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武
(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四川 绵阳 621000)
对纤支镜检查患者采取丙泊酚与帕瑞昔布钠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探讨
谢东武
(绵阳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四川 绵阳 621000)
目的 对纤支镜检查患者采取丙泊酚与帕瑞昔布钠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探讨。方法 在我院接受纤支镜检查的的患者700例,根据入院检查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实验组采用丙泊酚+帕瑞昔布钠。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检查之后,对其各项指标,如血压及心率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但是对照组的患者伴有指标升高(P<0.05)。结论 用丙泊酚麻醉联合帕瑞昔布钠纤支镜检查的方式,能够使得患者依从性良好,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丙泊酚;帕瑞昔布钠;纤支镜
在呼吸系统的检查当中,纤支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方法具有对患者创伤小,成功率显著的特点[1],并且其能够对难以发现的疾病,如隐藏的气管以及支气管等疾病进行发现,通过对患者采用无创的方法,能够降低检查时带来的痛苦。因此,本次对纤支镜检查患者采取丙泊酚与帕瑞昔布钠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探讨。
选取于2016年6月~12月在我院接受纤支镜检查的的患者700例,男412例,女28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8.23±2.12)岁。所有患者当中排除伴有其他合并疾病,如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本次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获得家属同意,并签署相关的知情书和同意书。根据入院检查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0例,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实验组采用丙泊酚+帕瑞昔布钠。
实施麻醉前,嘱咐2组患者禁止饮食、水,术前不进行用药,术前对患者建立静脉通络,对实验组实施麻醉诱导前20 min时,临床医生给予其帕瑞昔布钠,药物剂量为40 mg,用药方法为点滴用药,对照组给予2 ml生理盐水,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法一致,即给予40 mg丙泊酚静脉推注,给药时需要缓慢操作,对于伴有异常情况患者进行对症处理。
观察患者检查各个时间段血压、心率以及氧饱和度等的变化。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对比,如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发现实验组的患者在通过检查后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是对照组伴有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对比(±s)
SpO2(%)实验组检查前130.4±12.965.3±8.0572.1±7.6699.6±1.21检查中128.2±13.664.4±7.1671.3±7.1896.5±1.01检查后128.3±13.465.8±7.7172.4±7.4697.4±0.82对照组检查前114.7±9.4761.4±5.6570.3±5.0499.3±1.41检查中134.1±9.4776.3±4.5487.2±7.6197.2±1.62检查后113.8±11.560.9±6.0970.3±4.7597.1±1.31组别检查时间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心率(次/min)
在呼吸系统的检查,经常需要用到纤支镜,虽然该种方法能够对隐藏的气管以及支气管等疾病进行发现,但是由于纤支镜的介入[2],会导致患者的机体出现应激反应,例如伴有心跳加快以及血压升高等情况,而使得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进行继续的诊断[3]。目前随着异丙酚麻醉已经广泛运用到医学领域,发现在纤支镜的检查中运用丙泊酚有利于提高检查的效果,其原因在于丙泊酚具有起效快、镇静、镇痛效果良好以及清醒快的特点,虽然该药物的优势明显,但是其会对呼吸循环产生抑制的作用[4]。而本次对实验组联合运用帕瑞昔布钠,该药物不但镇痛效果明显,并且不会对呼吸循环造成抑制,无不良反应[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检查后血压、心率等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检查后血压升高、心率加速(P<0.05)。说明了,对进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帕瑞昔布钠,能帮助患者降低检查过程中痛苦的程度,确保患者愿意接受检查,故该方法值得推广。
[1] 吕艳芳,徐萌艳.应用丙泊酚联合帕瑞昔布钠对纤支镜检查患者实施无痛麻醉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30):45-47,51.
[2] 文 竹,郑佳利.两药联用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6):1004-1006.
[3] 欧阳娟,叶 华.无痛纤支镜两种麻醉方式的效果比较[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2):30-30.
[4] 雷勇静,陈传英,刘晓彬等.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2):74-76.
[5] 张 振,罗辉宇,徐 阳,等.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5,(4):757-758,759.
R614.2
B
ISSN.2095-6681.2017.24.75.01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