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婷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程之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要想更好地实现就业,适应岗位要求,必须要培养计算机基础技能。当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互动性差、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极为必要。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等设计最佳的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0-0150-03
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中职学校承担着培养职业人才的重任,因此要不断进行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因此中职院校要注重计算机基础技术的教学,有效实现学生的就业。依据职业发展要求、岗位需求以及中职学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特点,设计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导向性强、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体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成长为综合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1]。基于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需求,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以有效落实中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从而为现代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究可行的教学道路。
1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1.1 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概念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从德国产生而来的,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为导向,将“行为”和“实践”联系起来,要求学生要实践“行动”,完成行动任务,以此力求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这个教学活动具有调节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适应行为以及环境条件的特点,让学习者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调节,进行职业行为,有效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职业活动的过程中最终掌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2]。
行动导向教学法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任务解决的专业能力和解决方法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三大方面,这三大能力相辅相成,是构成职业人的必要选择。由此可见行动导向教学是符合中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要求的。
综上所述: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新型的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实践性、职业性特点的教学方法,是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
1.2 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
行动导向教学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如下: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人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建构行动,不断加工、选择,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一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探索性。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认为人的需求是行动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人的行动是在满足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探究高层次需求的行为[3]。这一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要求要顺应个体的发展,激发学习动机,这与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具有一致性。
活动理论。人的活动还在环境中产生的,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活动理论认为人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形成群体动力,而小组中的学习具有互补优势,可以让学生产生自我归属感,形成课堂管理意识,从而推动团体协作、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开展。
多元职能理论。多元职能理论强调人的多元发展,要求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其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主要补充个体的弱智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行动导向教学基于此理论,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情境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应该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在教学中,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情境,将学习的各个知识点通过情境联系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
1.3 问卷调查中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本次选择本市的5所中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如下:
2 教学现状
2.1 学习动机缺失
从问题②可知,课程学习动机上,仅有28%的学生是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20%的学生在就业需求下进行计算机基础学习,超过50%的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动机。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其课程教学的方式与普通教育的授课方式无显著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目标应该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学习上,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的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知,形成学习动机,以兴趣驱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5]。
2.2 教学方法单一
从问题③可知,4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对教学效果不满意,而28%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教学方法较少,教学效果不理想,仅有10%的学生比较满意教师的教学,由此可见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教师还以课堂教授为主要方法,很少让学生进行计算机的具体实践,导致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还停留在最基础的打字、数据库等的应用上,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6]。
2.3 课堂枯燥,师生互动性差
从问题⑤可知,32%的学生认为课堂紧张严肃,30%认为课堂枯燥乏味,由此可知中职计算基础教学存在课堂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师生互动性差的问题。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教师一般采用知识讲解和操作技能演示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是将教学内容演示一遍,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导致学生难以快速接受抽象的计算机知识,以至于在计算机基本技能的操作上,也仅仅是模仿,无法完成学习迁移。还有自上而下的教学,教师忽视学生的能动性,不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无法调动课堂气氛,实现不了“教”与“学”的互動,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endprint
2.4 教材内容与专业的融合度低
从问题④中可知,35%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使用价值第,32%的学生认为教授的内容过时没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教材的内容与专业融合度低,无法满足社会对“职业人”的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进行基础教学的重要教材之一,而计算机技术作为与人们的生活、工作联系密切的实际技能,应该注重教材与专业的相互作用,要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但从目前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看来,教师课程设置的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或者是教师过分追求同步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相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对滞后的教材内容产生厌烦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法應用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上,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专业特点,进行此项目展示。具体的项目设计步骤如下:
3.1 课程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指导下,按照由浅到深的原则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要将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操作与专业的工作情境连续起来,在工作情境中深化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在具体的可承受合计上,要尽量涵盖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构建完善的课程布局,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设计上,课程内容应该注重实用性、专业性和与时俱进性,还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特点,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单元计划,要注重内容的难易度,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课程学习;教师的课程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发展目标,按照计划分阶段完成教学目标,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7]。
3.2 创设条件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教师在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充分将学生与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工作情境中不断进行计算机职业能力的培养。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两方面:第一,依据专业的侧重点,依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目标,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计算机教材,并与时俱进,补充新的计算机知识,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第二,院校要提高计算机硬件水平,实现教学一体化,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其他专业存在教学的不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血是在教师证同步进行,学生通过教师的知识讲授和技能演示,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索学习,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教师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和技能探究,在实践中掌握教学知识,
3.3 实施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是实施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自学和合作学习,这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进行充分合作,进行学习资源的重构、分组,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学习指导,鼓励学生在工作情境中主动、大胆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协作中完成学习计划,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上,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同步训练、自己练习、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分阶段提升自身的职业操作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共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实现学生的职业发展。
3.4 成果展示与评估
在最终的成果展示上,可以由学生小组成员进行操作展示,并分享学习思路和技巧以及不同学习阶段的问题等,如利用PPT、角色扮演或自评述等进行成果展示。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估上,中职教师应该实行教考分离的方法,既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还要化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估;既要做好团队评估,还要做好个人评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评估中,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优缺点,也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让学生开始新的探索,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4 结束语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上,能够让教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在学生个性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基础上,有效的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岗位技能的锻炼目标,还有加强学生学习的评估,让学生在行动导向中不断主动学习,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快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成长为社会所需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4):110-112.
[2] 彭雯.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改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4):98-98.
[3] 张桂花.中职公共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文摘版, 2016(1):00255-00255.
[4] 张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材中的应用解析[J].时代教育,2015(12):162-162.
[5] 林书开.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新教育:海南,2015(S1):107-108.
[6] 袁泳,丁宁.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才智,2016(30):58.
[7] 宫小飞,张萍.行动导向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89-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