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人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研究

2017-11-17 12:23
北方经济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内蒙古升级

徐 娟

内蒙古人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研究

徐 娟

内蒙古经济发展离不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宏观调控战略和以人才结构调整为核心的“人才强区”战略,即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协调发展。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区人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作用的强度和方向,本文侧重理清二者关系,查找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内蒙古发展实际的人才发展规划,推动我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内蒙古 人才结构 产业转型升级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更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人才结构的优化。合理高效的产业结构是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因素,作为智力资源载体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其重要性已远远超过传统的金融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是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7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得益于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内蒙古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当前内蒙古科学合理的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随着内蒙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在客观上要求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以与之适配,这样人才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内蒙古人才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间的矛盾

人才质量越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也就越强,反之亦然。人才结构要想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其核心要素人才资源必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高质量高层次人才要向重点产业、优先领域聚拢,并提供有效供给,而内蒙古现有的人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生态化、高级化、合理化要求。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内蒙古的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结构性矛盾开始凸显。

(一)人才供给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内蒙古人才存量和增量都显不足。虽然近几年内蒙古的人才规模有所扩大,人才质量有所提升,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比例也有上浮,但整体看,信息技术、新能源、金融等新型产业基础性、技术性、储备性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存量难以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流动带来的人才增量虽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与需求相比,高层次人才匮乏;内蒙古各大高校毕业生的总体素质与实际应用仍有脱节,区外、海外回流人才少,无法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人才供给不足是各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

(二)人才产业结构不能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内蒙古人才产业结构分布不均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蒙古迫切需要各类新型产业人才,但是我区的人才主要流向传统的装备制造、煤炭、冶金等产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了过多人才,从事制造业人才比例过高,而金融产业、文化产业、信息产业、生物技术、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人才不足,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低,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由于人才的聚集效应,东西部人才产业结构差距大,呼包鄂人才优势较为明显,造成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工业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内蒙古现有人才产业结构与实现内蒙古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人才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内蒙古产业竞争力较弱,科技创新步伐缓慢,产业升级能力下降。

(三)人才层级结构不能满足产业结构演进需求

内蒙古人才层级结构同质化明显。高层次人才紧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两院院士等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领军人才普遍不足,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足,缺乏高层次人才培养载体,高新技术企业少,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复合型人才稀缺,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匮乏,人才的知识结构辐射范围窄、适应能力差,导致人才能力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内蒙古参与国际竞争需要;技能型人才占比较低,我区技能型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而在发达地区技能型人才结构一般是呈橄榄型特征,十年时间内蒙古沉淀了替代性较强的初级工,高技能型人才缺口较大,这与我区职业教育投入不足、重视不够有关。人才层级结构的同质化造成人才结构效率低下,难以产生有较强创新、科研能力的研究团队,导致高水平科研成果少,不能在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制约产业结构演进。

二、提高内蒙古人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力的对策

打造与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结构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实现人才引领产业和产业聚集人才的良性互动机制,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谋划人才工作是内蒙古人才工作的主线。

(一)规划适配性人才结构战略

立足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对人才结构适配性目标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说,就是围绕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更好实现“人才强区”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为内蒙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当前,应以《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基础,进一步细化人才发展的科学规划,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结构适配性的目标,根据产业、区域、年龄、技能、行业等,对人才分布进行优化排列,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进行人才结构预测评估,预测人才结构基本框架和资源总量。各盟市、旗县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各地实际情况,将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尽快完善地区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规划,使人才规划与本地区产业发展相衔接,与内蒙古“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形成科学完备、各方协调、上下贯通的人才规划体系。根据内蒙古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着重开发区域人才,按照优化布局、突出功能、重点推进的思路,加强呼包鄂核心经济区人才开发,侧重建设与区域优势产业高度契合的科技园、创业园和孵化基地。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和工作机构建设,整合人才资源,邀请区内外著名人才专家学者和人才工作者担任顾问,对内蒙古人才工作开展前瞻性研究,探索适合内蒙古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统筹协调全区人才工作。

(二)以人才供给结构优化,推动内蒙古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内蒙古要针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对人才的供给结构及时做出调整,通过调整高校专业、加快紧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人才预警机制等,既要避免失业率的增加又要避免人才缺口。从人才总量方面着手,持续推进“草原英才”工程和“草原硅谷”建设,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人才体系。扩大内蒙古人才储备规模,使内蒙古人才结构总体上与产业转型相匹配;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作用,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提高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占比,促进产业转型;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使人才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形成低、中、高多层次协调的人才结构体系。从时间维度看,职业培训是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化人才结构方式,因此,要将职业培训提高到自治区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对职业技术院校的投入力度,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科学设置高校职业教育的学科和专业,为内蒙古产业升级培训高技能型人才。

(三)以人才质量结构开发,推动“内蒙古制造”向“内蒙古创造”转型

工业经济时代,产业聚集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催生产业。人才的层级结构越高越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高级化,实现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成为推动“内蒙古制造”向“内蒙古创造”转型的动力。针对当前内蒙古经济转型的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应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高新产业领军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主导产业快速成长,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引进优秀区外、海外人才,以创新创业为平台,聚集更多优秀人才和团队,促进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发展;引进优秀管理者,创新管理理念,增强企业创新活力。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使用,针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开发培养传统产业高端人才,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培养生物技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人才;不断开发现代农牧业、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等产业的高素质人才。要想方设法吸引外部高层次人才,留住已存的高层次人才,要做好人才激励工作。一方面,要为高端人才提供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竞争环境,解决薪酬、子女上学、住房、就业等问题,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另一方面,打造一批国家级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创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甚至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尝试建设“人才特区”,保证人才工作的优先性,以各类园区、开发区为依托,为人才成长提供发展空间和创业平台,吸引更多海内外区内外人才,形成与产业融合度好、聚集度高、创新能力强、贡献度大、实现度优的人才体系。内蒙古要走一条以人才催生新兴产业、以人才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新道路。事实上,高端人才创新潜力的释放需要时间,对产业的影响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充分显现,这也意味着内蒙古要尽量做好高层次人才储备工作。

(四)以人才配置结构调整,提升内蒙古人才结构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优化人才配置结构,既要发挥市场对人才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要完善市场化人才服务体系,提供更多就业指引、创业辅导、成果转化、融资规划等专业服务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员培训测评等高端服务产品,培育具有带动效应的大型人才服务机构,支持人才服务机构开发服务外包、高端培训、高级猎头、市场拓展等品牌化、高端化服务产品。让不同专业不同产业人才的不同价值都有施展的舞台,加速人才在行业、产业、区域、城乡间合理流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引导功能,有针对性、选择性引导人才流动,提高人才类型与地方产业需求匹配度。调整存量,对现有不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加快知识结构更新,鼓励向其它紧缺产业转移,使人才产业分布能满足内蒙古产业转型需求;调整增量,通过资金投入、环境营造、政策保障、体制建设和人才工作规划聚集人才,达到引才聚才目的,增强人才承载能力。政府引导人才配置结构不仅要有前瞻性,而且要增强人才工作领域的专业性,避免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现象,通过菜单式、全方位、可选择的高质量服务满足人才个性化需求。另外,政府还要发挥服务功能。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精简项目申报审批手续、人才评价流通体系等相关环节的行政审批;在人才改革试验区内推动人才共享服务机制,降低人才开发和流动成本,实现人才效用最大化;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为人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政府提供全程服务和零成本服务,保证产业转型升级。

(五)提高人才产出效能,带动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衡量人才结构是否优化的一个指标是看其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否真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要加速人才的科研成果转化,真正对内蒙古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支撑作用。首先,科研项目的设立要契合内蒙古产业转型的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及时作出阶段性绩效评估,主要测评产业人才效能发挥经济效益水平,将评估结果与预期作比对,辨明原因,有针对性改进。其次,明确科研项目参与主体的功能定位,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各不相同,要明确各主体参与科研活动的侧重点,并进行合理分工和差异化考核,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再次,优化科研项目组织方式,让科研项目的评审者、需求者、实施者共同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研发与应用紧密结合,使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都是以推动产业发展为导向,促进科研成果与产业转型对接。最后,试点建立重大科研成果孵化基地,由企业和地方共同出资,风险共担、利益共占,以项目为依托创造市场价值,提高科技附加值,促进产业创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1]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

[2] 内蒙古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苑甜.内蒙古自治区人才竞争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1.

[4] 岑雪婷.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刍议[J].北方经济,2009,(8).

[5] 郭柯兰.内蒙古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5.

[6] 周利光. 内蒙古:支持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J].中国财政,2016,(11).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

责任编辑:康伟

本文系内蒙古基础研究中心2015年人才理论课题一般项目。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内蒙古升级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回暖与升级
爱在内蒙古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