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娣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始逐渐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基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而为了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开始进行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的话,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的“语文”功能弱化
当前,教师和学校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只注重在内容上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其它学科相关的内容,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插入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等来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改革方式在实际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改革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没有发挥出原有语文教学的优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语文这门学科的“语文”功能。作为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能够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穿插图片和视频来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观念过于落后
在新课程改革下,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即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形成正确的认识以及学习的兴趣。但是在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也就没有将自身的教学观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结合,以至于其在语文教学中仍然留在传统教学观的局限之中。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语文教学的改革,还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未来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3.改革认识深度不够
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依然还有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自觉地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也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经常以自己讲解为主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长期以来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将探究式教学等同于问题式教学,不组织学生对教材进行反复朗诵和交流,只是大量提出相关的问题来让学生回答,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效果的对策
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改革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
1.强化小学语文中的“语文”功能
作为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不断地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的功能,也就是将“语文”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还要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具有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种语文教学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要想更好地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就要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要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就要先对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进行改进。改进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进行课堂语文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而且还进一步带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效果。
3.研读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能够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能够认真仔细地研读语文教材,深刻品味和体会教材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含义。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正确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教材中的字词以及运用方式。总之,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不仅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推动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综合上述,为了能够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其必须要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对于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强化小学语文中的“语文”功能、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以及研读教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对策。总之,只有将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杨丽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語文建设,2014(9):2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