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大胜 王 飞
充分发挥质量、品牌、标准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文/孟大胜 王 飞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标准,他指出,“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加强规则和标准体系相互兼容,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机制保障,充分释放互联互通的积极效应”。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既是政府发挥监管职能的技术支撑,也是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具有“规则”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只有沿线所有国家和地区在质量“规则”上取得最大限度的认同,才便于彼此生产制造的产品更好地流通和交换。如果说共建“一带一路”中,“五通”建设是互联互通的重点和支撑的话,那么质量、品牌、标准同样是“桥梁”和“纽带”,是“一带一路”上的另一项基础设施。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省份的质监部门,我们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服务陕西发展大局。
近年来,陕西省质监局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丝绸之路新起点建设及追赶超越工作大局,坚持从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基础设施入手,大力推进质量强省战略,先后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计量促进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一带一路”质量高端论坛。积极申请成立中亚标准化(陕西)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计量测试(陕西)研究中心,努力推进西北区域计量合作,深入开展计量科技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与省商务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陕西品牌产品出口振兴暨外贸孵化工程2016年-2018年行动计划》,为200余家名牌产品企业培训外贸人才,在质量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与港澳合作,助推陕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着力构建“十结合、闭环式”名牌工作模式,实现了陕西品牌培育、发展、提升的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为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助力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下一步,陕西省质监局将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在推进标准互认、畅通规范贸易,加强计量合作、畅通公平贸易,推动认证认可合作、畅通互惠贸易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快推动计量标准“一次测试、一张证书、全球互认”和认证认可“一个标准、一张证书、区域通行”,在助推“陕西制造”走出去、深化合作交流,提升“陕西制造”品质、树立“陕西品牌”形象,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需求服务、经贸便利往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