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一、整地。平整耕地,三年翻耕一次,深度20-25厘米;进行秋旋耕深度,深度10-12厘米减少池梗面积。使田面达到平整状态,每池子在2000-3000平方米。并及时修补田埂,为泡田做准备。
二、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 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三、種子处理
1、每公顷用种量:一般钵盘育苗用种量25公斤(发芽率在95%以上),一般旱育苗30~40公斤。盐碱地适当多些,非盐碱地区适当少些,旱育稀植的也要少些。
2、晒种:选晴天,在干燥平坦地上平铺席子或水泥场摊开,厚度一寸,晒2~3天,白天晒晚间装起来,在晒的时候经常翻动,目的是提高种子活性。
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4、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四、播种
1、播种时期的确定。根据当地当年的气温和品种熟期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水稻发芽最低温为10~12℃,因此当气温稳定通过5~6℃时即可播种。
2、播种量。播种量多少直接影响到秧苗素质,只有稀播才能育壮秧。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旱育苗每平方米播量干籽150克(3两),芽籽200克(4两),机械播秧盘育苗的每盘100克(2两)芽籽。钵盘育的每盘50克(1两)芽籽。超稀植栽培每盘播35~40克(0.7~0.8两)催芽种子。总之播种量一定严格掌握,不能过大,对育壮苗和防止立枯病极为有利。
3、播种方法。隔离层旱育苗播种:在浇透水置床上铺打孔(孔距4×4厘米,孔径4毫米)塑料地膜,接着铺2.5~3厘米厚的营养土,每平方米浇1500倍敌克松液,5~6公斤,盐碱地区可浇少量酸水(水的pH值4),然后用手工播种,播种要均匀,播后轻轻压一下,使种子和床土紧贴在一起,再均匀覆土1厘米,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播后在上边再平铺地膜,以保持水分和温度,以利于整齐出苗。盘育苗播种:秧盘(长60厘米,宽30厘米)育苗每盘装营养土3公斤,浇水0.75~1公斤播种后每盘覆土1公斤,置床要平,摆盘时要盘盘挨紧,然后用苗床除草剂封闭。上面平铺地膜。
五、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第一播种后到现针前,为密封期。以保温、保湿为主。第二秧苗变绿后进行小通风,严格控水,促进根系生长,提倡日出通风,日落前3-4小时关闭。第三秧苗一叶一心后,加大通风量,进行炼苗4-5天后将薄膜揭开一面,拣除松毛或麦杆等支撑物,再用竹棍或竹片将膜搭成40厘米左右的小拱棚后再盖膜,上午晴天10点至下午5点揭开两头通风。这样管理一个星期后,白天就可揭去膜进行露天管理,晚上有霜时应盖好薄膜以防霜冻。待苗长到14公分左右时就可摆秧。
2、水分管理:出苗至未揭膜通风前,一般不要浇水。通风或揭膜后苗尖早晚无水珠或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卷曲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选择傍晚或上午喷浇水1次。以每次浇透水为好。
3、追肥:苗期原则上一般不追肥,若要施提苗肥,每平方米用尿素4-6克兑水喷施,或一桶水兑一小把尿素浇施,施后一定要用清水浇透。
六、病虫草害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40%~50%,甚至绝产,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一般以叶瘟、穗颈瘟危害较大。稻瘟病的发病原因除品种本身不抗病之外,与施肥偏高、高温多湿有关。叶瘟常见症状有2种,一种是急性型的,感病叶片可见暗绿色近圆形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此病斑的出现是该病流行的预兆。慢性型病斑呈梭形,边缘红褐色,中央灰白色,潮湿时背面有灰绿色霉。药剂防治方法:用75%三环唑3.75 kg/hm2喷雾,或者用40%富士一号1.5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也可用40%稻瘟净3.0 kg/hm2对水750 kg/hm2喷雾。穗颈瘟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穗部枝梗、穗轴受害也变成褐色或灰白色。穗颈瘟是稻瘟病防治的重点,防治方法是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抽穗5%)时第1次施药,齐穗期时第2次施药,用药方法和叶瘟防治方法相同。纹枯病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病害,一般减产20%~30%。发病原因:一是种子本身不抗病;二是土壤带菌;三是插秧过密;四是水层过深。发病症状是颈下部叶鞘发黑并有水浸式的条纹,易倒伏。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一般分蘖末期发病率达5%~10%时用药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7~10 d。可用5%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2.25 kg/hm2或5%井冈霉素水剂2 250~3 000 mL/hm2喷雾。稻曲病病菌侵染主要是在水稻幼穗形成至孕穗中期,病菌侵入孕穗苞鞘内侵染花器和谷颖,抽穗后在适宜的温度和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开始形成稻曲,而水稻破口期以后基本上不侵染。最佳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二是控制氮肥用量;三是药剂防治,一般在水稻破口期前5~7 d(剑叶抽出1/3时)用20%井冈霉素1 125 g/hm2对水450~525 kg/hm2喷1次,破口期再喷1次,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在插秧后5~7 d发现苗发黄,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多数是潜叶蝇的危害。
七、适时收获
水稻成熟后,由于海南风雨较多,所以要注意观察天气,收听天气预报,抢在晴天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作者单位:154200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