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2017-11-16 20:36徐振球瞿文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二聚体临床意义

徐振球 瞿文军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

1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对其伤后第1、3、7、14天的D-二聚体和CRP浓度进行检测。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其D-二聚体和CRP浓度进行检测,以此来研究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CRP、D-二聚体含量在第1天时最高,从第3天开始下降,第7、14天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P<0.05);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CRP、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1天,CRP、D-二聚体含量和GOS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CRP、D-二聚体在颅脑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用来对患者伤情进行有效评估。

【关键词】 颅脑损伤; CRP; D-二聚体; 变化; 临床意义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RP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XU Zhen-qiu,QU Wen-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24):126-129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RP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A total of 50 case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enzyme linked fluorescent assay and immune nephelometr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D-dimer and CRP concentration of first day,third day,seventh day and 14th day after injury.At the same time,50 healthy persons to our hospital for med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D-dimer and CRP concentration were also detected,in order to study chang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CRP and D-dimer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Result:CRP and D-dimer concentration of patients were the highest at first day,it began to decrease from third day,and continued to decline at seventh and fourteenth day(P<0.05);the CRP and D-dimer concentr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first day after injury,CRP and D-dimer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OS(P<0.05).Conclusion:CRP and D-dimer have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craniocerebral injury,which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injury severity of patients.

【Key words】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RP; D-dimer; Change; Clinical significanc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4.038

通常情況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起病急,其病情会以较快速度进展,患者预后较差[1-3]。14~55岁人群为颅脑损伤的主要发病群体,该疾病是造成青壮年残疾的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原发性神经损伤与继发性神经损伤属于颅脑损伤之后的两种常见形式,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影像学检查、格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GO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恢复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4-6]。但是在部分情况下,很难通过以上方法对患者的早期病情进行评估[7-8]。神经学评估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年龄、耐受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影像学检查则不适合用于不宜搬动的患者或者危重患者的床旁检查[9-11]。研究显示,CRP、D-二聚体共同参与了颅脑损伤之后的神经损伤过程,能够将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病变广泛程度等有效反映出来,并且还有利于对患者预后进行有效判断[11-13]。本研究主要针对这两者在颅脑损伤中的变化与意义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排除标准:住院时间不足14 d者;合并有肿瘤者;合并有多发伤、严重复合伤者;合并有严重肝肾心等重要脏器损伤者;院内或者院前感染者;受伤前采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者。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21±1.26)岁。其中12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38例患者进行急症手术治疗。致伤原因:打击伤3例,坠落伤15例,车祸伤27例,其他伤5例。50例颅脑损伤患者又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27)和预后不良组(n=23)。另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8.05±2.12)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颅脑损伤患者入院之后的第1、3、7、14天早晨6∶30,采用1.8 mL的一次性负压抗凝管对其空腹靜脉血进行抽取,将血浆、血清分离出来。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其CRP浓度进行检测,采用酶联荧光分析法对其D-二聚体浓度进行检测,标本采用DELTA全自动特定担保分析仪进行检验。与此同时,对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肘前静脉血进行抽取,对其D-二聚体和CRP浓度进行检测,由本院检验科生化室专业人员完成标本检验。

1.3 观察指标 CRP、D-二聚体正常判定标准:(1)D-二聚体含量≤0.5 mg/L为正常,>0.5 mg/L为异常;(2)CRP含量≤8 mg/L为正常,>8 mg/L为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CRP、D-二聚体含量比较 观察组CRP、D-二聚体含量在第1天时最高,从第3天开始下降,第7天、第14天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P<0.05);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CRP、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CRP、D-二聚体含量和GOS关系分析 伤后第1天,CRP、D-二聚体含量和GOS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0.7851,P<0.05),CRP、D-二聚体含量越高,GOS越低,预后越差

3 讨论

临床上,创伤性颅脑损伤指的是脑组织在突然之间遭受到严重损伤,促使其短期内的脑血流量急剧减少,进一步促使其脑细胞出现缺氧、缺血的现象,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促使患者形成脑疝、出现昏迷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4-16]。在患者出现颅脑损伤现象后,因为其脑部受到了损伤,所以其瞳孔大小也会出现相应变化,通过对患者瞳孔不同变化进行观察,能够对其颅脑损伤部位进行有效判断。除此之外,患者的生命体征也会相应出现变化,大部分患者会处于昏迷状态,需要及时寻找一种有效方式对其做出诊断。

CRP属于机体一种炎症反应非特异性标志物,D-二聚体则是交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可以将其用来对患者体内继发纤溶活性状态进行有效反映。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因子过度消耗、纤溶亢进以及形成血栓的情况下,其体内D-二聚体水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升高[17-18]。CRP、D-二聚体两者可以用来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广泛程度进行有效判断[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CRP、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CRP半衰期只有5~7 h,在脑组织损伤消失之后,其病情也会相应好转,其浓度也会出现下降现象。CRP、D-二聚体均能够用来对患者颅脑损伤之后的病情演变进行有效反映,可以为临床治疗过程提供参考。其次,伤后第1天,CRP、D-二聚体含量和GOS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CRP、D-二聚体含量越高,GOS越低,预后越差,可以认为CRP、D-二聚体能够作为反映颅脑损程度和预后的敏感指标,可以将其用来对患者伤情进行有效判断。但是临床对于单个个体,不能单独凭借升高之后的CRP、D-二聚体水平对其进行判断,可以用来警示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仔细观察,以便于能够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救治。

综上所述,CRP、D-二聚体在颅脑损伤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用来对患者伤情进行有效评估。

参考文献

[1]赵鹏洲,柯以铨,吴敬伦,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5):506-510.

[2]赵飞,何先弟,汪华学,等.老年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脑钠肽、D-二聚体和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3(8):2109-2110.

[3]李兴伟,常剑,黄荣,等.血浆D-二聚体对预判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9):1135-1138.

[4]赵鹏洲.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5]承军.电针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患者昏迷程度的影响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6,56(12):61-62.

[6]王笃前,于守永,徐勇,等.D-二聚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对创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2):110-112.

[7]乔俊,杨明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105-106.

[8]王建,陈海涛,顾涤恒,等.D-二聚体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5):284-286.endprint

[9]于亚东.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36-137.

[10]钱佳栋,徐德明,卢奕,等.早期联合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预后相关性的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5):813-815.

[11]武晓灵,喻莉,龙鼎,等.suPAR及D-二聚体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234-237.

[12]李丽.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7):749-750,756.

[13]章国海,过宓,黄杭斌,等.D-二聚体动态变化对进展性出血性颅脑损伤PHI及其预后的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2):360-362.

[14]陈思颖,伍国达,何春柳,等.颅脑损伤急性期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1):105-106.

[15]韩永峰,李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意义[J].医药前沿,2015,5(36):53-54.

[16]岳淑英.颅脑损伤患者CR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53,55.

[17]张均迈.急性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变化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3):46-47.

[18]黄永东,丁锦根,程前,等.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138-139.

[19]胡方进,陈爱珍,沈東炜,等.D-二聚体及凝血酶时间在评估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7):2705-2706.

[20]黄俊强,熊元元,李威,等.凝血功能异常与颅脑外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14(2):145-148.

(收稿日期:2017-07-10) (本文编辑:邓朝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二聚体临床意义
观察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的临床检验价值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热性惊厥患儿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
探讨侧俯卧位在产程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房颤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