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中,谭 军,杨晓亮,唐 瑞,郑雅文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7070;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7070)
转制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实践*
赵安中,谭 军,杨晓亮,唐 瑞,郑雅文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7070;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7070)
结合技术创新平台的定义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及趋势,以某转制型科技企业为例,总结了近10年来其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进展,分析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介绍改善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的具体举措,提出新时期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建议.
技术创新;科技平台;科技资源;运行管理
技术创新平台(可简称为"科技平台"),是指具有开放共享特征、整合集聚科技资源、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或从事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的机构或组织.它主要包括以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代表的技术研发平台;以技术成果转移机构、检验检测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产业联盟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在内的技术支撑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还是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创新平台作为人才聚集、资源共享、优势集成的科技创新基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还对推进以企业为核心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许多发达国家认为,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抢占战略制高点、在世界范围内争夺研究人才、增强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物质保证.因此,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同时,也要求这些科技平台必须为国家目标服务,体现国家意志.国外技术创新平台大都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对于国外技术创新平台,具有代表性的模式包括美国、欧盟的政府引导性模式和日本、韩国的政府主导性模式.国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经验说明,政府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科技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差距比较大,难以有效支撑重大科技突破,难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有:国家科技部主管的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发改委主管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人事部主管的博士后流动站等.
省部级技术创新平台主要有:例如各省(直辖市)批准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工信部、教育部和部级联合会(比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部级(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部分市区也批准建立相应的市级(区级)创新平台.
笔者所在单位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一类研究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999年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以来,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尤其是2008年以来,依托公司功能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公司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省部级创新平台,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000-05,科技部以国科计字〔2000〕032号文批准组建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重庆市第一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1年,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3年,创建"中国功能材料网"门户网站;2004年,创建《功能材料信息》技术期刊;2008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组建了"机械工业高性能耐腐蚀合金重点实验室";2011年,经重庆市科协批准组建了"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组建了"机械工业高性能测温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经重庆市经信委批准组建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科委批准组建了"耐腐蚀合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科委批准为第一批市级"创新型示范企业";2012年,经重庆市科委、市委人才办批准设立了"两江学者"特聘岗位;2013年,国家发改委批准组建了"高性能测温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014年,经重庆市科协批准组建了"重庆市海智基地工作站";2015年,经重庆市批准组建了"稀贵金属及高效利用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材院企业技术中心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逐步建设了较为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而技术创新平台也成为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公司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4.2.1 提升单位"软实力"
国家或省部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改善了技术创新软硬条件,完善了公司科技开发体系,显著提升了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公司相继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工业强基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国家级科技项目,大大促进了公司科技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快速增长.
4.2.2 获取直接科技项目支持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或者依托技术创新平台,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专项"等各类直接资助科技项目10余项,获得各级财政拨款超过5 000万元,为支撑公司条件建设,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4.2.3 引进和培养人才
通过技术创新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两江学者"特聘岗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点等),引进院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培养了一批博士生、博士后,为提升公司人才队伍层次发挥积极作用.
4.2.4 促进产学研合作
利用行业服务平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显著推进公司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移转化等,同时,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与国内先进单位相比,公司技术创新平台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平台数量较多,但部分含金量不高.公司现有各类技术创新平台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不多,尚无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二级平台或省部级平台的影响力有限,对单位效用不是特别明显.②平台运行疏于管理,有效应用不多.在一段时间里,部分平台流于形式,实质性工作不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③国家正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将整合、归并有关创新平台,而公司规模比较小,总体实力比较弱,平台实力尚需进一步提升,获批新的国家级平台难度大.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①重申报,轻运行.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初期常有政府资助,各级领导对申报创新平台积极性较高,而政府对技术创新平台后续运行支持比较少,监督考核不严,导致各级领导对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不够重视.②技术创新平台管理体系不完善.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缺乏连续性、规范性、系统性.③落实管理责任不够.各平台大都由相关职能部门承担日常管理任务,职能部门人手少,管理任务重,未配置专人管理,也未将技术创新平台管理任务纳入绩效考核给予鼓励,工作力度和效果有待提高.④缺乏专项运行经费.各平台缺乏运行专项经费预算,无法组织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工作.
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是公司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前期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改善运行效果,公司于2015年制定了《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文件提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要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重在实施"的原则,强化技术创新自主发展与对外合作交流相结合、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因此,公司针对这个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4.5.1 建立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公司技术创新平台由科技发展部统筹管理,负责政策制定、日常工作协调与监督、考核等管理职责.公司对技术创新平台实行分类管理.技术研发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由相应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相应的业务部门负责日常运营.公司对技术创新平台实行分级管理,属于某部门专属的平台,由该部门负责;由多个部门共建的平台,则指定某部门牵头负责日常工作.国家级平台原则上由院部统筹谋划、归口部门负责运行,省部级平台由相应专业部门负责.
各专业或职能部门需根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总体规划,合理调配公司功能材料产业化基地已投入的高精尖设备仪器,并结合院部科技与产业发展需要,提出各类技术创新平
台的建设需求.技术创新平台牵头部门负责立项的具体工作,经归口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并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上报.经国家、地方和行业批准组建后,将有组建周期的技术创新平台列入公司科技计划,由院部统筹经费按批复的内容组建;对于不需组建周期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完成组建并验收合格的技术创新平台,需纳入正常运行管理中.各有关技术创新平台需根据上级和公司管理部门的要求,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采取独立或非独立运行的管理体制.技术创新平台由牵头部门主持日常工作,牵头部门指定主管领导具体负责,并配备相关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多部门共建平台由牵头部门负责,运行参与部门协助.
技术创新平台针对行业的发展和自身服务功能,根据需要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公司通过绩效考核目标来强化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和管理,而落实相关技术创新平台主要依托部门的建设和管理责任.同时,技术创新平台归口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资源,支持技术创新平台工作的开展.经过2年多的调整,公司已经形成了院部统筹,科技发展部与专业/职能部门相结合的创新平台管理体系.
4.5.2 强化平台建监督考核机制
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扶优汰劣、动态管理的原则,完善和健全平台建设与运行绩效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的创新平台,建立不同的评价制度,主要从研究成果、制度创新、人才培养、共享服务等方面对平台建设运行的实绩进行考核,做到既有章可循,又符合平台自身特点.
公司科技发展部每年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平台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考核组由主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特邀专家组成.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4个等级.对于年度考核优秀、良好以上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给予专项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各技术创新平台还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接受监督考核.对于在上级主管部门考核中获得优良以上成绩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给予专项奖励;对于未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考核的技术创新平台,对归口部门和牵头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4.5.3 加大研发投入,保障平台建设与运行需求
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来源于公司自筹资金、上级专项拨款.结合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的总体要求,公司在科技项目经费预算中设立技术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统筹安排涉及科技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相关经费,形成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以支持平台建设,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
各技术创新平台在上年底提出下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申请公司技术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经科技发展部组织评审后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定.其中,人员费、差旅费和招待费等基本运行费用纳入技术创新平台专项资金列支,组织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可从申请纵向、横向科技项目和公司自列科技项目中统筹安排.公司鼓励各技术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拨款和横向收入,形成自身良性循环.
当前,国家科技体制面临大变革,社会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尤其是《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国科发基〔2017〕250号)的出台,公司科技创新平台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企业要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从公司发展实际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专业创新团队为依托,以全面提高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平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针对这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将技术创新平台发展规划纳入公司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同时,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最新政策,加强统筹协调.②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和硬件条件优势,从公司传统优势行业的细分市场着手,优质完成现有科技项目,做大做强公司科技与产业,避免被优化整合,并积极争创更高级别的技术创新平台.③加强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管理.配置专人负责技术创新平台协调管理,给予专项运行经费,并调动具体业务依托和运行部门的积极性,扎实推进具体业务工作的开展,避免"空转".④加大平台宣传力度.利用公司网站、各类宣传资料、行业展会等,加大对技术创新平台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在国内外和同行之间的影响力.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用于科技项目申报与实施、人才引进与培养、成果推广与产品市场开拓等各方面的工作,为公司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李聪,杜伟锦.浅谈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及评价[J].经济论坛,2007(22):35-37.
[2]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3]龚毅,张慧,彭诗金,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实现研究[J].经济论坛,2013(4):104-107.
[4]张倩.我国新能源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研究[J].当代社科视野,2011(Z1):50-52.
[5]李啸,朱星华.浙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3):39-43.
[6]储节旺,邓方云.国外研发平台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科技,2012(10):55-56.
[7]王亚萍.政府在发展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中的作用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8(4):31-33.
[8]王彰奇.地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与模式构想[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48-50.
[9]周珊珊.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模式的研究--以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为例[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10]薛捷,张振刚.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87-92.
[11]陈芳,穆荣平,宋河发.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支持政策关联性研究[J].科研管理,2013(1):55-62.
[12]国务院,国发〔2014〕64号.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S].2015-01-12.
[13]国务院,国办发〔20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S].2013-02-04.
[14]国务院公报,第28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S].2012-09-23.
[15]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科发基〔2017〕250号.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S].2017-08-18.
[16]赵安中.重庆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赵安中(1972-),男,重庆大足人,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重庆大学,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特种功能材料、科技管理、行业服务.
〔编辑:白洁〕
G322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2.036
2095-6835(2017)22-0036-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E11B01),工业转型升级强基工程项目(招标编号:TC150B5C0/分包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