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敏
摘要: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关系着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而福建省又是方言的重灾区,特别是闽北地区,方言众多,推广普通话难度很大。作为一名普通话教师,深知肩上的责任和使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感悟和积累,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闽北方言;普通话;教学
引言:福建闽北地处山区,语言复杂,发音怪异,因北接浙江江山县,东接宁德地区的古田、寿宁,南与闽清、尤溪相邻,西与将乐、泰宁隔壁,北和江西省上饶、资溪为伴,是典型“八山一水”是福建省通往外省的重要喉塞,历代是军事要镇,兵家必争之地,俗称“铁南平”易守不易攻。由于十分特殊的地理环境位置,成为历代文人赴京赶考的语言学习地。这里方言种类繁多,而且与普通话差距很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如何纠正闽北学生的发音,是当务之急。通过几年的教学,有了些体会和经验,共同分享。
一、找准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做到心中有数
这里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很好,素有“绿色仓库”的美誉,全国最著名的毛竹之乡在此地,现保存非常好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也在此地,可就在这美丽又富饶的土地上,“南平人讲的是土官话”,又称北方方言,与相邻的建瓯、顺昌、尤溪、古田都不一样,而这典型的方言又仅存在城区3平方公里的人群杂居之中,十分奇特的现象,多年引起语言专家学者的兴趣,可就是无法阐述其形成的原因,因而形成南平学生的奇异的语言发声的怪圈。南平学生管“急”叫(gè)、管“惊”叫(gin)、管“提”叫(diē)、管“呆”叫(gó)、管“厌恶”叫(怒)、管“一次”叫(盘)、管“打”叫(mò)等。初到南平的人很难接受这种带有十分浓厚又奇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要真正找到这种语言现象还必须从南平历史讲起。据考证,唐末由于大量中原人“远征”,他们来到南平,在此地安营扎寨,而汉代闽越国王吴诸想揭杆称帝,与汉武大帝为敌,形成自己的小天地,但最终被汉军所歼灭,将汉城的皇宫烧了,现在武夷山城村还留下了残墙破瓦的汉城遗址,大量的中原人来到南平这块风水宝地,深深留恋,长期驻足扎营,形成了北方方言的方言区也不足为奇,可武夷山、建瓯、建阳、松溪、政和一带仅几十里相隔之处,又讲的是江南吴国的典型方言——吴语。因此,这些县市就有了“音”、“烟”不分,“全”、“尖”不分,“建”、“静”不分,“白”、“拨”不分的十分特别的普通话,让人十分费解。
(呆—gó)、(厌恶—怒)。方言直译的音:不怎样(没害素)福州,瘦肉,(省肉)福州话,很细(很幼)福州话,打死(mò死)南平方言,难受(难过)南平方言,太好了(过好掉)南平方言,好大的风(很透风)福州话,味道好(很顶)南平方言,很怕(很gin)南平方言。
综上所述是方言直接用于普通话交流中。
南平方言中有许多怪异现象的倒装句,这是南平本地话与北方方言混杂的结果,形成方言的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几次的人口大迁:1、唐朝人来福建,东征2、宋朝3、明朝4、清朝大量江西人来南平5、抗战时期大量福州人逃难到南平6、48年大量北方解放军入驻南平7、58年开火车路,大量北方人入驻南平。
二、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帮助学生走出怪圈,说好普通话是我们语言教师的职责,我通过几年的教学,采取了下列几个方法,有一定收效,敬请借鉴。
1.从拼音开始,搞清楚声韵母发音存在的问题
2.从学生思想意识开始,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疏理
3.从平时的语言习惯开始,采用正确的语言发声
4.从文章、故事、诗歌开始,不断强化练习
5.从校园、班级、宿舍开始、推广普通话。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建立结对子监督机制:“一帮一”结对子,相互制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纠正。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集体朗读和个人朗读结合
2.小组练习和对子练习结合
3.教师示范和学生跟练习结合
4.采用语音跟读和电化教学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能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布置相对应的语言段子、文章、和学习辅导材料,对症下药,通过正确“方子”把他们的语言习惯改过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由于成绩优异,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并曾多次被派往南平师专、林业技术学院、南平工业学校、莆田、建瓯、顺昌、邵武等地开展普通话普及讲座,收效良好。并掀起了一股学普通话的热潮。
结语:推广普通话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要扭转整个闽北、南平的怪圈还需付出艰辛和努力,希望更多人积极参与,改变这一现状。我相信,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使她真正成为我国各民族人民交流的普通语言,成为我们的共同语言。
参考文献:
[1]陈鸿.点面结合,切入实际——兼论《福建人学习普通话指南》的指导性意義[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107—108.
[2]侍建国.论当今普通话的民族性及其他[J].语言战略研究,2017(2):76—83.
[3]吕小婉.以普通话测试为依托提升普通话水平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8):7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