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吹响建设海南东部中心城市的号角

2017-11-21 11:51
今日海南 2017年3期
关键词:琼海博鳌全域

文|本刊记者蔡萌

琼海:吹响建设海南东部中心城市的号角

文|本刊记者蔡萌

又是一年春好处。2月26日,距离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召开仅余不到一个月,小镇博鳌的每根神经仿佛都被调动起来,交通、安保、酒店、景点、环境卫生……每个细节都需确保万无一失。这是今年我国主场外交的开篇之作,也是在琼海首次实行“一地办会”,其压力显而易见。

16年前的春天,博鳌亚洲论坛正式宣布成立,小镇博鳌一跃成为通向世界的中国舞台,让外界进一步了解海南、了解琼海。16年来,琼海努力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机遇中寻找发展的突破口,探索出具有琼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琼海踔厉风发、再展宏图,“打造‘产业强、城乡美、百姓富、社会和’的海南东部中心城市”正在从愿景逐步走向现实……

强产业,谋转型:夯实发展硬实力

博鳌,乐城。暮春三月,万泉河畔薄雾轻笼、草木贲华,与这浪恬波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里的一派热火朝天。放眼望去,先行区里多幢建筑拔地而起,北面是绿意盎然、蜿蜒流淌的万泉河,南面则是田园牧歌式的好风光……这片现代化高端医疗服务园区,两年前还是一片荒坡野地。据悉,先行区全面建成后,将年接待医疗旅游人次约500万,核心产业实现年产值800-1000亿元。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新的产业格局,琼海“产业强”的蓝图正是从这里挥墨起笔。

连接博鳌与潭门的潭门大桥旁,千名工人在为国家南海博物馆的如期开馆挥汗如雨。潭门南临博鳌,是琼岛前往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港口。此前,潭门不少渔民从事砗磲相关的工作,而随着《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正式实施,潭门的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在不久前举行的省“两会”上,琼海市市长符平提出,以国家南海博物馆建设为契机,整合漫步绿道、乡村道路、特色千年古村等资源,把国家南海博物馆周边的渔村连片打造成“美丽乡村长廊”;大力扶持潭门发展近海休闲渔业、海产品深加工业,建设潭门海产品交易市场,扶持捕捞技术的改造等。

“产业强”,这是当下琼海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词——一方面,以健康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这里落地生根,蓬勃成长;另一方面,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优势产业则面临着破立取舍,转型发展。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打造海南东部中心城市,这是省委、省政府对琼海发展的要求。2015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先后到琼海调研,对琼海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殷切的期望,嘱咐“要把琼海打造成为有经济实力、绿色产业支撑,又为国家大局服务、对周边有一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的东部中心城市”。实现这一目标,“产业强”无疑是最核心的支撑。

过去,受发展的客观条件限制,琼海在产业方面房地产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及税收来源的60%都依赖于房地产。去年,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实施“两个暂停”政策,也倒逼琼海尽快转变产业发展结构。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共琼海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坚定地表示,“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紧紧抓住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时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擎,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实力。”

在何琼妹看来,“只有兴一方产业,才能富一方百姓”,今后5年是琼海市建设成为海南东部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握机遇与挑战。综合考虑琼海的发展定位、交通区位等因素,琼海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琼海不可能三产齐全、平衡发展的产业发展现状,必须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政策、生态、资源和品牌优势,把先行区打造成为以健康产业为主的核心,把沿海区域打造成为文化产业经济带,把万泉河流域打造成为绿色生态经济带,把博鳌通用航空产业园、大路产业园、潭门海洋经济产业园做大做强,发展全域旅游,最终形成“一核、二带、三园、全域”的产业格局,有所侧重地发展优质产业。

“大力发展健康养生、生态旅游、会议展览等特色产业,就是要突出琼海的产业优势。”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习明认为,琼海须充分发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和国家南海博物馆的名牌效应,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带动琼海全域的医疗、旅游、会展等产业发展,并辐射周边地区。

“为了实现产业发展的目标,今年琼海将投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精力,力争产业形成规模发展。”据琼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吴楷杨透露,今年全年琼海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15个,年度计划投资106.4亿元;计划政府投资项目183个,年度计划投资33.7亿元;力争先行区年底入园高端健康医疗企业达到40家以上……

美城乡、和社会:营造发展软环境

嘉积,北仍村。青山绿水,椰影婆娑;低檐矮瓦,小径幽深。尽管春节黄金周早已过去,北仍村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在“北仍客厅”里听村里的老人说说村里的旧事;在“乡愁味道”体验丰盛的农家宴;午后再漫步到“草寮咖啡”喝一杯“第一夫人”同款咖啡……眼前的北仍村不同于人们印象中的乡村,却让人不由放慢脚步、沉淀乡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下,北仍村把“风景”变成“产业”,享受“美丽经济”带来的幸福生活。

琼海集山、泉、河、海、湖于一体,聚碧水蓝天、阳光沙滩、椰风海韵、牧笛田园于一地,全市13个镇(区)像13颗美丽的珍珠散布大地。山清水秀乡愁在,这正是琼海美之所在,也是上天赋予其旅游业发展的先天优势。

琼海是全域旅游的发源地和先行者,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深度总结,认可“全域旅游的经验从琼海出来”。近年来,从新型城镇化建设到全域5A级景区打造,琼海从供给侧发力,在不断拓展供给空间的同时,推动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供给质量的优化升级。2016年,琼海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大关,达到1010.1万人次、旅游收入5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5%,创历史新高。

不设围墙、没有边界、不收门票,通过全域旅游,琼海不仅实现了旅游产业的长足发展,更把“城乡美”释放得酣畅淋漓,但同时也存在旅游产品不够丰富、结构单一等现实问题。今年底,琼海作为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12个市县之一,将接受验收考核。对此,何琼妹表示,琼海将结合特有旅游资源,引入产业内涵,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打造,“未来,琼海将从医疗旅游、会展旅游、航空旅游、乡村旅游、老景区提升改造等五方面巩固加强琼海全域旅游发展。”

今年是琼海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开局之年,也是琼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全国健康城市的关键一年。何琼妹告诉记者,琼海以“三市一区”为载体,将进一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全力以赴拿下和巩固“三市一区”金字招牌,让琼海的城乡焕发更美的风貌。

实现“城乡美”“社会和”,要靠发展,还要靠治理。据悉,今年,琼海在财政资金较为紧缺的情况下,仍整合了2.5亿元推进“三市一区”工作,将对照考核体系标准,逐项逐项的进行落实完善,并发动政府各部门、城乡居民和“候鸟新市民”共同行动起来,针对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城区闲置用地、废品收购站等重点顽疾、管理盲区和死角,组织力量攻坚治理。

此外,琼海还将继续在万泉河生态修复上发力,推进“六大专项整治”和“生态修复”“城镇修补”工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据何琼妹透露,琼海今年将启动万泉河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投入约30亿元,整体修复万泉河河道、修补堤岸、恢复植被。通过生态修复,带动万泉河经济带发展,带热万泉河旅游。

“万泉河声名远播海内外。其下游河口和上游河段都已有旅游开发,中游河段旅游开发则相对滞后。如能把中游的旅游也好好地做起来,万泉河的全域旅游也就很好地做出来了。”经济地理与旅游地理学者杨冠雄是土生土长的琼海人,在他看来,万泉河和美丽乡村是琼海的两块金字招牌,做好其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取之于自然,用之于百姓”,实际上,琼海对万泉河流域的发展已规划好蓝图。未来,嘉积镇、中原镇、博鳌镇将连成中原片区,实现琼海新城区逐渐南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折射出琼海在谋求区域新定位、开创城市新格局、推动城市新发展的紧迫感和新思维。

富百姓、为民生:积蓄发展厚底气

会山,加脑村。2013年,村民陈秀兰儿子遭遇了一场车祸,因为大额的医药费,一下子把全家拖进了贫困的泥潭。为帮扶村民脱贫致富,会山镇借打造“苗族风情小镇”的东风,大力扶持加脑村发展乡村旅游。在镇政府的帮助下,陈秀兰开起了工作室,把苗绣变成手工艺“伴手礼”;村民李家全开起了“苗家乐”,带动十余人就业;大学生张宗灿加盟了农村淘宝店,为村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渠道……加脑脱贫了,会山也脱贫了。去年,会山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09万元。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百姓富”正是琼海建设海南东部中心城市的根本目的,也是底气所在。

在我省“三年脱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脱贫攻坚战略行动目标下,去年琼海结合实际,提出“一年攻坚脱贫,四年巩固提升”的脱贫攻坚目标,投入扶贫资金1.33亿元,完成脱贫2753户1.1096万人,基本实现了“一年攻坚脱贫”的任务目标。整村推进的5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在0.1%左右,全部完成区域性整体脱贫。

“为了帮助贫苦户在短期内实现脱贫,琼海一方面通过全域旅游助推精准扶贫,如龙寿洋、博鳌滨海、万泉河三大国家农业公园成为岛内外旅游新热点;另一方面通过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去年累计扶持贫困户种植热带经济作物453亩,养殖禽畜3.82万只。长期看,则是通过产业发展、解决就业等,保证农民能够稳定增收。”琼海市扶贫办主任冯雄向记者介绍。

大路镇湖仔村贫困户谢振清,依靠政府资助的摩托车修理器材和多年维修学徒经验,开起了摩托车修理店,现在平均每月有近3000元的稳定收入;会山镇加略村贫困苗胞邓大海,通过参加学习培训和相关单位的技术指导,掌握了黑山羊养殖技术,不仅自己养殖了26只黑山羊,还主动帮助其他贫困户养殖13只,带动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河北的大午集团通过“公司+贫困户”模式带动98户贫困户发展养鸡和光伏产业,形成了扶贫养殖基地、光伏产业基地和就地就业基地……多措并举下,琼海走出了一条实现产业发展的“造血式”开放型扶贫道路,向全面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年,琼海市委、市政府将坚持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不折不扣地落实为民办好事实事。”何琼妹表示,围绕“民生”今年琼海还将有许多大动作:启动琼海市第一小学扩建,加快启动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建设,加快动工建设市文化体育公园,广泛开展技能培训……

历史上的嘉积,曾一度是仅次于海口的琼崖第二大商埠;而今,打造海南东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琼海更被人们寄予厚望。

“一个城市能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要考虑五要素和三种力,即地理区位、人口规模、经济产业、区域文化、政治影响和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省社科联副主席陈耀认为,对照这些因素,琼海打造海南岛东部中心城市,有优势也面临挑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努力。

“要实现海南东部中心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充分利用琼海已有优势,抓住国家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和建设海洋强国、健康中国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重探索有利于实现陆海统筹、城乡一体、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等目标的政策体系。”王习明表示。

“按其地理位置及所形成的区位条件,琼海是完全可以发展成为海南东部地区发展重心所在的。”杨冠雄认为,近年来,琼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琼海当及早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做好准备。”

唯心中有担当,行动才会有力量。

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博鳌“第二乐章”已开始奏响,能够承接国际性展会的产业园区正动工建设,万众瞩目的海南文化新名片国家南海博物馆开馆在即,达到国际机场标准的博鳌机场已完成扩建和复航,博鳌、潭门、嘉积、中原等重要的节点小镇的规划编制调整近期已启动……抢抓机遇、深度融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格局下,琼海这颗海南东部的耀眼明珠正熠熠生辉……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

猜你喜欢
琼海博鳌全域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博鳌面孔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张红宇:持续打造中国特色的琼海模式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琼海发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