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新 王鑫
[摘 要] 本文对影响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的现状与特征和自然资源的现状与特征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变动趋势。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9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7-15-4
Analysis of the Main Factor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Yang Wenxin Wang Xin
(Institute of Geography,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5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pula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 Henan Province and other main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is,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tor; analysis
河南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状况等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PRED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来看,河南省具有以下特征:
1 人口的现状与特征
人口问题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人口分布与密度直接影响着河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其目前的现状与特征可概括为:
1.1 人口基数大,数量多,增长压力大
从河南省的情况看,一方面人口基数大,2016年全省总人口达到10 788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54.3人[1];另一方面人口增量大,受人口惯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河南省人口发展态势不稳定,存在着生育率反弹的可能性。
1.2 人口转变速度加快,结构性矛盾日益凸现
出生人口性别比仍在高位徘徊;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高,每年出生缺陷的婴儿总数高达7.8万人,约占出生人口的7%;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7%,老年负担系数上升,201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23%,到2050年,将上升到20%以上,居于世界较高水平,人口的年龄结构高度老化。河南老龄化速度快、突发性强、超前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必将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2]。
1.3 人口质量提高显著,但总体水平仍然不够高
河南在人口总数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在全省综合省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随着卫生保健条件的改善和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人口死亡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总体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1.4 人口城镇化提速,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在提出实现中原崛起的目标后,不断完善城镇化的发展之路[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河南農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发达地区转移异常活跃,异地务工、经商者增多,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外出流动人口流量大、分布广,且以经济性流动为主。省际流动规模居高不下,已成为全国有名的外出流动人口省份之一[4]。
1.5 人口分布失衡,基本格局难以改变
从人口的地区分布上看,豫东平原人口稠密,西部和南部山区人口较少。豫东平原土地面积占全省55.7%,人口却占全省总人口的五分之四;西部和南部山区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44.3%,人口只占全省人口的五分之一。人口密度最高为漯河市,每平方公里966人,最低的是三门峡市,仅211人。从城乡人口分布看,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河南是全国农村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份之一,2016年全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高出全国9个百分点。河南人口的分布特点是自然、历史和经济诸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人们长期改造、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繁衍子孙后代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2 自然资源的现状与特征
河南是我国面积较大、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然而,河南又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庞大的人口对资源的巨大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2.1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是河南土地资源最重要的基本特征。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74%,在各省市中居第17位,人均土地面积2.5亩,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按照各种地貌类型的面积计算,河南省的山地面积为4.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6.6%,丘陵面积2.9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7.7%,平原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55.7%,以平原、丘陵为主,因此,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目前,全省土地利用率已达90%,耕地垦殖率达47.4%,是我国耕地总面积所占比例较高的省份之一,但人均耕地仅0.07公顷,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物质条件,人口的不断增长无疑给有限的土地带来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加之不合理的使用和浪费,导致土地数量和质量呈现下降趋势[5]:一是耕地减少,人均占有量持续下降;二是土地质量退化;三是水土流失;四是“三废”对土地的污染相当严重。endprint
2.2 矿产资源
河南是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省之一。目前河南已发现各类矿产126种,其中已有探明储量的矿产73种,广泛分布在全省66个县(市、区)中,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矿产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二是优势资源多,但部分重要矿产贫乏;三是共生伴生矿和难选的中贫矿较多。河南的矿产资源具有分布不均、相对集中的特点,数以千计的矿床、矿点集中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的山地丘陵区,而广大的豫东平原上探明的矿床寥寥无几。
建国60多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已形成了包括石油、煤炭、冶金、有色金属、黄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矿业体系,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2.3 水资源
河南是我国北方缺水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水资源相对匮乏。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4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47%,总量居全国第18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居全国各省区第22位,耕地每公顷平均水资源量约相当于全国的1/6,排名也在20名之后。与此同时,受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水资源在时空分配上极不均匀,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性的水资源短缺。
水是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加之使用不合理,水资源紧缺问题日趋严重[6]。从近年来河南供水总量的变化来看,虽然随丰枯年有所波动,但总体上仍保持相对稳定,大致维持在200亿—230亿立方米,约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53%,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全国属较高水平,已经达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临界值,不少地方出现河流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等情况。目前,全省正常年份需水量为300亿立方米,与现有工程总供水能力相比,缺水40亿立方米,与实际供水量相比,缺水70亿立方米,遇中旱年和大旱年,缺水更为严重。水资源贫乏,不仅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且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7]。
2.4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生物资源不仅供人类食用和使用,而且还维系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河南成为我国南北动植物的交汇地域,省内的生物物种表现出南北不同地带的过渡性和自高山到平原不同环境的复杂性。植物资源多样,高等植物(除苔藓外)约有2 600种,其中草本植物占三分之二,木本植物占三分之一;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陆栖脊椎动物、鸟类资源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河南还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农业资源丰富,一些品种在全国具有明显的产量或质量优势,是我国粮、棉、油、烤烟的重要产区。
3 自然环境的现状与特征
環境问题是关系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性问题。河南省经过多年努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基本遏制住了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然而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加上历史欠账、人为破坏等各种因素,当前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生态恶化有可能继续加重。
3.1 水环境
当前河南省水环境的主要问题是:水质污染严重,特别是河流水质较差,日益加重的面源氮、磷污染加速了水环境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区域生态破坏,水源涵养功能降低,更使水环境雪上加霜。
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在监控河流总长度一半以上的河段为四类、劣五类以下水质,其中黄河流域重污染河段增加。浅层地下水普遍遭受污染,周口、濮阳、开封等人口密集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氮、磷等营养物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生活和农业污染。
3.2 大气环境
由于河南省能源以煤炭为主,同时随着大中城市机动车迅速增加,尾气污染加重,使城市的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或由煤烟型向煤烟与氮氧化物复合型污染转化。总体上看,河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数居高不下,省辖市城市空气质量仍有待提高,但各城市间差别仍然较大,南部城市要优于北部城市。
3.3 土壤环境
尽管目前以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为主的土地退化现象局部有所控制,但整体上看,土地侵蚀污染依然十分严重。历年来,由于对部分土地的开发利用不甚合理,破坏了植物群落,使土地的保水抗蚀能力下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万余平方公里,尚有1/3未予治理,每年流失表层土壤约1.2亿吨。加之大量农药、化肥、农膜和部分垃圾堆肥的长期使用,污水灌溉、污染泄漏等多种原因导致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土壤环境的恶化给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造成了巨大威胁。
3.4 生物环境
河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高等植物2 600余种,陆栖脊椎动物400多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遭受破坏,河南许多珍稀动植物已处于衰落或濒临灭绝的状态。另外,由于外来物种的入侵,遗传基因的流失和被盗,为了增加产量,人们扩大耕植面积,优化品种,转基因产品出现,使许多古老、土著品种受到排挤、减少乃至灭绝,对种质资源安全构成了严峻威胁。
综上所述,河南环境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又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由于河南人口众多,生产力不发达,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远未完成,在长期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付出一定的环境代价是难以避免的,关键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努力探索适应当前发展水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河南省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变动趋势
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设想,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经济总量翻两番,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战略目标,必然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无疑将对河南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影响。endprint
4.1 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
4.1.1 粮食的安全。粮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尽管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并保持20%的粮食外调量,但是,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较大的变数。其一是粮食生产的基本资源不稳定,存在较大隐患。其二是来自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日益沉重。因此,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仍将是河南今后长期面临的挑战。
4.1.2 工业化的加速。从河南目前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及其发展水平看,传统的食品、医药、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将继续发展,尽管污染排放强度随着科技的进步会逐步降低,但由于总产值(产量)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也会居高不下,甚至有增加的可能。工业化的加速对环境污染的压力还将继续加大。
4.1.3 能源消费的增长。支撑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巨大的能源,河南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全省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在河南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1.4 消费的增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长期存在的居民消费不足、消费质量不高的局面将会大大改变,工业产品、食品消费总量等将不断增加。据统计,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每人每年所需要消费的自然资源的总量在45~85吨,而且这些自然资源在用于生产最终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与污染,同时生产技术条件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将直接关系到这种浪费与污染的程度。尽管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寻找并实践如何走减少自然资源消耗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但要实现可持续的目标尚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4.2 未来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趋势
4.2.1 人口发展趋势。立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最值得关注的是:一是人口总量变动趋势;二是老年人口变动趋势;三是流动人口变动趋势。人口变动趋势相伴的是人口文化素质的相对滞后。尽管河南人口文化教育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较低的文化教育素质,不仅严重地妨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影响到人力资本的有效积聚。
4.2.2 资源发展趋势。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即在一定开采强度下资源的服务年限和对远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量的满足状况,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顺利进行的极为重要的物质保障。
第一,土地资源的保证程度。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保证程度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第二,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河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促进工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矿产资源的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第三,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全省目前各类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已超过260亿立方米,由于地下水供水潜力已经有限,因此,主要将依靠地表水解决新增用水量。
第四,森林资源的保证程度。林业在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重性,没有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总体上看,目前河南各类资源在经济技术所能及的范围内大都得到较高程度的开发利用。由于资源存在总量的绝对短缺和结构性的相对短缺,相对于今后发展的压力而言,后备资源普遍不足,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
4.2.3 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自然环境是人类产生和发展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生态系统的产生和演替。河南特有的自然结构和地理特征决定了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而河南又是人口大省,来自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都将对自然生态的平衡构成一定干扰。但由于生态环境改善的难度大,周期长,历史欠账多,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生态环境仍将面临严重挑战。
参与文献:
[1] 河南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7月人口总量将过亿河南人口进入第四次高峰[N].河南日报,2017-1-11.
[2] 徐清霞.河南省實现中原崛起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大学,2007.
[3] 吴海峰,苗洁,陈明星.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与,2012(49):35-59.
[4]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课题组.中国农村中等收入者的研究分析(上)--安徽省当涂县的调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8.
[5] 姚引妹.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杭州:淅江大学,2010.
[6] 谢焕青.浅论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山西党校报,2012(11):26.
[7] 张教平,杨延哲,姚天祥,李世杰, 杨文新.水安全与河南经济可持续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110-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