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岳振
构建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体系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岳振
根据黔南州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州城镇人口要达到190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左右,年均增长达到1.2%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这些数据背后发生的变化,是城乡差别、产业结构等不断趋于合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得到更好实现。
在黔南州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承担了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职能,为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创造了有效渠道。黔南州以2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全州小城镇建设,重点完善示范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全州小城镇快速建设和发展,新增城镇人口及就业人口持续提升。
黔南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集中凸显了路径清晰、特色鲜明、改革得力三大特征,值得持续关注。
首先是路径清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清晰的规划思路和路径,很容易落入“造城运动”的陷阱,出现“有房无人”的资源浪费现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方向,其中包含了小城镇承接城乡产业流通的功能定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农民市民化的多渠道、多层面实现等决策目标,而规划路径清晰是重要前提。
在黔南州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实践中,战略规划路径清晰是其重要特点。黔南州明确:结合其“一圈两翼”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空间、人文、功能、生态的发展,进一步构建以州府所在地都匀市为龙头,11个县(市)中心城镇为支撑,建制镇为骨架,乡政府所在地和人口聚集村为补充的山区城镇体系,全面推进全州城镇化进程。这种“山区城镇体系”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值得借鉴。
其次是特色鲜明。没有特色的城镇化缺乏吸引力和资源聚集能力,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必须避免走入“标准化生产”的歧途。贵州全力推进的示范小城镇建设,正是要求通过整合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结合乡村发展,根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做强小城镇实体经济,演绎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统筹发展“二重奏”。
黔南的小城镇建设突出了四大特色:根据多山地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引导城镇聚集;根据多民族特色,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形成具有标识性的建筑符号,并运用到城镇建设之中;根据生态型特色,从粗放城镇扩张模式向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精细增长转变;根据民生型特色,促进农民变市民,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使城市原住民和新进城人口、城市人口与乡村人口共享城镇化的文明成果。
第三是改革得力。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主线。城镇化程度不足依然是大问题,需要持续从土地、户籍、财政、金融、扶贫等领域深化制度改革。“人的城镇化”最关键的问题,是通过制度变革,消除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乡差别,特别是要消除依附于户籍等原有体制上的不公平权益,最大限度释放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的最为关键的作用,就是可以砍掉农民进城门槛,创造劳动力流动、商贸流通的自由便捷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公平发展。
在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过程中,黔南州出台户籍制度改革“1+N”配套政策,落实“人地钱”等配套改革措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落实居住证制度,与易地搬迁扶贫相结合,改革就业创业体制,让农民市民化后“稳得住、能发展”,通过设立城投市场主体、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等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城镇化归根到底还是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新型城镇化特别是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平衡充分发展的战略决策,能够为百姓追求更美好生活创造更好条件。通过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资源互联互通中的重要作用,有效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优化城乡结构、拓展区域发展空间,黔南经济社会整体进步的推动力量得以夯实。
(责任编辑 /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