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六位一体”“三方共赢”科技服务新模式的构建

2017-11-21 09:19张伟姚悦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21期
关键词:科技服务六位一体高职院校

张伟+姚悦

摘 要:江苏省自2009年开展“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以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不断探索、总结,开创了 “借助大喇叭,实现村村通;合作大企业,推广新技术;借助新媒体,交流新问题;拥抱互联网,购销一条龙;联合农干校,培养农技员;挂钩合作社,辐射养殖户”和“立足村级服务站,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农民增产增效;帮扶大型养殖企业,辐射示范现代科技,助政府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助学院探索职教新路径”的科技服务新模式,成功助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连续7年被江苏省表彰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荣譽称号。

关键词:科技服务;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1-0117-02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唯一围绕畜牧产业链办学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学院始终坚持将“科技服务一方经济”作为学院高职教育发展方向之一,充分发挥学院人才、技术优势,连续7a对接滨海县实施“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历年来,学院派驻的科技服务人员充分发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坚韧不拔、争创第一”的精神,扎根滨海基层,开展科技服务,为滨海养殖户保驾护航。整合多方资源,助滨海畜牧业转型升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了滨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 整合多方资源,传播科学技术,助滨海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的推动滨海畜牧产业发展升级,工作组整合了各方资源平台,以此为依托,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新技术,开创了“六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1.1 借助大喇叭,实现村村通 在滨海县东坎镇和界牌镇,大喇叭覆盖到每个行政村。为了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好的惠及广大养殖户,工作组借助这个平台,开展了“养殖技术周周讲”活动,周一到周五,大喇叭里就会传来工作组带来的现代养殖技术,实现了农民坐在家中学习,站在田间收益。

1.2 与大企业合作,推广新技术 滨海县有120多家家庭农场和温氏集团开展了“公司+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温氏集团定期组织养殖户开会,每周上门指导养殖户科学养猪,工作组借助这条渠道,和温氏集团合作,全方位参与他们的工作。从饲养技术指导、疫病防治、粪污处理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指导,推广了仔猪育肥、外置发酵床处置粪污、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养猪新技术5项,实现了企业和养殖户双双收益的良好局面。

1.3 借助新媒体,交流新问题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现代人更善于通过手机平台进行交流,获取信息资讯。为此,工作组与时俱进,建立了滨海养殖QQ交流群和滨海科技服务微信交流群两个服务平台,邀请学院兼职科技服务人员、高年级大学生、当地大学生村官、大型养殖企业技术人员、有条件上网的养殖大户加入这些交流平台。大家在群里及时交流养殖知识和经验,遇到有养殖户反映的问题,工作组成员和学院专家在网上公开答复,通过共享共有,实现“以点带面”。养殖户足不出户也能及时获得养殖最新技术、市场相关信息、活动信息等资讯,获得专家的指导,实现了不出家门,技术到手,信息到手,有效提升了科技服务效率。

1.4 拥抱互联网,购销一条龙 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方式,对养殖业来讲,由于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一窝而上,导致产能过剩,产品滞销;行情不好的时候,家家落空,导致供不应求,有价无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工作组撮合了五讯镇讯北村火鸡养殖家庭农场、通榆镇刘簖村大学生村官史云逍、八巨镇养殖户刘长民等8家养殖户与乡旮旯网农村电商平台合作,由乡旮旯网提供火鸡种苗、技术、收购等一条龙服务,工作组提供技术支持,这种合作模式减少了养殖风险,提升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1.5 联合农干校,培养农技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滨海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作组与滨海县农干校和滨海县畜牧兽医站合作,分别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员开展定期培训,通过传帮带,有效推广了现代畜禽养殖技术、畜禽常见疾病防控技术、动物药物使用技术、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10余项养殖新技术。

1.6 挂钩合作社,辐射养殖户 历年来,工作组在滨海县共领办或帮办了2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达到3000余人,带动农户10000户以上,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56%。合作社定期组织社员开推广会和观摩会,工作组以此为契机,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做法、新行情的宣贯,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2 扎根滨海基层,倾情服务三农,为滨海畜禽养殖保驾护航

只有扎根一线,才能发现问题,取得工作实效。为此,工作组不怕苦、不怕累,扎根滨海基层,倾情服务三农,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助推了滨海畜牧产业转型升级,谱写了政府、学院、养殖户三方共赢的科技助农新篇章。

2.1 立足村级服务站,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了更好的服务地方养殖户,工作组依托对接村的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建立了5个“五统一”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示范站,培养了10名村级农技员。借助村级科技服务示范站,工作组开展畜禽生产指导、疾病诊断治疗、科技推广、信息传递等服务,切实为养殖户解决实际困难,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1a来,工作组借助村级服务站这个平台,累计接待养殖户1600余人次,现场出诊146场次,为滨海县畜禽生产减少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2.2 帮扶大型养殖企业,辐射示范现代科技 为了促进畜禽养殖和疾病防控技术的集成推广和应用,工作组以主导产业为方向,以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生态化为标准,依托大型养殖企业分别建立了生猪养殖、蛋鸡养殖和山羊养殖3个科技示范基地。在建成的科技示范基地内,工作组引进推广了学院自主培育的“苏姜猪”新品种,培训推广了猪人工授精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动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技术、高床生态养羊新技术、秸秆过腹还田循环养羊技术、粪污综合处置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7项新技术。为了更好的把三新技术向老百姓示范辐射,工作组在示范基地内帮办成立了滨海县炳忠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滨海县绿丰蛋鸡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通过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对养成的商品羊和鸡蛋实行保护价收购。这种模式点燃了乡亲们的养殖热情,带动周边400余户共同养殖,帮助他们走上了养殖发家致富的道路。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示范企业养殖的科技含量,工作组还帮助企业申请了国家项目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参加创业之星比赛,为企业经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2.3 加强校企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滨海县养殖业之所以竞争力不强,关键在于人才缺口大。对滨海县庞大的养殖规模来说,5名帮扶专家的智力资源无疑是杯水车薪。为了解决这一发展困境,学院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模式引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利用学院人才优势,派驻大学生科技服务团和专家服务队到当地的养殖龙头企业指导服务,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2016年,工作组先后4次邀请了学院5名教授赴滨海规模养殖企业进行科技指导与服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疑难杂症,推介畜禽养殖优秀品种、养殖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服务质量,扩大了影响力。同年,工作组遴选了20名素质高、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大学生入驻江苏申牧畜禽有限公司等6家规模养殖企业从事社会调查和生产实践,实践结束后5名同学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江苏申牧畜禽有限公司也被评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2016年优秀校外实训基地。大学生驻企帮扶不但充实了养殖企业的技术力量,还能增强学生“学农、知农、爱农”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技能,起到了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

3 结语

多年来,在各级党政机关的关心支持下,滨海县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有效减少了养殖户的养殖风险,提升了养殖收益,助推了滨海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好的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也连续7a被江苏省表彰为“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服务六位一体高职院校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