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国内视译研究30年(1987—2016)回顾与反思
——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
邓 玮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
从总体趋势、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三方面,对1987—2016年间在国内发表的156篇视译研究论文的研究发现:(1)视译本体研究历史最长,成果数量最多;其余研究主题按数量多寡降序排列依次为:视译教学研究、视译技能与其他技能的关联研究考察、视译认知研究;(2)国内视译研究在2010年来数量明显增加,在质量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非实证研究比例较高,实证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三角论证,实验研究效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学界应统一对视译的界定,视译研究应更多关注语言,建议采取跨学科、跨语种合作。
视译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趋势;方法;主题
本研究的样本来自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了尽可能穷尽相关文献,我们采用了三种检索方式:第一,搜索篇名中包含“视译”的论文;第二,搜索摘要中包含“视译”的论文;第三,搜索关键词中包含“视译”的论文。每一次检索后,我们都手动过滤掉内容重复的文献,如《浅谈中英视译》在搜索结果中出现了两次,全文首次发表于《外交学院学报》,后又被摘录转载于《外语教学》,我们仅参考首次发表的全文。并且在阅读摘要后排除与视译研究无明显联系的文章,如有的文章仅仅是在摘要中提及视译属于口译的类型之一,而未在正文中对视译进行探讨。结合自动检索与人工筛选两种方式,我们最终保留了156篇与视译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搜索的时间范围从1987年国内第一篇视译论文发表之日开始到2016年10月19日最近一篇视译研究论文发表为止。
我们从视译研究的总体趋势、文献类型、语言组合、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五个方面对文献进行描述统计与分析。
2.1 总体发展趋势
图1呈现的是1987—2016年间各年份视译研究的数量。我们可将视译研究成果发表的年份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7—1999年。从1987年国内第一篇视译研究的论文公开发表后到2000年以前,未再现公开发表的视译研究成果。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9年,这期间视译研究的论文数量保持在每年1~3篇,无明显增长。第三阶段是从2010年至2016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为94篇,占总数的60%。在这期间每年公开发表的视译研究论文均超过10篇,2013年的数量达到了峰值,共计31篇,约占总数的20%。总的来说,从1987年到2016年,视译研究的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增长集中出现在2010年至2016年间。
图1 近30年国内视译研究发表趋势
2.2 文献类型
在156篇文献中,学位论文占29%(含博士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及口笔译专业硕士实践报告45篇,共46篇),期刊和会议论文占71%(共110篇,其中会议论文2篇)。
2.3 语言组合
除去个别研究未在摘要内说明视译活动涉及的语言对以外,目前研究讨论的视译语言对绝大多数为汉语—英语(90%),其他语言对的论文占10%,涉及日汉(15篇)、俄汉(1篇)、韩汉(1篇)和广东话—普通话(1篇)语言对。
2.4 研究方法分类描述
我们通过阅读摘要确定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果研究方法在摘要中描述不明确,我们再阅读正文相关章节予以确认。我们最终确认了155篇论文研究方法,剩余1篇论文因未能获取全文无法明确研究方法而被排除这一部分的统计样本之外。图2呈现的是各类研究方法所占的比例:
目前,国内有177所高校开设该本科专业、722所院校开设专科专业,但部分高校对该专业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不清晰,具有一定盲目性,有些甚至只是随大流[3]。对学生“素质+视野+能力”等三方面应具有的内涵缺少研究、更缺乏行动建构。该文在行业发展新趋势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建构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和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教学思想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图2 国内视译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比例
这155篇文献按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类可细分为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定量研究类论文以实验法为主,辅以问卷法,在上图中统称为实验研究,占总数的25%;质性研究则较多地使用个案研究方法和观察法,占总数的16%,其中学位论文居多。非实证研究所占比例最高,为59%,此类研究以经验总结为文章主要内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主观色彩。
2.5 研究主题分类描述
我们通过阅读摘要和全文的方式把握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据此归纳出四类研究主题。
表1 国内视译研究的主题
上表显示,视译的本体研究在所有视译研究中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视译教学研究、视译与其他技能的关联探讨和从认知角度研究视译。接下来我们对各个主题的研究进行评述。
2.5.1 视译的本体研究
该研究主题涵盖视译活动本身的特点描述、影响视译的因素以及视译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即视译的技巧策略。在研究视译活动本身的特点方面,有的研究将视译与逐字记录进行比较,对两种活动中处理长句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描述(许妍,2012);也有研究将视译与同声传译中的有稿同传相区别,对二者进行了细致的对比,认为它们在输入方式、发言人、停顿、对译员要求、干扰内容、口译速度和接受方式上存在差异(吴聪,2014)。视译(有稿同传)个案分析发现有稿同传呈现出语体正式、信息密集、用词考究等特点,译员需在产出的同时看文本(刘畅,2014)。在影响视译的因素方面,目前研究总结出对视译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译前准备(背景知识、图式、文稿及准备时间)、发言人是否背离发言稿、对源语的预测、源语中的隐喻、母语负迁移、译入语语块的使用及阅读效率。但是上述因素分别如何影响视译表现、影响到何种程度均未得到探讨。研究视译技巧策略的共有40篇文献,是视译本体研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这些文献中多次强调的视译技巧策略包括顺句驱动(顺译)、断句技巧(如以“信息基素”为视译单位)、衔接技巧、词性转换、定语从句和被动语态的视译技巧等。
2.5.2 视译的教学范畴
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予以探讨,该类论文共计44篇。在宏观层面,有三篇论文分别讨论了视译课程在口译教学中的必要性(田莎,2011)、视译在口译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罗国华,2011)、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詹成,2012)。钱多秀和唐璐(2014)先从宏观上分析了视译课程的设置,后又在微观上对视译的教学阶段、方法、内容进行了示例展示与反思。其余39篇论文则从微观层面探讨视译教学的方方面面,如在视译教学中音像材料使用的可能性(张雅军,2010);对国内视译教材的分析指出目前国内视译教材存在的共同问题是“都没有较好地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缺少互动性自主训练”(许庆美 等,2014:58);形成性评估应用于视译教学中对学生习得视译技能有积极作用(李智 等,2014;万宏瑜,2012,2013);赵颖与杨俊峰(2014)认为视译课堂上应采取的训练模式与方法比较多样,但几乎都可纳入到两阶段和四环节的思路下,即将视译训练分为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两个环节,视译训练应把握听、读、译、说四个环节;还有文章专门谈到视译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引入,如在外事视译教学中注重美语文化的影响(张刚 等,2013)。我们发现,作为视译教学主要理论框架的是Gile提出的视译精力分配模式。此外,有研究则提出了将语言学理论中的语言顺应论用于指导视译教学(宋维,2013)。关于视译训练在口译教学中的顺序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在交替传译训练之前(匡晓文,2010;杨柳,2010);二是将视译(有稿同传)训练置于交传训练之后、同传训练之前(詹成,2012;肖爽,2009);三是在交传和同传训练均开设视译课(邓燕玲,2012)。无论从哪个阶段开始,视译训练都被视作习得其他口译技能不可或缺的过渡性技能。视译训练不仅是口译技能训练的环节之一,也被应用于其他课程中。将视译运用在口语教学中的目的是加强学生英式思维的习惯(褚亮,2010),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采用视译教学的方法则对英语阅读的质和量有促进作用(张一帆,2013),在公外研究生英语课堂把视译用于课文讲解阶段,引导学生使用顺译法、重复法、省略法和词性转换这些视译技能(王培松,2015)。从上述归纳中可以看出,在口译课堂和非口译课堂上教师均使用视译教学,口译课程中的视译教学旨在为交传或同传技能的习得做铺垫,而非口译课堂上的视译教学则侧重在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提高使用外语的能力。
2.5.3 视译技能与其他口笔译技能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联
此类论文绝大部分是考察视译技能对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导游口译、笔译、英语阅读和英语口语的效用。研究结论一致认为,视译技能对上述各项因变量均产生积极影响。影响的主要方面为:(1)视译训练有助于提高交传的忠实度和流畅度(刘进,2011;张莹,2011);(2)视译对汉译英交传的影响比对英译汉的影响更为显著(栾义敏,2011);(3)视译对同传译语的产出有积极影响,进而改善同传表现(王瑛,2006);(4)视译可提高笔译的速度和质量(张永峰,2011);(5)视译训练对学生译员的原语理解能力、翻译思维习惯养成、拆分重组信息能力、顺译策略的使用及译语表达均有积极影响(施龙蕊,2013);(6)视译训练的分解技能之一句子成分转换可提高译员在交传中重构信息的效率,从而优化交传表现(程瑞芳,2014)。总之,相关研究无一例外地显示出视译技能对其他技能的积极影响。此外,也有研究探讨视译技能与同传技能的相关性。以同传中的耳口差(EVS)为观测点,研究发现英汉同传的时间差与视译断句长度存在高度正相关,同传和视译模式下的断句频率也呈正相关,并建议将视译断句训练作为优化同传耳口差的练习方式(计晨钰,2014:)。
2.5.4 视译技能的认知学科研究范畴
国内最早对视译认知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是万宏瑜(2005)。她在博士学位论文中对视译过程所包含的阅读理解、意义单位摄取、断句、预测、注意力分配及产出活动分别予以论述,并对Gile的视译精力分配模型进行了补充,在原有公式中增加了记忆(memory)和协调(coordination)环节(万宏瑜,2005)。其余的认知研究则是针对视译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例如,专门考察视译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研究发现,在受试短时记忆容量相同的前提下,有稿同传组的表现显著优于无稿同传组,与Gile的结论相反(郑鑫,2012)。杨国栋(2014)用心理空间理论解释了英汉视译中类意群断句的认知路径,认为“英汉视译类意群断句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文本言语路标的指引下,认知主体以自己的言语心理空间与非言语心理空间为参照系,依次动态体悟文本作者或言者语用心理空间辖域内的非言语心理空间的过程现象”(杨国栋,2014:40)。也有研究借鉴神经语言规划(NLP: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分析视译过程中的信息输入、处理与产出机制,特别提到经验擎在视译训练中的作用,建议译员积极发展过去较少用的内感官,有助于学习、思考和记忆能力迅速提高(潘桂林,2013,2014)。视译过程中的记忆机制的研究表明,面对不同题材和文体的语篇时,译员应采用不同的摘要式视译记忆模式(王建华,2009a,2009b,2014)。
对国内视译研究从五个维度进行全景式回顾后,我们将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提升路径。
总体来看,国内视译研究存在如下问题:
(1)视译研究在译学研究中处于边缘地带。图1数据表明,从国内第一篇视译研究发表至今算起,视译研究的历史不足30年,其中还有11年(1988—1999)的断点。而相同时期的口译研究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1990—1999年间共有161篇口译论文发表(穆雷 等,2009:19),相比之下视译研究在数量上明显落后,研究者对于视译的关注有待加强。
(2)视译研究整体质量偏低。无论是在学术期刊还是学位论文选题中,近五年来视译研究数量增加,表明培训领域、实践领域及研究领域对视译的共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发表在国内高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视译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在108篇期刊论文中,仅有10篇发表在当年的核心期刊或发表刊物被收录为当年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比例不足10%。其中有7篇是发表于2011年至2016年间,2篇发表于2004年,1篇发表于2000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视译研究缺乏标志性成果,总体质量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3)视译研究所涉语言对单一。目前视译研究以汉英语言对为主,除了日汉、韩汉和俄汉语言对之外,其他外语与汉语的互译乃至不同外语之间的互译研究均未见公开发表。研究所涉语言对单一的现象与视译广泛应用于各语种外语教学与实践领域的事实形成反差。
(4)重经验总结,轻实证研究,创新不足。在我国的视译研究发展历史中,视译本体研究开始的最早,数量最多。此类研究缺少较大规模的语料支持,往往只能从零星的视译例句中归纳概括一些规律,未脱离个人经验总结的阶段,体现出明显的主观性,并且所总结的技巧多有重复,致使研究缺乏创新性。
(5)实证研究效度有待进一步检验。目前国内视译实证研究以实验法为主,问卷法为辅。实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变量控制不够严格,因而影响研究的效度。以采用实验法的研究为例,研究者将视译训练设定为自变量,将交传表现、同传表现、笔译成绩设定为因变量,借助统计学方法对比视译训练前后数据或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检验自变量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在哪些方面有影响。尽管最终的研究结论显示视译训练对口译技能确有积极影响,然而研究者们并没有指出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
(6)“视译”定义笼统。现有研究使用“视阅口译”“视听口译”“带稿同传”等来表达“视译”。各种“视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尚未得到系统阐释,有的研究把同声传译中的有稿同传不同于视译(吴聪,2014),而有的研究认为有稿同传等同于视译(赵芹,2011)。对于这一差别,学界并未给出必要的解释,造成了概念使用的混乱,不利于视译研究的深入。
国外视译研究在研究主题和方法有值得借鉴之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提升国内视译研究的路径:
(1)强化对视译的学术关注。在国外的口笔译研究领域,视译研究也是一个较为边缘的主题。很有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视译被作为交传到同传之间的过度训练,且在实践中使用较少使用(Xu,2015)。事实上,实践和教学情境中的译员、口译教师和学生可充分利用自身在发现问题和收集数据方面的天然优势,增强对视译的关注与思考,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2)夯实研究基础,拓展研究内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首先着重梳理视译及其变体的特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有研究指出,视译在产出阶段不仅可用口头表达,还可用手语(Eby,2016)。因此,应有研究对各类视译活动(如带稿交传、带稿同传、社区口译和法庭口译中的视译等)进行充分描写,规范视译及其各种变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视译语料库,展开具体研究,脱离泛泛而谈的经验总结。其次,构成视译技能的子技能及其作用有待进一步厘清,视译与其他翻译技能之间在认知层面的关联需进一步考查,由此深入探索视译对翻译训练的作用。现有研究涉及到的多为视译的理解阶段,如信息加工模式、记忆机制等,输出阶段的研究仍为空白,应成为未来研究的突破点。此外,视译的教学研究可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本科、专业口笔译研究生等)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探讨在不同教学层次视译作为教学手段的应用方法与效用、视译对交传和同传表现的预测作用等。澳大利亚及美国等地的各类口译资格考试中均设有视译科目(Hlavac,2016),这促使国内的研究者们思考在我国的翻译资格考试或翻译专业入学测试设置视译的可行性。同时,视译的评估标准也有待确立。随着视译教材数量的逐渐增加,对视译教材的研究也应做出相应更新,已有相关研究所指出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视译教材还存在哪些有待改进之处?如视译练习难度制定应遵循的标准在现有的教材中未得到体现。伴随着视听翻译(AVT: audiovisual translation,)的发展,视译在该领域的现状与问题也值得研究者关注。
(3)合理运用研究方法与工具,改善研究效度。每种研究方法对于解决研究问题均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不可逾越的局限。在今后的视译研究中应选取与研究问题相适应的方法,如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研究。可考虑用实验法锁定相关变量,用观察法深入考察变量的作用,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研究结果相互印证,从而获得更有效的研究结论。此外,眼动追踪(eye-tracking)技术为口笔译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Korpal,2016)。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数据,我们对1987—2016年发表的视译研究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国内第一篇视译研究论文于1987年发表后,视译研究经历了十余年的停滞时期。2000年到2009年之间视译研究缓慢发展,2010年至今研究数量增长明显。视译本体研究、教学研究、视译技能与其他技能的关联研究和视译的认知研究是目前视译研究的主要方向。现有视译研究存在如下问题:在翻译学研究中处于边缘地带视译研究整体质量偏低;视译研究所涉语言对单一,重经验总结,轻实证研究,创新不足;实证研究效度有待进一步检验;“视译”定义笼统。对此我们提出的解决路径是:强化对视译的学术关注;夯实研究基础;拓展研究内容合理运用研究方法与工具,改善研究效度。
Eby, H. et al.. 2016. T. & I. Descriptions[EB/OL].[2016-06-01]https:∥works.bepress.com/uwe_muegge/111/download/.
Hlavac, J.et al.. 2016. INT [Improvements to NAATI Testing][EB/OL].[2016-06-01]https:∥www.naati.com.au/media/1333/options-for-interpreter-assessment-delivery-report-monash-university-18-april-2016.pdf.
Korpal, P. 2015. Eye-tracking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The Growingpopularity and Methodological Problems[G]∥. Bogucki & D. Mikoaj, Accessing Audiovisual Translation[2016-06-01]ód: Peter Lang.https:∥150.254.65.83/handle/10593/14419 .
Xu, Z. 2015.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ese MA Theses in Interpreting Studies: A Scientometric Survey[J].Perspectives, 23(2):284-304.
程瑞芳. 2014.英汉交传中视译与信息重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褚亮. 2010.浅析“视译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Z1):209.
邓燕玲. 2012.探讨将视译训练纳入口译交传教学[J].科教导刊(6):179-180.
计晨珏. 2014.同传听说时间差与视译断句长度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
匡晓文. 2010.“视译法”在本科口译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33):233-234.
李智,王跃. 2014.初探形成性评估在视译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育(10):47-48.
刘畅. 2014.有稿同传的特点及其质量保证[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刘进. 2011.以视译促交传——一项基于实证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中国翻译(3):37-41.
栾义敏. 2011.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中的视译训练实证探索[J].海外英语(10):109-111.
罗国华. 2012.视译的口译教学功能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192-196.
穆雷,王斌华. 2009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基于30年期刊论文、著作和历届口译大会论文的分析[J].中国翻译(4):19-25.
潘桂林. 2014.NLP视角下视译法的作用与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2):75-81.
潘桂林. 2013.视译训练的信息处理与应用策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256-1260.
钱多秀,唐璐. 2014.视译课程教学思考[J].中国翻译(3):53-56.
施龙蕊. 2013.英汉视译训练对提高学生译员口译能力的实验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宋维. 2013.语言顺应论指导下的口译视译训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04-105.
田莎. 2011.从教学目标看英语本科口译课程中视译训练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4):83-84.
万宏瑜. 2013.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口译教师反馈——以视译教学为例[J].中国翻译(3):45-49.
万宏瑜. 2012.口译形成性评估案例分析[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5):80-87.
万宏瑜. 2005.视译过程的认知研究对本科口译教学的启示[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王建华. 2014.认知图式理论视角下的视译信息加工研究[J].外国语文(6):151-156.
王建华. 2009a.同声传译中的视译记忆实验研究[J].中国翻译(6):25-30.
王建华. 2009b.英文带稿的摘要式视译记忆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2):53-56.
王培松. 2015.MTI口译教学法在公外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J].林区教学(4):39-41.
吴聪. 2014有稿同传与视译在同声传译中的比较[J].海外英语(15):138-139.
肖爽. 2009.谈日语口译教学中的“视译”[J].日语学习与研究(3):73-78.
许庆美,刘进. 2014.视译教材的编写:现状与问题[J].上海翻译(4):55-59.
许妍. 2012.长句在视译和逐字记录中处理方式的异同[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杨国栋. 2014.英汉视译类意群断句的认知路径——心理空间理论视角[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38-40.
杨柳. 2010.浅析视译与交替传译在口译教学中的顺序及方法[J].科教文汇(10):135-136.
詹成. 2012.视译教学的原理、步骤及内容[J].上海翻译(2):48-50.
张刚,孙志强. 2013.外事视译教学改革应重视美语文化的影响[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64-66.
张雅军. 2010.音像资料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120-123.
张一帆. 2013.大学英语课堂实施视译口译教学方法的探讨[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S1):136-137.
张莹. 2011.从错误类型角度看视译对英汉交传的影响[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张永峰. 2011.AStudyofthePotentialEffectofSightTranslationontheOptimizationofWrittenTransl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InformationProcessing[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
赵芹. 2011.英汉有稿同传与脱稿同传的质量对比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赵颖,杨俊峰. 2014.视译训练的模式和策略[J].中国外语(3):53-58.
郑鑫. 2012.基于多任务处理模式的有稿—无稿同传效果对比实验[D].长春:吉林大学.
RetrospectionandIntrospectionontheThree-decadeSightTranslationResearchinChina:BibliometricAnalysisofCNKI(1987—2016)RelevantArticles
DENGWei
Based on sort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literature on CNKI for nearly three decades between 1987-2016, this paper, adopting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s,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sight transl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nalysis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majority research had focused on the noumenon of sight translation. The rest of the three main research perspectives are in descending order: sight translation teaching, sight translation skills and other associated skills, and cognitive research of sight translation. (2)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recent five years, but there is much room for the quality. (3) The non-empirical study has had higher proportion, while the empirical study is unitary with lack of triangle validation. This paper suggested that sight translation be in sore need of unified definition, multilingual, even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sight translation; bibliometric analysis; tendency; method; perspectives
H315.9
A
1674-6414(2017)05-0097-06
2017-03-17
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资助项目(GWTP-BS-2014-0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脱离源语语言形式’的程度之研究——以汉语-法语口译平行语料为例”( 13Q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邓玮,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法语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校:蒋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