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阳 (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1)
中国武侠电影是“以中国的武术功夫、独有的打斗形式、体现中国独有的侠义精神的侠客形象,所构成的类型基础的电影”[1]。1905年,任景丰拍摄的《定军山》为内地的第一部影片,取材于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武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定军山》也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自此,中国的侠文艺便和电影有了不解之缘。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在1914年放映,但第一部武侠电影《火烧阿房宫》于1935年才出现,同时也因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而成为第一部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
源于史传文学的有如下武侠影片:《火烧阿房宫》, 1935年首映,①源于《史记》;《山东响马》, 1936年, 整合晚清、民国稗史及相关文献;《方世玉打擂台》, 1938年, 源于清代稗史;《红拂女私奔》, 1939年, 源于唐代稗史;《大侠甘凤池》, 1939年, 源于清代史传文学;《赵匡胤夜送京娘》, 1939年, 源于宋元稗史;《大破白莲教》, 1939年, 源于清代稗史;《鱼肠剑》, 1940年, 源于秦汉史传散文;《樊梨花移山倒海》, 1940年, 源于唐代稗史;《方世玉与曲翠花》, 1948年, 源于清代稗史;《十三妹大闹能仁寺》, 1948年, 源于唐代稗史;《方世玉胡惠乾三探武当山》,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九战蛾眉山》,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狄青》, 1949年, 源于元明史传文学;《方世玉万里报师仇》,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火烧红云寺》,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血滴子》(上),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血滴子》(下),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大侠复仇记》, 1949年, 源于清代稗史;《江南八大剑侠》,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薛仁贵血战柳家庄》, 1950年, 源于唐代稗史;《真假方世玉》,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火烧少林寺》,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大破白莲教》,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血战阴阳洞》,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擂台招亲》(上),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擂台招亲》(下),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胡惠乾打机房》,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方世玉父子报血仇》,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红娘子》, 1950年, 源于明清稗史;《大刀王五血战小霸王》, 1950年, 源于晚清、民国稗史;《甘凤池与吕四娘》, 1950年, 源于清代稗史。
改编自侠义小说的武侠电影有《大破铜网阵》, 1939年, 改自《七侠五义》;《三盗九龙杯》, 1939年, 改自《彭公案》;《三戏白菊花》, 1939年, 改自《小五义》;《中国泰山历险记》, 1939年, 改自《泰山历险记》;《中国野人王》, 1940年, 改自《泰山历险记》;《吕四娘》, 1940年, 改自《七剑八侠》;《大破韩家庄》, 1940年, 改自《荒江女侠》;《徐鸣皋三探宁王府》, 1940年, 改自《七剑十三侠》;《夜盗红绡》, 1940年, 改自《传奇·昆仑奴》;《赵子龙》, 1940年, 改自《三国演义》;《小五义夜探冲霄楼》, 1940年, 改自《七侠五义》;《荡寇志》, 1941年, 改自俞万春同名小说;《侠盗锦毛鼠》, 1941年, 改自《七侠五义》;《黑侠》, 1941年, 改自望云同名小说;《阮氏三雄》, 1941年, 改自《水浒传》;《黑侠归来》, 1948年, 改自《司马夫奇案》;《江湖奇侠》(续), 1948年, 改自《江湖奇侠传》;《江湖奇侠》(三), 1948年, 改自《江湖奇侠传》;《铜锤侠大战九花娘》(上), 1948年, 改自《彭公案》;《铜锤侠大战九花娘》(下), 1948年, 改自《彭公案》;《江湖奇侠》(四), 1948年, 改自《江湖奇侠传》;《武松大闹狮子楼》, 1948年, 改自《水浒传》;《御猫大战锦毛鼠》, 1948年, 改自《七侠五义》;《五鼠闹东京》(上), 1948年, 改自《七侠五义》;《五鼠闹东京》(下), 1948年, 改自《七侠五义》;《怪侠飞天龙》, 1949年, 改自普式庚同名小说;《小侠艾虎》, 1949年, 改自《小五义》;《石秀大闹翠屏山》, 1949年, 改自《水浒传》;《司马夫大破蜜糖党》, 1949年, 改自《司马夫奇案》;《穆桂英》, 1949年, 改自明代小说;《杨八妹取金刀》, 1949年, 改自明代小说;《七剑十三侠》(上), 1949年, 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七剑十三侠》(下), 1949年, 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武松血溅鸳鸯楼》, 1949年, 改自《水浒传》;《蜀山剑侠》, 1949年, 改自《蜀山剑侠传》;《李元霸》, 1949年, 改自《隋唐演义》;《大闹粉妆楼》, 1949年, 改自《粉妆楼》;《七剑十三侠》(三), 1949年, 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大破铜网阵》, 1950年, 改自《七侠五义》;《豹子头林冲》, 1950年, 改自《水浒传》;《荒江女侠》(一), 1950年, 改自顾明道同名小说;《白眉毛三战白菊花》, 1950年, 改自《小五义》;《桃花侠大战贞淫岛》, 1950年, 改自惜玉生连载小说;《广东十虎屠龙记》, 1950年, 改自念佛山人小说;《荒江女侠》(二), 1950年, 改自顾明道同名小说;《五鼠闹东京》(三), 1950年, 改自《七侠五义》;《火烧红莲寺》, 1950年, 改自《江湖奇侠传》;《少林七侠五探峨嵋山》, 1950年, 改自《洪熙官大闹峨嵋山》;《花和尚大闹五台山》, 1950年, 改自《水浒传》;《神侠金罗汉》, 1950年, 改自《江湖奇侠传》;《宋江怒杀阎婆惜》, 1950年, 改自《水浒传》;《荒江女侠血溅飞云塔》, 1950年, 改自《荒江女侠》;《江湖奇侠》, 1950年, 改自《江湖奇侠传》;《七剑十三侠》(五), 1950年, 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七剑十三侠》(六), 1950年, 改自唐芸洲同名小说;《陆阿采》, 1950年, 改自朱愚斋连载小说。
源于宗教、民间故事的武侠影片有《济公活佛》, 1939年, 源于佛教文献;《济公传》, 1939年, 源于佛教文献;《八美图》, 1941年, 源于民间故事;《刘金定斩五门》, 1948年, 源于民间故事;《济公活佛》, 1949年, 源于佛教文献;《三盗九龙杯》, 1949年, 源于民间故事;《洪熙官血溅柳家村》, 1949年, 源于民间故事;《峨嵋飞剑侠》(上), 1950年, 源于民间故事;《峨嵋飞剑侠》(下), 1950年, 源于民间故事;《济公三气华云龙》, 1950年, 源于《济公佛理传》;《大侠柳树春》, 1950年, 源于民间故事。
改编自戏曲的武侠电影如下:《十万童尸》, 1940年, 改自粤剧;《石鬼仔出世》, 1940年, 改自传统粤剧;《打渔杀家》, 1940年, 改自梅兰芳同名平剧;《广东先生大破谋人寺》, 1948年, 改自舞台剧《山东响马》;《石鬼仔出世》, 1949年, 改自传统粤剧;《石鬼仔夜战五虎将》, 1949年, 改自传统粤剧;《楚云雪夜盗檀郎》, 1950年, 改自李少芸大凤凰剧团首本名剧。
改编自电影本身的武侠影片有《银枪盗》,1941年,改自上海同名默片。
源于外国小说、图说的武侠电影有《小老虎大战杀人王》, 1949年, 源于唐哲夫译著《市井枭雄》;《细路祥》, 1950年, 源于袁步云漫画;《乱世英雄》, 1950年, 源于鲁骥连图小说;《玉面霸王大战野女郎》, 1950年, 源于余寄萍连载图说。
取材于口传文学的武侠影片有《黄飞鸿传》(上), 1949年, 取自黄汉熙、莫桂兰口述故事;《黄飞鸿传》(下), 1949年, 取自黄汉熙、莫桂兰口述故事;《黄飞鸿传第三集:血战流花桥》, 1950年, 取自黄飞鸿之子黄汉熙口述故事;《黄飞鸿传第四集:梁宽归天》, 1950年, 取自黄飞鸿之子黄汉熙口述故事。
1905—1950年,香港总共拍摄192部武侠电影,[2][3][4]而改编或者取材于侠文艺的香港武侠电影总共115部,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如下:
第一,从整体趋势上看,数量逐年增多。虽然香港沦陷及其以后的1946年,香港电影市场基本完全停滞,尤其是武侠电影市场,受到沉重打击,没有拍摄一部武侠电影。但之后武侠电影很快复苏,1950年已经占据了32.29%的市场份额。
第二,取材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小说、戏曲、民间文学、史传文学、佛教文献、外来译文(著)、口述文学、漫画(图说)故事、连图文学……甚至电影本身,品类异常丰富,大大超过台湾。
第三,在香港电影历史发轫期的1935—1950年间,源于侠文艺的比例接近60%,该数据一方面说明发轫期的香港武侠电影与侠文艺的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影片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表明香港武侠电影尚需要侠文艺的滋养和反哺,其多元化、先锋性、原创性等因素就不可能更多地出现。
第四,电影对白以粤语为主,国语为辅。本时期国语片仅4部,而粤语片达111部。这与香港当时为英属殖民地及香港电影消费市场定位为香港本地和东南亚的新、马、泰、越南等息息相关。
第五,颇具复合文化的特点:香港文化深受内地中原文化、港粤岭南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变化的总趋势是中原文化的强势地位由强而弱,文化特性由体现国家民族意识和官方意识形态的精英性逐渐转向根植于民间市井的世俗性和商业性”[5]。而香港早期武侠电影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香港早期武侠电影承续了内地武侠电影市场,填补了华语武侠电影发展史上的空白。
内地武侠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然而,从1930年开始,内地国民党当局以“败坏社会风气”为名颁布条令,禁绝一切武侠电影的拍摄,“这一禁令不仅让内地电影工业在自己的商业探索路途中受挫,而且也将武侠片这个吸引观众眼球的法宝,径直推给了发展中的香港电影工业”[6]。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香港承续了内地武侠电影并蓬勃发展,填补了华语武侠电影的历史空缺,延展了世界电影史中独特的类型电影,故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
香港早期武侠电影一诞生便和侠文艺紧密相连,不仅影响了人们对古代戏曲、侠文艺等的关注和喜爱,传扬了中华传统文化,还直接孕育并促进了20世纪50—70年代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的产生和发展。文以影显,影以文彰,两者形成了良性循环,并为以后两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早期武侠电影在关注票房收入的同时,秉承“文以载道”的精神,在刀光剑影中,提倡真善美,宣扬民族英雄主义、尚武精神,响应“电影救国”的号召,具有较强的教化色彩,一定程度上确定了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香港武侠电影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注释:
① 此为首映日期,下文同,不再一一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