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虚拟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2017-11-21 09:12鲁晓琳董志郭琨
社会观察 2017年1期
关键词:虚拟化时期实体

文/鲁晓琳 董志 郭琨

经济虚拟化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文/鲁晓琳 董志 郭琨

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是现代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大主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且与当时的货币政策密不可分。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虚拟资产的数量和交易量不断膨胀,经济虚拟化程度已成为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

经济虚拟化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对经典理论框架下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胀决定理论提出了挑战。20世纪7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明显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相背离的现象,后来美国还出现了“失业型经济复苏”,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方式全面转型。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考虑虚拟经济下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协调发展应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研究虚拟经济条件下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演化关系十分重要。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经典的菲利普斯曲线,到内生化货币将货币变量引入宏观经济模型,再到当下经济虚拟化背景下新的探索。菲利普斯曲线作为研究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关系的典型模型,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且伴随新的经济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更替,各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不断的修正。随着货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将货币引入了一些传统模型,主要有托宾货币模型、货币效用模型、现金先行模型、货币存量效应模型和交易成本模型五种类型。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呈现不断加深的趋势,虚拟经济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考察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实体经济,同时开始注意虚拟经济领域。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与重要宏观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或影响,一般的结论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还有一部分研究侧重于检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但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如有的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带来经济增长,而有的学者却在实证中得出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的结论。另外,通过制造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摩擦,高通货膨胀率会导致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许多实证研究针对金融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多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或者单个国家的时序数据,其主要结论是持续的通货膨胀与金融部门的表现呈现强烈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近些年来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探索通货膨胀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门限效应,而且现有的研究已基本达成共识:在低通胀水平下,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在高通胀水平下,这种关系变得不明显,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国家,如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门限值并不相同。

综上,学者们结合经济虚拟化带来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得出了不少重要结论。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缺乏经济虚拟化程度对于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其次,以往研究通常选取某个国家或不同国家的某一时段作为研究对象,缺乏经济虚拟化背景下三者之间演变关系的研究。

经济虚拟化过程中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发展演变关系

本文以美国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的演变过程为研究主线,首先利用静态VAR模型,区分工业化时期和经济虚拟化时期并分别建模,将虚拟经济市值指标纳入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系统,通过两阶段脉冲响应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经济虚拟化过程中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发展演变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时变VAR模型系数时变以及可以输出时点脉冲的优点,考察了同样的经济冲击在不同时点上的效应差别。

静态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

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本文对工业化时期和经济虚拟化时期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响应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

对M2的一个冲击,在工业化时期,GDP、CPI一直表现为正响应;在经济虚拟化时期,GDP、CPI在本期立刻作出负响应,但从第2期开始主要表现为正值。原因在于:在虚拟经济尚不发达的工业化时期,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流入实体经济领域,这将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并带来物价的上升;而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创新不断创造使用金融杠杆的新技术、新方法,使得虚拟经济的利润率往往比实体经济要高。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更多地被吸引并流入虚拟经济部门,经济虚拟化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相背离的现象。

对CPI的一个冲击,在工业化时期,GDP一直表现为正响应,MV主要表现为正响应;在经济虚拟化时期,GDP在本期立刻作出正响应,但从第2期开始表现为负响应,一直到第7期开始回归正值,MV的正负响应表现基本与GDP同步。进入经济虚拟化时期,美国核心经济由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实体经济已经转变为以金融、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相比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是由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实体经济的价格冲击会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这种预期在虚拟资产的高收益和泡沫出现的潜在风险之间徘徊,导致虚拟资产的价格波动,从而影响虚拟经济的市值,而GDP、MV对CPI冲击的正负同步反应也充分说明了经济虚拟化时期虚拟经济的主导地位。

对MV的一个冲击,在工业化时期和经济虚拟化时期,GDP都一直表现为正响应,但是相对而言,经济虚拟化时期GDP对MV冲击的反应速度更快且反应程度更大。虚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此同时,流入虚拟经济的货币量越多且交易越活跃,由虚拟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所创造的货币收入就越多,而这其中被计入GDP的工资和利润额也就越大,且随着资本化的金融杠杆率的提高和叠加应用的金融杠杆链条的延长而增加,这意味着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直接动力,且正在演变为主要驱动力。

时变关系研究:基于TVP-VAR模型

从时变脉冲结果可以清晰地发现在经济虚拟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互动演变过程,无论是从脉冲响应的方向还是幅度,都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结果完全一致,尤其是初始值的反应,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VAR模型分阶段研究的合理性。

总而言之,从工业化时期到经济虚拟化时期,各变量的互动演变过程呈现以下特点:

(1)GDP和CPI对M2冲击的响应经历了“一直为正”到“先负后正”的转变过程,且脉冲幅度越来越小。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和物价的影响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小,不会立刻促进经济增长并带来物价的上升,相反甚至会导致经济增速的下滑和物价的下降,虚拟经济的货币分流作用呈现逐步加强的趋势。

(2)GDP对CPI冲击的响应由“一直为正”到出现“正负正交替”的现象,且达到正向最大值的时间由滞后两期转变为当期。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虚拟经济在整个经济运行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正负正交替”的现象以及达到最大值的反应时间也充分说明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更加密切,互动机制变得更加成熟,传导速度更快。

(3)GDP对MV冲击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基本上也是呈现更快、更大的趋势。伴随着美国经济虚拟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虚拟资本迅速泛化,虚拟经济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并在经济中渐居主导地位,在MV冲击下GDP越来越快的反应速度和越来越大的反应幅度意味着金融创新正在演变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伴随着美国的经济虚拟化和去工业化进程,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将更多地被吸引并流入虚拟经济部门,经济虚拟化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相背离的现象。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密切,互动机制变得更加成熟,传导速度更快,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一样,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直接动力,且正在演变为主要驱动力。

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就如何应对经济虚拟化进程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优化实体经济和虚拟资产结构,从总量规模和内部结构的匹配角度,科学地把握虚实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区间。如果虚拟经济发展滞后,将限制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影响实体经济运行效率;如果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过度膨胀形成资产泡沫,也不利于实体经济稳定发展,且极易造成危机性后果。

(2)传统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生改变,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中,货币政策应关注调节虚拟资产价格,逐步将金融资产价格纳入调节和制定货币政策的参考指标,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影响,从结构性政策入手来调节整体的经济运行。

(鲁晓琳系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董志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郭琨系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摘自《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虚拟化时期实体
知识图谱的候选实体搜索与排序①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关于推动实体书店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谈虚拟化工作原理
用户怎样选择虚拟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