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飞 王立民
“遇冷则弱”的电池顽疾,严重限制了电动汽车在高寒地区的应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可在零下45℃使用的“宽温电池”:
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将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但电池适用性却一直是电动车在高寒环境规模应用的掣肘,严重影响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
“遇冷则弱”成电动汽车普及瓶颈
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冬季普遍在零下20℃到零下30℃之间,极端天气达到零下40℃左右。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电池基于电化学反应过程制造,性能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低温环境下放电能力及放电容量剧减,“遇冷则弱”成为通病。例如,采用石墨负极类锂离子动力电池,工作温度从20℃降到0℃,电池容量减少20%;温度从0℃降到零下20℃,电池容量又减少30%;且在零下25℃环境下,电池充电时间比零上25℃时长63%。同时,低温严重影响电池寿命,例如,容量35安时的锂电池,在零下10℃环境中,经过100次充放电,急剧衰减至5安时。
因此,配备一般电池的电动汽车很难入驻高寒地区,即使能够行驶其效能也大打折扣。
“宽温电池”让电动汽车不再“怕冷”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从1999年开始致力于新型宽温镍氢电池材料研究,于2009年在电池负极材料设计制备、贮氢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开发出可在宽温域(-45℃-60℃)应用的新型镍氢电池。
传统的镍氢电池在高寒环境“水土不服”,主要原因在于负极储氢合金低温性能差。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通过添加碱金属等高活性金属、强化低温放电中氢扩散通道、改善低温充放电动力学以及提高低温放电电压等方式,治愈电池“畏寒症”,使得装备上新型宽温镍氢电池的电动汽车不再“怕冷”。
该电池在零下4 5℃及零上60℃的1倍率放电容量为额定容量的80%以上,且在零下45℃的环境中也可实现1倍率充电,相关技术已获得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2年,经过冬季近半年试验,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同等容量的原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2015年,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与一汽集团联合开发装配该电池的纯电动乘用车、公交车,冬季行驶里程可达夏季的90%以上。
产业化推动各类电动车及设备入驻寒区
近年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致力新型宽温镍氢电池的产业化推广,已与相关企业联合建成生产线,生产出多型电池装备电动汽车并入驻寒区。
2014年,与中科众瑞(哈尔滨)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成生产线,产出电动汽车低温动力电池、轨道交通车辆动力电池、电力储能电池、通讯基站备用电源以及高技术装备等重要行业的特种电池。
2016年,与中盈志合吉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约1亿元开展宽温镍氢电池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年产量约4000万瓦时,产品已通过ISO/TS 16949汽车行业生产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纯电动公交车企业合格供应方。相关电池不仅可在零下45℃至零上60℃环境下应用,且10分钟即可充电50%,有效解决了电动汽车在高寒地区的普及问题。
未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将借助我国稀土资源优势,继续拓展宽温镍氢电池在航天器、南北极科考设备、轨道车辆、军事装备等领域应用,持续研发更高能量密度、更大输出功率、更長循环寿命的宽温镍氢电池,着力解决新能源动力领域的科技瓶颈和应用难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