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溧阳市西平小学 朱红娣
培养简算意识 提高计算能力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实践与思考
江苏溧阳市西平小学 朱红娣
“简便计算”具有丰富的数学教学内涵,在关注学生对于计算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关注其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简便计算不再为了因为题目要求而简便,使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一个看到计算就能想着“我应该怎么计算才能使更快地得到答案”,将这种简便的意识带入其他的学习应用当中。
简便计算 自主建构 灵活运用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二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律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一方面巩固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学习运算律的价值,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使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建构数学认知模型。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两组算式结果是否相等,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这样一组具体的算式,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哪些算式中两个加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哪些算式的运算顺序发生了变化,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组算式计算出结果,使学生自觉产生简算的需求,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运算律的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1.通过比较不同的计算过程,优化方法,构建数学模型。
出示例2:下表是林山小学四、五、六年级同学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
四年级29人五年级46人六年级54人
(1)“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引导:学生读题后直接口答出算式“29+46+54”,接着让他们先独立试做,在练习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2)收集学生不同的做法(实物投影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有:
先出示做法①和做法③进行比较,交流: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再比较做法③和做法④。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做法④写法合适吗?为什么?你喜欢哪种方法?
(3)接着让用做法③计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示范正确的书写格式,并让学生照样子写一写,使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模型。
2.在试一试的练习中进一步规范书写格式,巩固模型。
学生有了例题的正确示范,接着通过“试一试”两道题目的练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体会知识的价值,并对计算过程和书写格式的规范上得到巩固。接着让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和讨论交流,理解怎样的加法算式可以进行简便计算,在简便计算时应用了哪些知识,丰富学生的体验,巩固模型。
3.在游戏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积累简便计算的经验。
在加法简便计算中“凑整”的思想尤为重要,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简便计算的能力,我设计了“找一找”游戏环节。首先通过连线找一找“和是100”的两个好朋友,并观察发现“和是100”的两个数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积累经验的素材,接着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玩对口令游戏,进一步丰富体验。有了这样的经验,学生在计算中就能快速找到哪两个数可以通过凑整使计算简便,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课的练习一般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练习欲望,我设计了“我用智慧去闯关,争当简算小能手”的活动,其中包括:“算一算”“赛一赛”“猜一猜”等闯关练习,学生每顺利闯过一关,就能为自己加一颗星。通过这样的激励措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练习中你追我赶,意犹未尽,并能自觉使用简便计算,提高自己计算速度。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以往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只在题目要求使用简便计算的时候才会用简便计算;而在题目没有要求时,即使很多题目明明是非常典型的,可以用简便计算,而且这类简便计算学生应该是都掌握了的,他们却不会使用简便计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自觉应用的意识相当淡薄,缺少对数据的敏感性,在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灵活计算方面缺乏足够的自觉意识。本节课是学生简便计算的起始课,所以培养学生简算意识尤为重要。本节课对学生简算意识的培养贯穿整个过程,首先在导入部分的问题解决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简算的好处;接着在例题的问题解决和试一试中,使学生理解怎样应用运算律灵活地进行简算;最后在练习的问题解决中,让学生为了得到“简算小能手”的称号,提高速度,自觉形成简算意识。
总之,简便计算虽然是“数的运算”中的一块内容,但是它具有丰富的数学教学内涵,我们在关注学生对于计算技能掌握的同时,更要关注其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的培养,使学生的简便计算不再是因为题目要求而“简便”,使每一个学生看到计算就能想着“我应该怎么计算才能更快地得到答案”,将这种简便的意识带入其他的学习应用当中,真正将简便变成一种意识、一种思想,灵活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