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小
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集
■陈小小
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记载地方各种内容的各类文献、地方出版物、地方作者作品等,时间上它要求从古至今,科学分类上它要求涵盖各个门类,它以内容、地域限定文献,不受文献载体限制、集中开发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公共图书馆尤其建馆时间较短者,其文献入藏受各种因素限制,很难有自身特色,但是,将地方文献作为其入藏特色,既得天时地利,又得人和,其他图书馆无法与之抗衡,而且,公共图书馆多年服务情况也证明社会对地方文献利用率极高,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与优势。因此,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全面收集地方文献,既是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提供文献保障,又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大特色。
1.地方文献是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载体,它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所包含的内容具有地方研究的性质。我国的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流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地方公共图书馆来完成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事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老一辈图书馆工作者对地方文献工作是十分重视的,很早就提出了对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为地方文献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著名地方文献专家杜定友先生说:“地方文献是历史文献的一部分,我们要保存它、了解它!”
2.地方文献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也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它能够较系统全面地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文教卫生诸方面的发展变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广大地方文献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目前地方文献总体上已经形成了学科结构合理、文献类型齐全、载体形式多样的地方文献藏书体系。在为本地区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以及决策管理服务方面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3.地方文献是反映特定区域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沿革、发展和现状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的总和,它是记载一定区域内自然、社会和人群存在、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并具有“一地之百科”的丰富内涵和“原汁原味”不可替代的独有特色;同时还具有“资政、励志、存史”的重要价值。
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是文献、实践经验及由实践经验升华而成的理论基础。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几十年工作实践中,在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已为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对公共图书馆提出的基本要求。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具有显著的先天优势,表现在:
1.具有文献基础。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文献传世,如地方志、舆图、地理、民俗等文献资料及近现代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报刊、档案类文献资料等等。在没有图书馆之前,地方文献多分散于当地私人藏书家手中。自各地有了公共图书馆以后,它取代私人藏书成为集中入藏地方文献的机构。
2.具有法律保障。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政策法规框架体系已基本形成。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地方文献事业稳步发展。半个世纪来各级地方政府发布的百余件地方文献工作政策法规文件,从制度上有效地支撑和保障了地方文献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个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立法机关、政府及主管部门制订和发布的涉及地方文献工作,集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一体的政策法规框架体系在我国已具雏形,这对于各地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的作用。
3.具有人才优势。在图书馆能够将文献与使用文献者有效挂接的关键是人,是一批业务能力强,又有敬业精神的工作人员。目前各公共图书馆重视对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素质教育,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精神面貌都有较大改观。80年代起又补充进一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这批人已能利用所学驾御图书馆业务,其中佼佼者已成为图书馆中的业务尖子,并走上领导岗位。可见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基本具备了人才优势。就开展地方文献工作而言,这种优势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对外服务人员有多年为地方服务的经验,对地方需求比较清楚;多数人生于斯、长于斯,对多年生活工作的地方有较深厚的感情,对当地历史及各方面情况也有较多掌握;加之对馆藏的了解掌握,几种因素结合起来,对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无疑十分有利。
4.具有现代技术优势。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采用,各项先进设备的配置,亦为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提供了优越条件。目前规模较大的,条件较好的区县级图书馆多数已系统配置缩微复制、视听、计算机、扫描打印等设备,与之相配套的现代化技术及技术人才也相继到位。总之,随着社会信息意识的增强及邮电通讯事业、计算机产业、印刷事业的全面发展,图书馆这一规模庞大的信息产业系统的信息优势也在不断地显示出来。
1.建立地方文化研究会。2014年5月,高淳地方文化研究会在高淳区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研究办公室设在高淳图书馆,目前会员76人(不断吸收中),顾问11人。这也是高淳首个以挖掘高淳文化遗产为宗旨的公益组织。目前研究会成员已经收集到二十几姓家谱,另外被称为“语言活化石”的高淳民间口头文学也将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从事参与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等工作。目前已出版《高淳地方文化》创刊号,《高淳古八景》《高淳民间武术—打水浒》《高淳窑藏品集》。另外,高淳图书馆还加强与高校、其他党政等机关合作,如与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等一批研究高淳文化的名人加强了交流、沟通和合作,征集到大量高淳地方志、家谱族谱、近代史料和高淳名人著述等地方文献信息和资料。
2.通过网络、报纸发布,向民间收集。为了获得更为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通过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上发布地方文献征集启事。在地方性报纸《今日高淳》,本地人聚集最多的网络论坛西祠胡同的高淳老街杂谈版块、区图书馆官方微博、区图书馆官方网站、本地电视台上间隔性反复的发布地方文献征集启事,征集包括地方史志、家谱、研究报告、专题作品集、口述文史记录、高淳老照片(原版)、数字版权及其他具有保存和研究价值的各类出版物。
3.与废品收购站和旧书店的密切联系。与废品收购站和旧书店的密切联系也是收集地方文献的一条很好的途经。因为废品收购站回收的废旧书刊中,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只要肯下功夫,沙里淘金,也是有收效的。区图书馆与多家废品收购店建立长期的联系,让他们帮助查找地方文献,将发现的地方文献保存下来,图书馆派人不定期上门征集。还加强与旧书店的联系,让他们长期提供旧书市场上的地方文献信息,包括一些古籍地方文献信息,即节省经费,也能征集到其它地方征集不到的地方文献。实践证明,这是征集地方文献不可忽视的主要渠道。
1.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地方文献的宣传,不但能增强人们地方文化的保护意识,还能扩大地方文献的影响力,从而达到广泛征集的目的。为此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部门一方面向政府进行宣传,引起领导的重视,由政府出面,用发文件等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此类地方文献,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度,为开展好收集工作创造先决条件,使地方文献收集工作有据可依。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图书馆应该重视新技术新媒体在图书馆业务宣传中的重要性,在本馆官方主站上发布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地方文献的征集公告,在报纸、电视广播、QQ、微信与微博、电台等媒体进行宣传与引导,系统的说明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在文献保护与传播中的地位,讲解图书馆在相关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希望举社会之力,共同建设地方文献在各区域的征集与保护工作,并可以积极的开展地方文献的重点工作。
2.加大立法力度。在立法层面,尽管国务院已颁布《出版管理条例》,国家新闻出版署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但从法律效力而言,远不如真正的国家大法,缺乏最高层面的强制力和震慑力,随之而来的就是缺乏执行力。执行力不行,地方文献征集效果就大受影响。国务院条例和最高行政部门的政策规章尚且如此,地方性的以通知等形式下发的各类呈缴文件,就更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其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在征集工作中,为了争取社会和公众的支持,为了争取更多的无偿捐赠,可谓是多管齐下,招数使尽。多数时候需要工作人员上门游说,或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推介,或开展专题活动以吸引公众眼球,有时甚至需要工作人员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做争取工作。总体来说,主动捐赠者少,靠游说捐赠者居多,这种征集效果很难保证地方文献的及时与完整入藏。