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鲁民
“戚家军”为何所向无敌?
文/陈鲁民
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成功再现了当年“戚家军”所向无敌的辉煌历史,他们从浙江打到福建,又打到塞北,大小战斗数百次,无一败绩。“戚家军”用十多年时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
北部疆域的安全,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史为鉴,探讨一下“戚家军”为何所向无敌,对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建设、戍边备战,颇有意义。
锐意创新,苦练精兵,是“戚家军”所向无敌的关键之举。戚继光时代的明军官兵,武器落后,战法落后,管理松弛,训练不严,战斗力很差,常常被倭寇打得丢盔卸甲,望风而逃。有鉴于此,戚继光写下了18卷本《纪效新书》和14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并按照他的练兵思想付诸实践,招募了3000人,在戚继光的指导训练下,练成一支精锐的部队,后称“戚家军”。并且,戚继光从实际出发,根据南方多沼泽的地理特点制定阵法,大胆革新技战术。最著名的就是“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他还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设计建造了大小战船、战车,使以“戚家军”为主力的明军一转颓势,战斗力大大提升,多次重创、全歼敌军,令倭寇望风而逃。
主帅廉洁清正,爱兵如子,是“戚家军”所向无敌的内在因素。戚继光一生廉洁,在《练兵实纪·练将》中说:“故廉之一字,全是本等份内所该。”他一生为官无数,在大半个中国转,穷地方富地方,他都待过;油水小的油水大的官僚,他都做过。但是,这么多年官做下来,他几乎是净身而退,没为后代留下什么遗产。他告老还乡时,“四提将印,佩玉三十余年,野无成田,束无宿镪,惟集书数千卷而已”。后来,居然穷得连买药治病的钱都没有,其子戚兴国整理父亲书稿时,也因无资费不能付梓,最后还是在父亲生前好友和在任官员的资助下,戚继光的兵书才得以出版传世。说起来,他的俸禄加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数字,可他大都用于抚恤阵亡将士遗属了,而朝廷的赏赐,他也从未一人独吞,每次都与将士共享。正因为如此,他在军中威信很高,一呼百应,每次打仗都士气高涨,以一当十。
上下团结,无人掣肘,是“戚家军”所向无敌的客观保证。最支持他抗倭事业的,莫过于当朝首辅张居正。可以说,如没有张居正、谭纶等人的全力支持,戚继光将会处处被掣肘,事事受刁难,练兵不成,军饷不继,抗倭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君不见,同样是兵精将猛的“岳家军”,却毁于秦桧等人的捣乱破坏,就是历史教训。《明史》记,在张居正的关照下,“戚家军”的粮饷永远是重点保障对象;凡与戚继光捣乱的同事一律调开;张居正的大门始终对戚继光敞开,即使夜再深,也没一个护卫敢阻拦传送书函的“戚家军”将士。诚如学者张廷玉所言: “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张鼎思、张希皋是两个嫉贤妒能的大臣,曾多次告戚继光的刁状,影响了戚继光的抗敌大计。
历史经验证明,打仗这事,兵要精,血性刚勇;将要能,善于指挥;士气要高,求胜心切;内外要和,精诚团结,就会像“戚家军”一样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做其他事也是如此,领导公正无私,运筹有方;部下心情舒畅,自愿效力;上下团结,内外同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