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类型电影看当代美国审美文化取向

2017-11-16 03:46郑州工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电影文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歌舞片陌生化

徐 梅(郑州工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当代社会朝着多元化与现代化的方向高速发展着,而电影这一门现代艺术,便是这种发展下的产物与社会的一面镜子。诞生于活动照相术与幻灯片放映术的电影艺术能够以一种高密度的方式,对人们身边的社会百态进行记录,这也是电影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在电影之中,人们在获得娱乐的同时,也得到了时代的缩影。而电影产业的发展,则促进了类型电影的产生。目前来说,拥有好莱坞的美国电影是类型电影的代表者。在美国的类型电影中,可以窥见美国观众的审美文化取向,它们的出现、变动乃至消亡,往往都体现在类型电影的出现、盛行和衰落中。这一点在电影井喷式发展的当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类型电影为电影艺术与电影产业注入了活力,也是人们把握特定时代或地域内人们审美文化取向的标本。

一、陌生化审美

观众的审美取向是始终处于一个变与不变的稳态中的,而对于商业片导演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巧妙地把握住变与不变间的平衡,顾及新的、前卫的口味与老的、广泛的习惯,最终取得收益。而在这个稳态之中,有一个可谓“老调”的审美取向便是陌生化审美。陌生化审美文化可以说是自电影诞生后就一直存在于电影艺术中的,它体现着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特质,也是电影艺术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对陌生事物的本能好奇。而对于观影这一行为的认知,又使得观众在近距离体验危险、刺激的场景时又确定自己是绝对安全的,因此观众可以放心地对脱离现实生活的事物进行窥探和赏玩。因此,制造陌生景象撞击观众的心灵,就成为电影中一种普遍的创作思路。尤其是以造梦工厂自诩的好莱坞更是如此,用种种迥异于观众日常体验的幻觉来给观众炮制一场美梦,让观众进入幽暗的电影院中获取一段时间内的新奇体验,抛弃现实的烦恼,脱离现实的羁绊。

到了当代,随着外部世界科技的突破以及电影内部技术的革新,这种陌生化审美被放大了,尤其是在商业化意味浓郁的好莱坞,陌生化审美几乎成为“好莱坞大片”的标准配置。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类型片便是科幻电影。如表现星际旅程、拯救人类的《星际穿越》(Interstellar,2014),表现宇航员独自一人从深邃浩瀚的外太空返回地球的《地心引力》(Gravity,2013)等,观众在观影时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空间。

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科幻电影,在长期的发展之后,其表现的内容就具有重复性,已经不再是观众眼中的新异事物,尤其是在大量科学知识经由不同的媒介得到普及之后,科幻电影曾经的太空探索、大战外星人等就已经不再如当年一样吸引人们的注意了。因此,奇幻电影成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甚至对科幻电影有压倒性势头的类型片。由于其相较于科幻电影来说有着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它也将陌生化审美发挥到了极致。如根据托尔金小说改编而成的《指环王》(TheLordoftheRings)三部曲、《饥饿游戏》(TheHungerGame)三部曲等。这两部电影的背景都是一个架空的世界,其中人物的职业、种族等都是与现实社会有所区别的,观众能在其中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场景和打斗场面。

除此之外,灾难片也是陌生化审美的体现。如《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后天》(TheDayAfterTomorrow,2004)等。在《泰坦尼克号》中,现代科技完美地还原了巨轮撞向冰山导致沉船,上千人在冰冷的海洋中丧命的惨状,这是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感受到的。当设计师安德鲁宣布巨轮很快就将彻底沉没时,观众的心也与乘客一样紧张。

二、多元性审美

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有“文化的熔炉”之称,自诩在文化政策上采取较为包容、宽松的态度,WASP(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之外的少数族裔、文化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文化话语权以及政治主张往往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宣扬,以实现最终的文化平等。而从电影艺术本身来说,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类型电影进入改革阶段,这主要是与当时公众在道德标准和价值观上的变动息息相关的。当时美国因为肯尼迪与马丁·路德·金的遇刺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等丑闻而遭遇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在政治、社会乃至道德上的危机,而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变化,也最终形成了一种审美文化倾向,因为主流意识形态附着于观众已经熟知的电影类型上,而当这种意识形态的群众基础动摇时,人们也自然不再被所谓的经典电影所吸引。取而代之的审美倾向则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反类型”,即一种混杂式的、跨界式的、多元式的审美,颠覆旧有的类型片的“配方”,打破传统类型片的程式,但并不完全否认传统,而是选择各类型片中的元素重新整合。这种审美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以在黑帮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教父》(TheGodfather,1972)为例,电影借用了黑帮片的外衣,但是表现的是剧情片和政治片的内核。早年的黑帮片有着直接而单纯的对观众猎奇倾向的满足,这主要体现在,道德主题较为单一,人物形象较为脸谱化,而叙事的重点则在犯罪行动上,早年黑帮片一般都体现的是黑帮与警方之间的斗智斗勇,黑帮的暴力血腥犯罪等。而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这种简单模式已经无法抚慰观众混乱的心态。可以看到,在《教父》中,叙事线索并不是单一的,电影表现了一个庞大的西西里黑手党家族,各人有各自的利益,有其现在的动作和对过去的追忆,而对这一批人,尤其是老教父柯里昂,电影并没有对其进行简单的道德评价,而是呈现给观众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既有黑帮身份这一体现陌生化审美的特征,如电影中有各种引发观众肾上腺素激增的如刺杀、毒品交易等情节,又有着能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在家庭亲情、社会宗教等问题上的烦恼,如即使是与黑帮毫无关联的观众,也能理解教父的丧子之痛。

又如《芝加哥》(Chicago,2002)和《了不起的盖茨比》(TheGreatGatsby,2013)等,则可以视作是歌舞片、犯罪片和剧情片的混合。或者可以说,歌舞只是电影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们被巧妙地编织在叙事中,如维尔玛的夜总会女郎身份、盖茨比家举办的舞会等,而犯罪只是一条线索,通过这条线索电影揭露的是人性与社会的种种不堪。两部电影都以浓墨重彩的方式表现了城市中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但是与传统歌舞片不同,这两部电影的叙事氛围都是极为压抑的。维尔玛和洛克茜都杀死了自己的丈夫或男友,然而她们的经历被律师比利加以包装,被媒体大肆渲染,事情的真相已经变味;而盖茨比为黛西和汤姆顶罪,自己最终却落得个被枪杀、家破人亡的下场。美国社会的虚情假意在电影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个性化审美

崇尚个性的自由是美国的国民性格之一。个人英雄主义也是美国类型电影中长盛不衰的主题,如早年的战争电影中就充斥着无处不在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也正是在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广泛传播下,这种对于个性的尊重正为全世界的人所接受和认同。而反映在审美上,则体现为一种个性化的审美文化,即作为审美对象之一的主人公是与众不同的,即使他原本极为平凡,但是他一定会在电影中迸发出他超凡的一面。而在这种审美中,“我”与电影中的别人不同(但实际上与基数很大的观众有相当大的重合)的一面被放大,使观众感到故事既亲切又真实可信。

这方面的正面例子当属近年来兴起的漫改电影,催生了一系列银幕上超级英雄的漫改电影中的美国民族救星,如蜘蛛侠、蝙蝠侠、绿巨人、钢铁侠、金刚狼等基本上都有平凡人的一面,他们因为种种机遇,或利用高科技,或产生身体变异,获得了超能力,从此除暴安良,叱咤风云。并且超级英雄之间也会因为误会而起争斗,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BatmanvSuperman:DawnofJustice,2016)等,可见超级英雄们尽管都拥有正义感,但他们并不是“高大全”的,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各自的苦衷和对世界和平的不同理解。而反面例子则要属曾经辉煌一时的类型片西部电影。西部电影的没落除了因为西部地区已经失去了陌生化意义以外,还与它的极简美学有关。在西部片中,警匪双方的形象塑造都较为单一,观众对神秘的西部孤胆英雄已经失去了兴趣。而较为成功的西部片如《被解救的姜戈》(DjangoUnchained,2012)则恰恰是一部“非典型”的西部片,而更应该视其为一部充斥了昆汀狡黠腔调的个性化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对个性化审美的把握也可以促进冷门类型片的复兴。早年好莱坞的歌舞电影一度是极为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之一,尤其是在百老汇音乐剧奠定的受众基础上,美国产生过《音乐之声》(TheSoundofMusic,1965)、《雨中曲》(Singin'intheRain,1952)等经典之作。歌舞电影的类型主要在于,第一,拥有多元化的音乐元素;第二,拥有丰富的舞蹈元素;第三,音乐与舞蹈都是为叙事服务的,良好的故事底本是一部歌舞片成功的关键。在20世纪60年代,歌舞片达到了辉煌的顶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战争、科幻等类型片大量地分流了歌舞片的观众。然而揽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爱乐之城》(LaLaLand,2016)则宣告了歌舞片的强势回归。就音乐而言,表现爵士乐的《爱乐之城》是传统的,甚至可以说有致敬好莱坞歌舞片黄金时代的用意,电影成功的关键便在于紧扣了个性化审美这一点,通过表现在洛杉矶打拼的一对男女的悲欢离合,触动了大批曾经陷入爱情与事业两难抉择的观众的情感。电影重复了《雨中曲》中女主人公自我奋斗的故事,但是安排男女主人公终于因为各自追求事业而分道扬镳,突破好莱坞“男女主人公终成眷属”的叙事窠臼,让主人公在“实现人生梦想”(一个成为名演员,一个开了自己的爵士酒吧)的同时,又都错过了自己的终身挚爱,爱乐之城成为两人缘起缘灭之地。女主人公米娅之前屡次试镜失败,男主人公塞巴斯汀被酒吧开除,被迫搞自己不喜欢的音乐谋生等,这些都是能激起观众的情感投射的。而决不让自己成为他人的附属,宁可牺牲爱情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电影传递出来的最强烈的个性审美。

从目前来看,无论是就电影制作的产业化、艺术性,抑或是电影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来看,美国类型片可以说是独步世界的。大量类型电影的拍摄,是在深刻了解受众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上,根据人在感知上的心理机制进行的创作。而在电影成功上映之后,又影响着观众的下一次审美期待,引发和感召着新的审美主体。可以说,美国当代的类型电影在形成一个个资金上的循环链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套循环的观影审美心理系统,反映着美国人在陌生化、多元性以及个性化等方面的审美文化取向。

猜你喜欢
歌舞片陌生化
《马戏之王》:好莱坞歌舞片回春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浅析好莱坞歌舞片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歌舞片《爱乐之城》的成功
进入现代性审美体验的“陌生化”
——评杨向荣《西方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
绚丽的辉煌——记好莱坞歌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