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宇+李雪++林晓锋+张涛
2017年5月16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隆重召开双创工作大会,会议宣布成立了中国钢研大慧双创基地并举行揭牌仪式,同时举行了基地合作单位及入驻项目签约仪式。中国钢研党委书记、董事长才让在会上表示,中国钢研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技术及人才优势,以“钢研大慧双创基地”为平台,建设中国钢研高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专业化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国钢研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检测分析技术的创新基地,是国家军工核心配套单位。自1952年11月中国钢研的前身——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以来,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钢研已经成为设有董事会试点的国有独资公司,同时也是国家首批103家创新企业试点单位之一。
这家从“科研大院”一路改革转型走来的企业,近年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重大举措为契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双创工作,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高新材料及科技服务企业集团。
机制探索走混改之路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员工持股成为国资改革的最大亮点。触觉敏锐的中国钢研走在了改革的前列,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大胆尝试员工持股,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
2014年开始,中国钢研先后组建了钢研晟华、高纳海德、高纳德凯等10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成为集团公司增量产业、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亮点,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系列基金提供金融支持
中国钢研设立系列创新基金,打造相对完整的创新资金支持链,以满足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发展资金需求。建成了由股权型创新基金、鼓励创新的成果份额型创新基金、青年创新基金、产业并购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构成的基金体系。先后启动了几十项创新、创业项目,部分项目已初见成效。
其中,基金首批支持的“特种钢铁材料数据在线云服务平台”项目中期阶段性成果已上线中国石化易派克试运行;“航天发动机3D打印部件用UHSS材料的研发”项目,在3D打印超高强度钢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第二批支持的“盾构机(含TBM)刀圈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先期已在超临界发电机组叶片上取得进展,可以替代高端进口,预计可在2017年取得3000-4000万元营收。
专业化的“双创特区”
2015年,中国钢研启动了专业化双创平台“钢研大慧双创基地”的建设工作。2016年,中国钢研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今年5月的中国钢研双创工作大会上,中国钢研出台了《钢研大慧双创基地鼓励创新创业政策及实施意见》,全力打造中国钢研“双创特区”,积极探索、深入推进钢研创新创业工作。
钢研大慧双创基地的定位是“中央企业高新材料协同创新与自主研发平台,国防军工、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所需高新材料保障基地”,逐步打造以北京双创基地总部为核心,各地双创园为分支,聚焦高端军工配套材料、高端装备材料、新型能源环保材料、重大战略材料、检测服务与标准、工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七个重点领域的创新创业基地。
双创基地对集团内外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作为内外创客团队实体双创空间。在研發条件共享上,集团公司将中央研究院中心实验室、十五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各重要子企业的研发中心及检测分析设施对内对外开发共享,为各创客团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优惠服务,形成双创基地的高水平创新技术平台。
在资金支持上,通过中国钢研自建基金、引入外部基金、引入合作银行等方式,为创客团队的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的资金支持。中国钢研专业投融资平台、合作券商投行机构,将为创客创业提供创业辅导,对接资本市场,实现金融助推双创和实体经济。
在共享专家资源上,集团内众多院士、领域带头人等战略型专家队伍及行业内知名专家集聚,可形成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创新创业的专业性、高水平、成功率。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新材料研发协同应用云平台,将上述双创要素及资源集成上线,实现科研试验条件、专家资源、金融资源、需求资源等资源、信息共享,形成集团内外部众包、众创、众筹平台。
目前,大慧双创基地已经与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大慧智胜(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信证券、钢研大慧投资有限公司5家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服务中国钢研集团双创工作,并分别与钢研总院高端钢铁材料云服务平台、高品质风电用高强度紧固件,自动化院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软件,安泰科技金属增材制造集成技术产业化等6项创业项目签署双创基地入驻协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