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尔沙
【摘 要】 优秀的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倡导“古典文学进语文课程”的今天,如何把这些“经典”真正引领进学生的视野,并从中受益,以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以口语训练为突破口,开展丰富的活动课程,引領学生走进经典,借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个全新的方法。
【关键词】 鉴赏;思维;诗意心灵
【中图分类号】 G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文化的营养”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其中初中就要达到50首。随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启动和新课标的颁布,古诗文教学开始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尽管诗词歌赋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有很多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而言,它仍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入口”,还没真正进入学生的视野,以至影响学生整个生命状态。很多的老师只是把它作为“中考”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应付考试;或者是为能够在作文之中给文章增加一点亮色,提升一些文化品位,从而机械地要求学生去背诵一些古诗词。而更多的老师也只是仅仅要求学生去背诵课标规定要求背诵的篇目。
一、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为介,“听”“看”“说”“写”促深化
为什么要读经典呢?是为了获得教养,为了能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站立着。黑塞说:“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这就是说不懂得敬重知识,不懂得敬重思想,不懂得爱,只图功利,只是作为一项任务,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无聊的,毫无作用的。因此,可以这样说,“诗词研究”它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渠道,利用挤压出的时间去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然后用心去感受“经典”的生命力量。让学生能够在那些历史伟人的生命形态中获得教养,能够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站立着。像苏轼,李白,杜甫等人,他们的诗词或热爱自然,或感叹历史兴亡,或揭露黑暗,或表现一种人生的乐观;他们的为人处世,他们的人格魅力等等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态都有重要的意义。比如读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斤散尽还复来”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读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学生学习磨难之后的豁达和平静的人生境界;了解杜甫惨淡而又顽强追求的一生可以让学生学习其悲悯的情怀。
二、以完善的评价制度为“结”,在量化中反馈,激励
评价是杠杆,具有导向作用。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语文学习过程性评价和语文学习结果性评价,在语文学习的评价中,我们要求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制度虽是相对于语文课程而言的,但同时也适用于我的“诗词学习”方案。一项活动若没有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那么活动的效果就无法得到正确的反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严重受挫,活动的开展就无法得到深入进行。因此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受益,激发起学习欲望,使研究活动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诗词学习(经典阅读)计划的展开也让身为语文工作者的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1、经典阅读和“语文”的本质。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也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们运用语言规则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言语行为”,是交际的工具。而语文学习又必须根植于人的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土壤中,实践语文学习社会化。王尚文先生曾大声呼唤:“语文教学必须走在‘语文的路上”,指的就是这两方面的定位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我的口语训练带动诗词学习计划,它不仅带动了口语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发展。在“说”中促“听”,在“读”“写”中促“感悟”;所谓,没有可说之物,何来可写之言?以说促写,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敢说话,会说话,说好话;能写,会写,乐于写;这是良好的语文素养的表现。但同时,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不单单只是为写作而服务,更重要的是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服务。一个人能够自信地大声讲话,这样他才会变得积极,乐观,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增。在四者的相互结合提高之中,学生的思想视野变得开阔,心灵变得富有,这样的一箭双雕,又何乐而不为呢?
2、经典阅读和语文课改。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前行,语文课程中的文化教育和教育文明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近几年古典文化学习在国内和国外掀起的热潮(如孔子学院),从文化层面上去研究和完善汉语语文课程与教育就显得十分必须。可以这样说,我所做的“经典阅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从“文化层面上去研究和完善汉语语文课程与教育”的一个新的尝试。“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的任务包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之继承和发展。我的“经典阅读”不仅是一种文化的陶冶,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可以完善我们语文课程的文化教育;能够借此给语文教材文化品位建设的不足上做一些弥补和完善,以期更好地为语文教材服务。
语文课改一直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模式,要求充分尊重阅读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提倡“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结合的大语文教育思想。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在我的“经典阅读”方案中都有明显的体现。因此,也可以说,以“口语训练带动诗词学习”的活动方案是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潮流的,甚至它可以成为课改中单独的“课程”而存在。在如今校本课程大力提倡的情况下,“经典阅读”还可以作为一种校本课程开发而得到很好的利用。
3、经典阅读和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是什么?教书育人。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教育的终极意义便是如此。我的“经典阅读”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秉着这样的一个终极目的而展开。学生在这些学习经典中,不仅掌握了很多知识,如诗词鉴赏的方法,还可以深入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之中,并受其熏陶。文化的传播和薪传,思想的启蒙和催化,是人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今“网络低俗文化”来袭,90后的孩子更是受其深深影响,很多人抛弃人格或者尊严去获得所谓的“成功”,一切都变得功利,自私甚至堕落;中华民族“刚”“柔”兼济的文化消失殆尽。如何在这个浮躁柔弱的文化氛围中去培养刚性的人,身为教育者的我们需要重拾那些曾经被我们遗忘的词汇,即积极,豁达,怜悯,仁慈,关爱,刚强,勇敢等等。而如李白,杜甫等几个诗人,他们就是这刚柔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精髓。我们的孩子在不断和他们的精神碰撞中,学习他们,吸吮他们身上伟大的精神品质,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站立”着的人!
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是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的;拒绝阅读经典的人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底蕴。很难设想,一个对唐诗宋词极少涉猎的人会成为大诗人、大词家,而任何真正的创造者,总会善于在传统经典中吸收充足的养料作为创新的源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刚柔并济的文化中为我们的语文世界敞开一片美丽的幻想,让语文变得鲜活,在那些在历史上已逝去的光辉重新熠熠闪光。也让我们的孩子在繁杂而纷乱的世界中看见了一片纯净的土壤。这片土壤可以让他们播种思想和品质的种子,有了等待春华秋实的喜悦。他们的生命因为曾经走进了那么几个人,或者只是其中的一个人而变得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p88,p316
2.《不跪着教书》吴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p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