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可德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而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合适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简单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这也是素质教育对现在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老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和尝试,寻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锻炼方法;思考建议
在现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通过科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
一、重视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多是教师硬性灌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无法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数学教学现状,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如对一元二次方程加以讲解时,教师采取直接灌输的方式,往往会时学生难以准确把握该类难点问题。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和讨论,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进行探究,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概括能力。
二、把握教学内容,适当展示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只限于初中阶段,它贯穿数学学习整个过程。不過,这并不是要求要每节课都进行数学思维的讲解。展现数学思维过程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要把握教学内容,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例如,初中数学中函数这一节的内容,应该在课前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一些辅导,或者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数学史料,让他们对函数概念的形成,以及函数的相关应用知识有些初步认识。否则,单单只靠课堂内教学很难讲清楚。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思维的动力。科研成果的创造,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如果毫无兴趣,他就不可能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更不可能获得创造成果,如著名科学家哈尔顿因为对船感兴趣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轮船。中学生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数学课讲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以便吸引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去分析、去比较、去探索、去学习认识对象的奥秘,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开拓知识领域是培养数学创造思维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如果一个人具有广搏的知识,那么他就能发现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受到启示,触发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到“讲得精,练得巧,用得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练好课内的基础知识,开拓学生思维。如可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思路去思考问题,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让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到课外去摄取知识,到知识的海洋去“采珠宝”。这样,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也会更活跃。
四、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引导学生思维。因此,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须从学生兴趣出发,引起学生对数学的高度重视,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特环境,利用实例讲解。教师可以以“引水渠的修建”为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修建一条深3米,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引水渠,在横截面积大小固定的条件下,问渠壁的倾斜角θ为多大时,渠底面和两侧面所用材料最省。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抽象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要使得修建材料最省,只需满足渠底面和两侧面的截面周长为最短即可。根据三角函数中正切函数的相关公式即可求出满足条件的θ值。即当θ为60°时,修建引水渠的材料最省。通过实例讲解,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了,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培养学生的多种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而是分为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在我国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只教给学生如何应用正向思维,即培养学生数学的正向思维能力,对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及其他思维的培养少之又少,甚至一点都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正向思维能力提高了要求,对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却往往忽略了这点所以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多种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思维能力。
总之,对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要调动其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进发思维。还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应合理调配重难点,循序渐进的开展思维训练,使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分解,减缓坡度,拆分重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轻松的心太下开展思维活动。另外要鼓励创新,让学生独立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品质;肯定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促使其思维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盖群.巧用“做数学”,创新初中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327.
[2] 赵晓英.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J].学周刊,2014(11):43-44.
[3] 李亚君.浅谈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J].学周刊,2014(14):32-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