,它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如桥梁偏颇任何一方,这个沟通都不能称之为有效。很多教师都明白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但却很少能从实际行动中改善教师“双主”的这种行为。此次改进试图从教师的课堂指令语来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查阅相关文献后,我们和S教师一起对教学设计又进行了一次改进。修改部分如下:
修改前修改后修改意图T:Doyoulikemoney?Ss:Yes.T:Following,wewillhaveaveryinter⁃estingjob.Ss:Wow.What’sthat?“Averyinterestingjob”代替“money”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符合现代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要求。T:Disscusswithyourgroupmembersandfindcolorsinourclassroom.T:Weneedtofindcolorsinourclass⁃room.Andwewillworkingroups.教师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形式,可以模糊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将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有助于与学生建立亲密联系,从而达成有效的课堂沟通。T:Ifyouhaveanyquestions,pleaseaskmeforhelp.如教师在进行示范后,仍有学生没弄清楚指令,这时教师表达讲协助学生完成任务,给予学生正确的情感支持,能使学生更有信心达成目标。
(3)第三次授课
……
T: Following,we will have a very interesting job.
Ss: Wow.
T: We need to find colors in our classroom.And we will work in groups.We will have 5 minutes.The more colors you can find,the more points you can get.Are you clear?
S: Yes.(Students replied in a high mood)
T: Great.It’s our time to get it.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please ask me for help.If you finished,please raise up your hands and tell me like this“The bottle is blue.” 5 minutes,go.
(Student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5 minutes later,many students had raised their hands)
T: Let’s see.Jessica is the first.
J: My pencil is yellow.
T: Great.Please sit down.How about Cherry?
C: Our books are green.
T: Excellent.Anyone else?
……
课结束后,几位研究者与S老师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大家都迫不及待,直抒己见。有的谈道:“这堂课上得真可谓是生动活泼,条理分明。”S老师说道:“经过大家的指导,我才明白,原来课堂指令语关系到这么多方面。虽然明白学生在课堂中应占主体地位,但是有时候为了保证课堂秩序,可能不自觉地就让自己变得威严起来了。”还有一位研究者说道:“这次课上得连我都想与学生一同参加活动,太有意思了。”大家越谈越兴奋,都传递着同样的感受,原来要提升课堂指令语的有效性,大有学问。课后,我们对学生又进行了一次访谈,不少学生表示“老师好像比以前更温柔了”、“我似乎比以前更敢举手回答问题了”等。有效的课堂指令语也离不开富有亲和力的表达。
(1)有效的课堂指令语需针对性设计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和课堂的实际进展程度,对学生下达指令。但无效的课堂指令语会导致教师不断重复指令,影响课堂进度,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有效的英语课堂指令语需要提前进行针对性设计。对课堂指令语进行针对性设计就是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授课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活动开展形式,灵活设计课堂指令语。目前,仍有部分教师随意编写指令语,以为学生能听懂指令。进入真实课堂后,再根据课堂状况临场改变指令语。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吸收,也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有效的课堂指令语必须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明白目标任务,顺利进行到教学活动中,清楚地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怎么做,在哪做。同时,教师在运用目标语对学生发布指令前,需充分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外语理解水平。用词要简单,精确,有具体意义,方便学生听懂。指令语结构多用简单句,减少学生理解指令语的负担。
(2) 有效的课堂指令语需预判学生反应
教学指令语的直接作用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懂不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个指令语是否有效。而学生对课堂指令语的反应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学生是否明确指令语。教师在设计完课堂指令语后,应考虑到授课对象对此指令语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授课群体的语言理解水平,认知能力,学习能力都不完全均衡。所以,教师无法保证每一条课堂指令语都能让所有学生理解并且能产生正确或教师所期望的行为。但是如若教师在授课之前,考虑到这一点,对学生听到每条课堂指令语后的反应做出一定设想,并给予相关解决措施,这有助于教师实时掌控课堂秩序,把握教学进度,进一步帮助学生对目标语的理解与学习。譬如,学生听到指令后,没有任何反应,教师应如何做出应对措施。或只有部分学生明确指令语,但仍有学生没有完全理解,教师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发挥合作、协商的精神来帮助学生理解。又或是学生听懂了指令,但却无法完成这个教学活动,教师应采取什么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这个教学活动。这一系列的设想,都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
(3) 有效的课堂指令语语需及时检测学生理解程度
在一节完整的教学课时内,教师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完成多个教学目标,可能会发布很多教学指令。如果学生没有完全明白指令要求,或者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不仅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会引起课堂秩序混乱。而且,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并不是让教师不停重复指令语。虽然不断重复指令语对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会占用部分课堂时间,导致课堂指令语低效。教师在发布教学指令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示范或者预先表演教师所布置的活动来核实学生是否理解指令语。这既可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或者教师可通过一些相关的小测试,让学生给予反馈信息,让教师明白学生是否听懂指令,在多大程度上理解该指令。这一系列活动有助于教师随时调整指令,帮助学生明白指令要求,高效地完成教学活动。
(4) 有效的课堂指令语需表现亲和力
亲和力不仅体现在人与人日常的互动中,也存在于外语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语言中。而教师课堂指令语也是师生互动语言的一部分。富有亲和力的课堂指令语,不仅有利于构建师生平等共处的和谐关系,更有利于从内部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的有效性。目前,在我国大班教学的背景下,大部分学生都不敢也不会用英语在课堂或课下进行交流。而有些教师在发布课堂指令语时,还多用命令式、要求式话语。这既使学生难以提起学英语的兴趣,也难以保证长期开展有效且有序的教学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发布指令语时,让学生感到亲切、平等、尊重,这可能会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能给予学生情感支持。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保证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的有效性,还需增强教师语言表达的亲和力。
[1]Bachman,I.F.and A.S.Palmer.Language Teaching in practice.Oxford: University Oxford press,1997.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Harmer.J.How to teach English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2000.
[4]郭秀娟.英语教师课堂指令语的反思与亲和力重构[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4):131-132+142.
[5]王 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徐文融.初中英语教师课堂口头指令语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王国红)
G420
A
2096-3130(2017)06-0127-04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6.025
2017—01—09
孙茜群,女,湖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研究生;高旭阳,男,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汉翻译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