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子
“负面清单”催生治党正能量
文/穆子
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坚守道德底线、不越法纪红线,《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既开列了党员干部应该怎么做的正面清单,也围绕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六方面开列了“负面清单”,《人民日报》将其归纳为30个“不”:“1个不做”(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2个不得”(任何党组织和党员不得侵害党员民主权利等);“6个禁止”(禁止利用权力和影响力为家属亲友谋求特殊照顾等);“6个不准”(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等);“7个不能”(执行中央决定不能偏离和动摇等);“8个不允许”(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等)。从严治党治什么?就是要治住那些歪风邪气,就是要向“负面现象”斩钉截铁地说“不”。
清单制度是法治国家的治理常态。“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国有国法,党有党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把一个拥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治好,主要靠党纪党规。党章党纪党规就是党内的法,依纪治党,依规管党,依法建党,才能让“正气上升、浊气下降”,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焕发党组织的强大生机。“负面清单”常常产生“负负得正”的效果。
“负面清单”释放出“从严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不是空话,“30个不”释放出从严的强烈信号,诸多方面都用了“严禁”、“决不允许” 的字眼,设立了不可碰、不可摸、不可越雷池半步的“高压线”,体现了“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吏治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的决心。这份清单既兼顾到“全面”,又不纠缠于细枝末节的鸡毛蒜皮,既强调了对党员的从严管束,又兼顾到党内民主,是个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行为准则。“从严”力度之大,昭示了执政党的政治自信。
“负面清单”释放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正能量。“负面清单”是一剂保健良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这个清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习总书记就曾用“七个有之”对负面进行过批评:“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这些“有之”正是侵害党的健全肌体的病毒,负面不扫,何以治党?从严治党就是“拔烂树”、“治病树”、“壮森林”。这是提醒也是告诫,告诫那些“头上有辫子、屁股上有尾巴”的党员干部,一“负”到底没有出路,只有洗心革面,才能重新做人。
“负面清单”释放出“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正能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党员干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负面清单”把丑话说在头里,招呼在先,提醒在前。蕴含在“负面清单”之后的逻辑,其实就是限制权力,把权力有效地关在笼子里。只有划出权力的边界,划出权力的底线,权力才不会被滥用。这种管理模式,就像斩向公权私用的一把利剑,一方面可以有效保护秉公办事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有效阻止权力的自我冲动、自我豁边。“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负面清单就是用“规定”、“准则”的硬约束,强化各级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底线意识”,让党员干部少犯错、不犯错,这才是真正的爱护,真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