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课程教学设计探究

2017-11-19 17:07李永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促进发展课程设计

李永梅

摘要: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幼儿教师的基本任务;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它需要教师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特点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幼儿实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方法途径,设计出适合儿童发展的课程,并组织实施,以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课程设计;合理实施;促进发展

一、按照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在进行幼儿语言教学设计时,要严格按照幼儿语言教学总目标的要求来进行。幼儿园语言教学,教师不论是在设计幼儿语言教学内容或是幼儿语言课堂教学方法,都不能背离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相关幼儿园语言教学领域的教育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语言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愿意与人交谈”、“语言礼貌有礼”、“倾听对话注意力集中”等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能够理解日常用语”、“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话”、“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等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总目标。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的具体要求总结如下:

①幼儿倾听能力要求包括交流语言礼貌、倾听注意力集中、理解日常用语、听懂普通话等;②幼儿语言表述行为能力要求包括能与人交谈,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等;③幼儿早期阅读行为与语言欣赏行为能力要求,包括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唱儿歌等。

二、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幼儿计算能力

操作活动是一种幼儿园教学中最有助于提高幼儿计算应用能力的方法,幼儿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幼儿主动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各个感官,帮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小石头、小棒、小纽扣等实物,让幼儿进行加减运算,通过对实物总数和部分的感知,增强幼儿对数字的应用能力,并体会加减运算的真正含义。比如:让幼儿一只手拿两个小石子,另一只手拿三个小石子,然后提出問题:“两只手一共拿了几个小石子啊?”然后引导幼儿列出算出“2+3=5”,再交换两只手中的小石子,提出问题:“这样一来,两只手中一共有几个小石子在?”再引导幼儿列出算式“3+2=5”,使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理解什么是“加法交换律”。通过由实物和图片演示抽象为具体数字的操作过程,可以促使幼儿从对知识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数字的应用能力,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拓展了幼儿的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孩子们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孩子们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孩子们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孩子们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孩子们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四、心灵则手巧:让幼儿多动手

“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开发孩子的智力,最简单而高效的方法就是运动双手,特别是幼儿时期,孩子大脑发育很快,双手动作灵活便能促进头部机能的发展,使大脑变得更聪颖。同时鼓励幼儿模仿,奠定创新基础。模仿就是对人或动物、事物的表面现象仿效,照着样子做。这是创造的开始。模仿是孩子的本能,但是怎样发展孩子的模仿能力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不少教师不重视孩子的模仿,认为这是缺乏创造力的表现。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其起因就是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五、说活动对提高教师设计课程能力的作用

1.“说”出来的过程,强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说活动”不仅要表达教师课程设计的结果,还要剥离出隐含在“教什么”、“怎样教”后面的“为什么”的理论依据。它也不是“活动实施”,即面对幼儿以儿童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浅显的道理和亲切的语言进行教学,而是教师面对同行及教研人员开展说课活动;在“说活动”的时候,其角色不是教育者,而是一个提供同行教研信息的讲述人;他所讲的内容,不仅是活动设计方案,更主要的是剥离设计过程中的理论内容。

2.通过“说活动”使幼儿教师设计课程要有理有据,有自己的特点“说活动”的过程,也是全体教师、教研员在每个教师自己充分准备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课程设计、提高课程设计水平的过程。在教师把自己的活动设计构思、理论、观念说出来以后,全体教师一起从理论到实际透彻分析活动设计的每一环节,使过去个人为主的教学行为,可使教师逐步从理论上弄清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的关系,逐步明晰在分解确定目标、目标表述、内容选择和形式方法运用中的模糊认识,逐步根据课程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步骤,使教师设计课程的能力得到提高。

3.教师的爱和认可,是师幼间沟通的前题对从有大人包办代替的家庭中刚入园的幼儿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教师的爱。以前我班一位小朋友胆子很小。听他奶奶说长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家庭。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学小兔跳,他站在场地上不动,我看出了他的心事,就扶好了他的手跳,并不断鼓励他,要勇敢,你能行,孩子觉得老师给了他一种安全感,只要你稍微牵一下他的手,他就会觉得有了保护伞了,什么都不怕了。幼儿具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成人的关注,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小班幼儿画了一个圆形,他就会说:“老师我画了一个太阳,老师我画了一块大饼,老师我画了一个皮球。”这时,教师必须认可幼儿的作品,鼓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你们画的真好,要是画上太阳光就更好了,你的皮球上画上花纹就更好了。”反之,如果老师看也不看,或者直接否定,就得不到沟通的机会,更无法了解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因此,爱和认可可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我认识到沟通师幼间的关系必须掌握以下的原则。endprint

猜你喜欢
促进发展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开展户外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总结推广“隆化模式” 积极深化林场改革
校园剧社与校园戏剧的发展关系研究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